如果自觉细心、有耐性,可考虑做“钟表医生”。近10年来瑞士制造和其他进口腕表继续有市场,中国钟表业急需更多钟表师,提供售后支援和维修服务。钟表师要面对大量细密的零件,培训过程要“饱读经书”。加上一只高档腕表的价值随时比一层普通住宅的首期更高,维修时要非常小心谨慎,被行业内外喻为“钟表医生”。 如此重要的“钟表医生”,现在可是个紧缺性的职业。老一辈的钟表匠可以说是“老中医”了,几十年前开始,他们抑或喜爱钟表,抑或为了生计,投奔于更老一辈的钟表大师当学徒学本事。学本事要静的下心,耐的住寂寞学徒3年方入门,后5年再打基础学修表,必须学会“钉补锡车焊”之后才能出去独挡一面去接活修表。这个有点类似于相声的“说学逗唱”、曲艺的“吹拉弹唱”。如此的钟表匠被喻为修补时间缝隙的人,修复钟表是怎样一件事?考究,单调,用眼过度,甚至连喘气都不能太大,这是一份需要倾注耐心、毅力和挚爱,才能从事一生的职业,坚守几十年,用钟表匠精湛的技术,使难以计数的钟表“重生”。 进入21世纪之后的钟表维修师得到了更好的培养与发展,各知名钟表品牌售后服务中心的进驻中国市场,也为中国钟表维修师们提供更优越的技术学习环境。每一位钟表维修师的成长之路不管是品牌在其身上的专业设备与零配件的损耗上投入巨资,其钟表维修师自身长达十年或更长时间的精力与心血的学习掌握一门技术,其经济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之所以维修保养一块手表的价格我们觉得很贵,其中的原因之一应该有前文所讲的技术人才培养的前期投入巨大。其次一块待维修的手表也如同一个病人,需要“钟表医生”的诊断与“开刀”,讲究的是钟表维修师全身心的投入,聚精会神地干活。如果你有幸能进入钟表维修车间里参观,我想你肯定是终身难忘——一个字“静”,只听得见钟表走动的“嘀嗒”声,因为我们的师傅都在很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每一块手表。 不过紧缺性技术人才的缺失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钟表维修市场的需求如此之大,从事这行业的有,但精通这行的现在慢慢在凋零。原因么一个是前期的学习与干活感觉比较的累,一个是感觉薪资不高。 “累”,前文已经讲到,不过比起老一辈的钟表匠而论,又有多累呢?而且还能有收入,学成“归来”可是你自身的本事了,谁也夺不了抢不走。 还有一点就是薪资的问题,这个本人觉得是个关键。钟表维修师其实是属于蓝领与白领之间的一种工种,说是蓝领因为是技术工作者,但又工作于奢侈品圈,确是个白领。 薪资一块必须有待提高。目前五年以内工作经验的薪资在3000-6000之间,五年以上的则会再提高一倍,1万多左右。但之后的薪资不会有太大的涨幅,最多2万也就封顶了。但比起飞涨的物价,高不可攀的房价,每天精益求精地修表,得来的是什么?真可谓吃的是草挤的却是奶。 远的我们不用去管了,像瑞士、德国等的钟表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远远超出我们钟表维修师十倍不止了吧?反正是超过他们本国白领薪资的。物价么,额~,小编怎么觉得中国跟他们差不多嘛,反正房价差不多。怪不得能吸引那么多的人去搞钟表呢,还搞得那么的有声有色,因为他们有“工匠精神”的最必要的物质条件。这里就拿离我们最近的中国香港来比较,那里的钟表维修师薪资待遇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可逾4万港币,十年以上或更长的时间可逾10万港币,这可真是差距啊!!! 现在我们国家重点阐述“工匠精神”的倡导,但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行动(比如说提高行业的薪酬待遇),如何去提升呢?或许中国需要这样的一个钟表技术行业组织与政府一起协作,提振国内维修行业的技术发展、人才培养、行业地位、当然也包括技师的收入,如此来解决钟表维修行业的紧缺性人才问题。 文章作者:梅宇华Rainmei 国际钟表师、钟表独立撰稿人、资深钟表评论人、品牌技术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