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充溢神秘和恐惧意味的传说莫过于吸血鬼的传说。关于吸血鬼传说的来源,有很多种。有的说这是由于中世纪的黑死病。瘟疫大爆发招致大批未死之人,被匆匆掩埋后,浑身鲜血的从坟墓爬出,恐惧招致了吸血鬼的迷信。 也有的说这是一种疾病,卟啉症。怕光,眼珠鲜红的他们,假如弥补血红蛋白会缓解病情,不明真相的人们以为饮用鲜血会弥补血红蛋白,于是吸血鬼传说降生了。 (弗拉德三世.采佩什像) 相关的嗜血历史人物呈现,使吸血鬼传说愈加神秘和恐惧。吸血鬼历史原型有两位:一者是男吸血鬼德古拉,弗拉德三世.采佩什,罗马尼亚著名的“穿刺公”。这位英勇地对立罗马统治的罗马尼亚民族英雄,却被冠以肆虐嗜血的吸血鬼罪名。 (伊丽莎白.巴托里像) 第二位是女吸血鬼,17世纪匈牙利的女伯爵。听说这位女伯爵为了留住自己的美貌,用处女的鲜血来美容。650名处女为此而丧命。 (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像) 也有人说女吸血鬼的原型是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她是布达佩斯人,波兰国王的表妹,欧洲中世纪美艳异常的著名佳人。 传说李.克斯特伯爵夫人为了坚持自己的容颜,挽留住她俊秀情人,这位血腥佳人每天用处女的鲜血沐浴,以血液为饮料。 法国电影《女伯爵》是法国才女朱丽.德尔比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电影改编自17世纪匈牙利著名女吸血鬼伊丽莎白.巴托里的故事。 (电影《女伯爵》剧照) 影片中女伯爵伊丽莎白.巴托里是一位集美貌、聪慧与财富于一身的传奇女子。她的丈夫抵御外敌,在战争中死去。女伯爵成为了寡妇,她具有巨富,却只能困守古堡。为保住财富和性命,和觊觎她财富和美貌的国王和权贵们斗争着。 孤独、寂寞,年华渐逝,当女伯爵爱上了纯真而俊秀的贵族青年伊斯特凡,一切都发作了改动。 可是小情人父亲却极力反对他们的恋情。 为了挽留情人的心,女伯爵失去了明智。她采用吸取处女的鲜血的措施来坚持自己的青春和美貌。一个个鲜活的少女,就这样惨死在女伯爵阴森的古堡里。 鲜血,使女伯爵觉得自己恢复了昔日容颜,也恢复了自信。殊不知,这些全是她的幻想。 在导演朱丽.德尔比的心目中,女伯爵只是一个为爱猖獗而失去明智的不幸而可悲的女子。 她的罪,是万恶的男权至上观念招致的;她的罚,是世俗的人强加给她的莫须有罪名。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伊斯特凡面对父亲搜集的如山罪证,愤恨地替女伯爵分辩。 男人能够为了权益和财富,杀人无数,却被冠以英雄,那么女人为了恋情和美貌,杀几百个少女,却变成了罪恶的吸血鬼,这难道公平吗?! 忽然觉得导演的想法比女伯爵的行为还要可怕。 美丽痴情的伊丽莎白女伯爵,究竟是嗜血的吸血鬼恶魔,还是含冤受屈,值得同情的“窦娥”?观看《女伯爵》后,各位自有答案。 (文/秦时啸歌于2016.9.7日17时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