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前史的文化名城,其古典园林名扬天下,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姑苏园林甲江南”之说。在古城内外的近200处园林中,坐落城中景德路262号的环秀山庄,面积虽仅有3亩,却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被列入国际文化遗产的姑苏园林。 说起环秀山庄的前史,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广陵王钱氏的金谷园,千百年间园林几经易手,多次扩建,明万历年间成为大学士申时行的住所,清代相继为蒋楫、毕沅、孙士毅宅。安定天国时期,因遭受战乱和台风破坏,山庄内只需山池花木和补秋山房得以幸存至今。 环秀山庄现占空中积2179平方米,其间建筑面积754平方米。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姑苏园林具有的建筑特征,这儿一样不少。“有谷堂”内的匾额出自《论语》:“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涵义“出仕食禄”,这与姑苏大多数园林主人的退隐思想有所不同。 环秀山庄能入选国际遗产,首要是由于园内的假山。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园主孙均约请叠山巨匠戈裕良在园中叠一座假山,建成后的假山,主峰高7.2米,占地不到半亩,却构出了谷溪、石梁、悬崖、绝壁、洞室、幽径等现象,步移景异,变更万端,可谓国内之最。 假山内部洞穴空灵,前后山之间还有一条宽约1.5米、高约6米的涧谷。谷中流水终年不竭,山涧之上以平板石梁衔接,营造出大自然中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的意境。沿着弯曲回旋改动的山道登上山顶,可一览全园现象,这或许就是“环秀”园名的来历吧。 环秀山庄以山景独步江南,但水景也是不行短少的装点。假山旁的水潭,借“素湍绿潭,四清影子”之意,取名“半潭秋水一房山”。我国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在此题写的对联“景色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园林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可谓对环秀山庄山水佳境的最好归结。 长廊墙壁上的漏窗,图案美丽,无一相同,人在廊里走,光影迷离斑斓,真正产生了“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作用。漏窗下面镶嵌着一排名家书法砖刻,使园林充溢了浓浓的书卷气。其间最著名的一篇,是明代“四大才子”文征明书写的《赤壁赋》。 环秀山庄仍是姑苏刺绣博物馆的所在地,苏绣作为我国四台甫绣之一,以其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巧致而知名。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就已将苏绣用于服饰。上图中的《耶稣像》为沈寿所绣,在1915年的万国饱览会上荣获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