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们许多普通的表友都有听过宝玑表,要是稍微再了解下也会知道陀飞轮、宝玑式双层游丝都是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发明的,还有第一只手表也是诞生于这个品牌。但这个品牌到底如何吸引众多表友、有没见过宝玑实物表,我们却又觉得陌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聊聊这个品牌。 为什么说这个品牌“能文能武”,武,是指宝玑对机心技术的提升发明,包括陀飞轮、避震装置、自动上链机构等等;而文,则是指宝玑在钟表的审美上也具有很高的造诣,包括发明的宝玑式指针、玑镂纹等等。 宝玑在钟表业内有着非常光辉的历史,同时拥有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也非常厉害的发明。这个至今创立248年的钟表品牌在钟表历史发展中举足轻重,无论是自动上链的机制、让报时声更加悦耳的音簧、避免摆轮轴心因冲击而损坏的避震装置、大幅提升擒纵机构精准度的双层游丝、陀飞轮……哪怕是无关乎机械结构的宝玑式指针和玑镂纹,都在200多年后持续影响整个钟表业。 -01- 钟表三大复杂技术之一:陀飞轮的作用 宝玑Classique 系列手表 这个问题对于绝大多数懂表的人来说非常简单,毕竟200多年前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如何将游丝、摆轮、擒纵叉、擒纵轮等组合在一起,以减少地心引力对手表稳定速率的影响,从而让钟表走时更加精准。不管这项发明在今天的腕表时代是否还能发挥最初的作用,“精准”还是不是人们对于一只高级腕表的期待,陀飞轮终究是钟表产业里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复杂功能。 事实上陀飞轮造成的深远影响不只是让不可避免误差的机械机心变得精准,更提升了机械腕表的等级。意思是一只外型简约的三针表即便采用每一处细节都无懈可击的表壳、面盘、指针与刻度,依然很可能被对钟表了解知之甚少的人当做一件平常物;然而钟表一旦搭载了陀飞轮,那么售价肯定不菲。换句话说,如果想让一只表一眼看上去显得非常厉害(或价值不菲),搭载陀飞轮就对了!至少自1980年代机械表复兴、走向奢侈品化以来,凡是腕表品牌能制作出陀飞轮表款,那便证明了其在制表领域中的地位;而对于表友来说,佩戴一枚陀飞轮腕表也能彰显自己的实力。 -02- 第一只手表的诞生:宝玑那不勒斯皇后 怀表时代,女性要佩戴钟表则只能挂在腰间,佩戴感非常不适,也不利于怀表的保护。 早在18世纪以前,欧洲上流社会的男性流行佩戴怀表,因为那时工艺及加工技术的限制,怀表非常大非常沉,男性佩戴时会把怀表放置在上衣的口袋中,这一佩戴方式显然不适合女性佩戴。 根据历史记载,宝玑大师在1810年接受了拿破仑妹妹卡洛琳缪拉(Caroline Murat)的委托,开始打造一款能够适合女性佩戴的特殊钟表。宝玑先生结合女性喜爱佩戴首饰的习惯,把怀表和手镯结合起来创作出了第一只可佩戴于手腕的钟表,终于在1812年12月21日完成,型号N°2639。 宝玑8939高级珠宝腕表 这只那不勒斯皇后的N°2639自1855年由宝玑维修保养完后,就不再出现任何纪录,人们只能从宝玑表的历史档案中得知它是一只采用“鹅蛋形”表壳、银质表盘以及阿拉伯数字时标的打簧表;至于它的下落以及确切长相,直到今日依旧无人知晓。 宝玑N°9825腕表 2002年,宝玑表以N°2639为灵感,推出采用鹅蛋形表壳的Reine de Naples那不勒斯系列,向宝玑大师致敬,也向人类第一只腕表致敬。这款表诞生后便快速成为女表市场中的明星。如今20年过去了,Reine de Naples系列已延伸出各式各样搭载不同工艺及复杂机械结构的款式,每一款都有属于自己耐人寻味的特色。 -03- 自动上链机械表的始祖 1780年,宝玑先生发明了“PERP?TUELLE”自动上链怀表,这枚怀表无需上链钥匙或其他外部装置辅助,就可自行上链。宝玑式的自动上链怀表,其机械机心的基本结构为两个发条盒啮合小齿轮与传动中心轮,其比率大约是发条盒转动4圈能使中心轮转60圈。由于转动圈数比发条盒使表走24小时所需的2圈少,所以可供利用的动力会更均衡。再者,它的优点是将2条发条打制得更细,自然地各自所需的动力也相对减少,所以增加了可利用的圈数,甚至使动力的持久性延长。小过轮的轴心摩擦因两个发条盒的联结而消除,同时由于发条盒轮齿交替啮合中心线上的小齿轮,致使小齿轮的齿数效力倍增。这种设计在效率上更臻完美,且在技术上也相当出色。 不过这种发明是在怀表时代,而且宝玑先生发明这种装置的目的并非要完全取代掉手动上链,只是可以增加机械表的动力储存时长,例如动力储存40小时的怀表,有此功能再加上适当运动后会增加到50小时的动能。但怀表经常被佩戴者放置在衣服口袋中,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在那时倡导怀表做小做薄就厉害的时代,这种功能可想而知,制表界并没有普及开来。 不过也因为他的改良,使得钟表只需通过日常佩戴自然摇晃时带动大型摆陀即可产生动能,这点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腕表设计,如今自动上链早已跃升为腕表的主流系统,除了基本的半辐式自动陀外,还延伸出微型自动陀、环型自动陀等变化。 -04- 机械表避震装置的发明人 机械表是很精密的装置,零件也都很精细,特别是细微的摆轮轴尖端,在受到横向的撞击力量时,如果没有避震装置的保护,就很可能受损。事实上,这种需求自怀表时代就有,宝玑先生在18世纪末就发明出了降落伞式避震器(Parachute)。 宝玑的降落伞式避震机构,其目的是轻巧地将摆轮轴稳定在细薄簧片卡住在自由端的内凹蓝宝石轴承座上,因此可避免摆轮因外力强烈冲击而在孔内震动。 -05- 宝玑式双层游丝 游丝是整个机械手表最重要的部件,游丝重心的偏移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手表走时的精准程度。我们普通的平面游丝是按照阿基米德螺旋线盘绕,其实并不是同心圆,所以整根游丝的重心并不是在最中间,而是有偏移的。当平游丝和摆轮结合在一起放在机心上面开始正常工作的时候,摆轮来回摆动,游丝就开始进行扩大收缩的运动。此时,整根游丝的重心会随着游丝的变形运动而移动,红线所指方向有游丝间距会比另外一边的游丝间距更小。 宝玑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发明了陀飞轮,让整个游丝摆轮系统做360°的平面旋转运动,这样就可以不断抵消不同位置因为地心引力而导致的游丝重心位移。1795年宝玑又提出了通过上绕游丝末端补偿游丝偏心,改善走时精度。这个就是常说的宝玑式游丝。宝玑将游丝的末端上饶,提到第二个平面,这样的设计相当于一个砝码,可以让游丝在运动过程中的重心偏移不再那么厉害,进而可以提高走时的精度。 -06- 文的精致:玑镂(Guilloché) 玑镂纹理分为多中,玑镂工艺代表一种传统加工金属表面的工艺,并不是特指一种雕刻纹理。 当尖锐的凿刀在表层轻轻一划,一条金属细丝随即掀起、成为废料,留下面盘上的刻纹,深深一道。接着凿刀微微右移了些,同样的过程再一次、又一次,直到整片面盘刻满了相同的纹理。这种纹理不但让表盘看起来不枯燥,相反更具有层次感。机刻雕花不仅是修饰腕表的技术,更是一门传承超过两个世纪的古老学问。如今宝玑保存着百年古董机刻雕花机床。这种纹理在制表业里有一个专有名词──玑镂(Guilloché),可以说这是一种以重复性图案(扭索纹)作为装饰的传统工艺,最初的用途在于建筑,没人想到也没人知道如何把它复制到表盘;直到1786年被宝玑大师运用在怀表面盘装饰上,至今成为宝玑表名闻遐迩的制表工艺。 制作玑镂纹面盘的机台大致分为两种,直线型车床(straight line engine)与玫瑰车床(rose engine),无论何者,宝玑位于瑞士总厂的制表工坊里都有,而且还是自20世纪初诞生就一路延续下来的古董。事实上这两种车床的原理大同小异,无非将面盘固定在机台上,通过左手旋转转盘改变机台位置,以右手前后控制凿刀让刀头触碰面盘,在面盘移动的过程中刻出纹路。不过直线型车床的机台是上下移动,玫瑰车床则是绕圆旋转。以常见的巴黎钉纹来说,便是用直线型车床在面盘上刻出一条条平行的直线,再将机台旋转90度,刻出一整面垂直的线条。尽管借由机台制作,一面机刻雕花表盘成功与否仍然讲求人手的精密操作。 总有人把具备扭索纹的面盘当作以机刻雕花车床刻出来的作品,其不知那只是通过机器快速压印的结果。仔细比较,压印的纹路过于平坦、散发的光泽不如凿刀划过的锐利,与机刻雕花的质感相差甚远,也无法展现高级制表最重要的手工价值。而且这种纹理表盘报废率极高,技师稍用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在表盘上产生非常明显的瑕疵,而消费者对于表盘瑕疵则是零容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