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子安讲述藏书票背地的故事

2022-11-23 20:59| 发布者: 挖安琥| 查看: 170| 评论: 0

摘要: 萧伯纳的藏书票。 茨威格的藏书票。 南都讯 记者朱蓉婷 来源于15世纪的藏书票(Book-plate)不时为西方文人雅士、名流贵族所珍爱,阅历了500多年的展开历史,从最初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的小版画,到往常具有独立珍 ...

听子安讲述藏书票背地的故事


听子安讲述藏书票背地的故事


萧伯纳的藏书票。


听子安讲述藏书票背地的故事


茨威格的藏书票。


南都讯 记者朱蓉婷 来源于15世纪的藏书票(Book-plate)不时为西方文人雅士、名流贵族所珍爱,阅历了500多年的展开历史,从最初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的小版画,到往常具有独立珍藏价值的艺术品,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中蝴蝶”。


藏书票最初的功用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个人珍藏的一种标记,或防“书贼”,通常在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 x L ibris,意为“藏书”。固然藏书票属于印刷品,但由于不少作品的底版为艺术家手工刻制,作品可用于鉴赏、交流,故上世纪80年代开端以私密性强的一种冷门珍藏的方式在中国悄然传播。


藏书票藏家、研讨者子安,十几年前在瑞士日内瓦留学时,闲暇逛旧书摊偶尔发现了这些别致的艺术品,“一张张像书签的东西,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查了才知道是藏书票。”从此之后,子安所到之处,都会到当地的旧书店、古董店和古玩店去淘书票。回国以后,他开端将肉体转移到藏书票的珍藏上,和画家分离定制一些私人书票,为国内外版画家策展。以至开端具有了自己的实体店面,所售皆是子安珍藏的外国版画和藏书票,也会组织一些小型展览。


继《西方藏书票》、《藏书票之爱》两本书后,子安在最近出版的新书《藏书票札记》再次畅谈藏书票背地丰厚的文化、历史和内涵。从巨匠芬格斯坦、麦绥莱勒到肯特,从票主狄更斯、萧伯纳、里尔克到理查德·施特劳斯、皮兰德娄,从罗斯福到希特勒。


在世界藏书票名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是出生于奥天时的德籍犹太画家芬格斯坦,这也是子安钟爱的一位艺术家。芬格斯坦创作的每一张藏书票,都是其迂回终身的真切表白,其大胆的创作作风吸收了众多旷世名人争相索求他为自己制造私人书票。其中不乏音乐巨匠理查德·施特劳斯,美国总统罗斯福,戏剧巨匠萧伯纳,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等。


新书《藏书票札记》的封底,印着美国版画家洛克威尔·肯特的一句话:“藏书票是票主的人生缩影,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目的。每一枚作品都是票主自己和画家共同协作所产生的私密的化学反响。”固然藏书票目前还是一个小众冷门的珍藏,但子安以为,现代藏书票俨然已成一门独立艺术,他置信在未来的珍藏市场上,藏书票将会带来一波新的浪潮。


访谈


南都:你珍藏的这些书票,都从哪些途径取得?


子安:在珍藏范畴这么多年,认识的人比较多了,主要是珍藏家,他们有作品要出就会跟我联络,他们是上家我是下家。和画家就比较直接了,好比定制,帮他们办一些展览,把作品寄过来,我基本上就是以策展人的身份协作。在一些藏书票大会上,会彼此交流一些作品,跟邮票一样。但假如一切人都去珍藏早期作品,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在收,所以也有当代作品,定制藏书票通常是50到100张,流通就是一个问题,相似的交流带动了藏书票的流通,让更多人能看到。


南都:这本书用了十几篇文章来引见芬格斯坦,他为很多名人创作过藏书票,但这个人的阅历比较迂回,能够说是一位被湮没的巨匠。为什么芬格斯坦在西方绘画史上没能得到应有的评价?


子安:我从2009年开端研讨芬格斯坦和他自己的阅历。他是一位十分高产的画家,终身画了1500张藏书票,这个数字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往常的创作量来看,一年能画个十到二十张,终身能创作四五百张就曾经很多了。你能够想象芬格斯坦创作150 0张藏书票是什么概念:他五十多岁就逝世了,短短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活里,简直每天都在做这件事。


我对他最感兴味的中央是他的人生阅历。他是一个犹太人,最开端生活在柏林,和社会上层,文艺界有很多交流,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给名人做书票。但又由于犹太人的身份影响了他之后的人生道路。后来,他被迫从德国逃难,逃到了意大利,在那里结识了邓南遮、皮兰德娄。他在意大利生活还是能够的,只不外还是由于犹太人的身份最后被抓到集中营。在集中营里的生活固然俭朴,也比普通老庶民要好一些,有一个单独房间,不会遭到外界打扰,还能继续创作。芬格斯坦在集中营待了两三年吧,没有受过什么疾病、饥饿的影响,却在集中营被盟军解放、炮火轰炸集中营周边的时分,被一颗榴弹的弹片击中,抢救无效逝世了。


芬格斯坦的终身是不时从光明走向黑暗的,一步步离死神越来越近,死亡随时来临。所以,他的作品里有很多死神的符号和形象,但令人意外的是,你看不到太多失望和无助,偶尔还有自嘲和诙谐在里面。他对自己的人生看得很开,老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所以在集中营还继续创作,没有等死。


我觉得,他这个人别说在中国,就算在西方也不为人知,是被严重低估的画家。其实他的教员是保罗克利,十分有名。我想,假如他能活下来,假如没有由于犹太人的身份而逝世,一定会被主流社会发现和认同,也会得到比较公正的看待和评判。


南都:很多人说往常藏书票曾经不是藏书票了,和版画没什么区别?


子安:这是个理想,藏书票最开端就是一个版画的分支,它是以版画的方式呈现的,只不外上面有票主的名字,有一定的适用价值。藏书票展开到这个阶段,适用价值曾经很小了,很少人会贴到书里面,由于尺寸在不时增大,成本在不时提升,所以大家都用来装饰、珍藏。往常画家替代了原来的工匠,画家的位置又比票主高一些,也是没措施的事情。当代作品里,书票和小版画没有太大区别。


南都:中国和西方社会对藏书票珍藏的态度有何不同?


子安:究竟书票是版画,它和西方印刷是简直同时呈现的。50 0多年前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以来,书从原来手抄到大量印制,书票开端产生。固然书能够大量印制,但成本还是很高的,只需一些贵族和修道院具有财力定制书籍,所以书是一笔私有财富,当时以至要用铁链拴起来的,藏书票作为书的一切权的标记,或者是身份的意味。而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传统,它是一个舶来品,在近代,由一些西方传教士带过来,之后再由一些名人雅士推进。好比很喜欢版画的鲁迅,他把西方版画和作品技法、工具都引见到中国。当时只在版画家、文人墨客之间交流。1949年以后比较骚动,而藏书票这个东西自身又是小众的玩意,在民间也没有提高。直到八九十年代中国藏书票研讨会,也就是藏书票协会成立以后才开端和国外有了接触和交流,慢慢有了固定的组织,每年有一些活动和展览。2008年在北京世纪坛就举行了第32届世界藏书票大会,这是中国举行过的比较浩荡的藏书票活动。


藏书票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珍藏群体在不时老龄化,年轻人参与进来的很少。西方有一点好,究竟有传承,几百年来都没有断过,制造群体、画家还是能够持续,有一些年轻的有天赋的画家不时呈现,但是它的珍藏群体老龄化十分严重。往常中国很多人开端关注这个,这两届世界藏书票大会上,三分之一的人都是中国人,所以你能够看到市场在慢慢从西方转移到东方、转移到中国。也就是说,未来可能是这么一个局面:制造群体主要集中在西方,珍藏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国。


南都:藏书票在国内不时是冷门珍藏,但近一段时间似乎有悄然兴起之势。你觉得未来会迎来一个藏书票的热潮吗?


子安:前两天我和出版界老一辈的朋友和学者聊天,他们以为,藏书票就应该是小小张的、贴在书里,要是和书没有关系就不能叫做藏书票了。当时我就跟他们讲,首先“藏书票”不是我们起的,它是一个从日原本的所谓的“外来语”,我觉得这三个字还是值得商榷。


我希望藏书票能够越来越吸收年轻人,由于它并不是那么呆板,也不是那么教条的。首先它是小版画,能够装饰,也能够送朋友,就跟其他绘画一样。这十年来,曾经开端有一些改动,好比说允许用电脑设计藏书票,然后打印出来。技术上来说,藏书票应该是以版画技法来创作的作品,但实践上,藏书票要贴在书里,就算是手画,你不可能只需一本书对吧,所以“可复制性”还是藏书票一个很重要的特性。电脑设计很方便,俭省创作时间,最重要的是,很多年轻插画师也能够参与创作。但最基本的,还是要先把藏书票这个概念推进来,有人知道,才干往下去提高。


作者:朱蓉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