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崴”的读音是“wǎi”)位居亚欧大陆东面,濒临日本海,其原是中国清朝吉林将军下辖的一个渔村,往常则是俄罗斯的一个军事重镇。俄罗斯固然有着宽广的疆域,但是却缺乏优秀的出海通道,其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相对封锁,在战时极易被封锁;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固然是终年不冻港,但却游离在主流航线之外;而安定洋沿岸的海参崴也是一个有着明显缺陷的港口。下面本文就从海参崴内的金角湾说起,聊一聊海参崴有哪些缺乏之处和其到底是不是一个终年不冻港。 海参崴金角湾是一个狭长型海湾,其自西南向东北深化内陆,长7公里,宽约2公里,水深20至27米。1859年,沙俄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又名阿穆尔斯基伯爵)将这个深化内陆的海湾命名为了金角湾,这似乎是为了弥补沙俄无法介入伊斯坦布尔金角湾的遗憾吧。海湾的周围被海拔不高的低山、丘陵环绕,那里是海参崴的市中区和俄罗斯安定洋舰队的驻地,排列划一的各式楼群和零星的尖顶式建筑紧紧依偎在海湾的边沿,而繁华的货轮和安定洋舰队的钢铁战舰则宁静停靠在荡漾不息的海面之上。 金角湾的冬天是神奇的,由于在凌冽寒风的肆虐之下,金角湾内的海水依旧是荡漾着的,大小船舶依旧能够在其中往来穿越,固然偶有漂浮的冰层呈现,但它们大多是小型和零散的。而金角湾终年不冻的缘由,一是其周边的山地、丘陵和南边的俄罗斯岛阻挠了部分冰冷空气;二是海湾内的海水盐度颇高(这是由于无淡水河流汇入构成的)。 金角湾固然能终年不冻,但与其近在天涯的阿穆尔湾和乌苏里湾却完整享用不到这种待遇,由于进入隆冬时节后,它们很快就被冰雪封冻了。而此时,只需站在封冻的阿穆尔湾内,才干真正感遭到海参崴冬天的能力。海参崴是典型的温带季习尚候,冬季时遭到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而盛行偏冬风,且冰冷单调,12月的平均气温为零下9.5度,1月则是零下13度。所以海参崴的阿穆尔湾和乌苏里湾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有长达一百余天的结冰期。所以冬季时停靠在海参崴的各式货轮和军舰固然能够在金角湾内恣意飞行,但其假如要进入外海,则必须仰仗破冰船的辅佐。而正是由于海参崴存在着先天缺乏,是一个糟糕的不冻港,所以十九世纪末的沙俄急需在亚洲找到一个真正的终年不冻港,最终他们将焦点汇集到了中国的旅顺和大连。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华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沙俄以结成中、俄军事同盟为幌子,经过建筑中东铁路和租借旅顺大连的方式将自己的权力深化到我国东北地域。1898年3月至5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署《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经过这两个错误等条约,沙俄不只强租了旅顺口、大连湾及其左近海面,而且在租地以北设立了遏止中国军队进入的“中立区”。这样,俄国终于在亚洲取得了一个真正的终年不冻港。后来旅大的“权益”固然被“转予”日本,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依据雅尔塔协议又“恢复”了对旅顺港的租用。但是随着中国在1955年收回旅大管辖权,俄国权力又退回海参崴,亦退回到了只需借助破冰船才干在冬季进出大海的时期。 海参崴金角湾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