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野主义设计最早源自二战之后柯布西耶关于国际主义设计作风的探求的产物,它把繁重、粗糙和粗野作为建筑美的规范,在20世纪5、60年代甚为盛行,对建筑思潮演化起了很大的作用。粗野主义作风不加掩饰地把混凝土结构裸露在外,以功用与结构为重,而不拘泥于材质与细节。 粗野主义建筑总是在行业内遭到赞扬,但经常遭到公众的诽议。本篇文章将会引见伦敦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粗野主义建筑。 01 Centre Point,1963-1966, 由Richard Seifert & Partners设计 这栋大楼于 1966 年竣工,在当时战后破败的伦敦的原始环境中代表着正向、积极,并以其前卫的建筑和工程而脱颖而出。但是,它过去的很多年不时未被充沛应用,直到 2010 年被开发商 Almacantar 收购,约请 Conran and Partners 将该建筑中止现代化改造。往常,该建筑内有公寓和一系列温馨空间,包含游泳池和私人休息室,为居民及其客人提供放映室和病房。 02 Thamesmead, 1968 最初被想象为未来主义的“21 世纪城镇”,树立于 1968 年初。但在竣工之后,它很快就以交通不便而出名。最近,政府尝试对该地域中止更新,它将由英国最古老的住房协会皮博迪 (Peabody) 中止的大范围的改建。该项目估量提供约 20,000 套新住宅,并改善社区设备。 03 123 Victoria Street, 1970 年代, 由Elsom, Pack & Roberts设计 维多利亚街 123 号是位于伦敦 SW1 维多利亚街车站的一栋商业建筑。在1970 年代由 Elsom、Pack & Roberts 建造的建筑,八年前由 Aukett Fitzroy Robinson 创新。 该大楼提供共同的工作空间。在内部,设计师从块状的玻璃外墙中吸取灵感。“我们不想对立这座建筑,”担任人拉塞尔·波特说。“我们的驱动准绳是创建一个带有墙壁和隔板的网格,”他弥补说,他们将其视为“一组零件”,这也使得工作空间愈加的的灵活。 04 经济学人大厦,1959-1964 由Alison和Peter Smithson设计 这是Peter Smithson在60年代为《经济学人》杂志量身定做的办公空间。近年,Deborah Saunt赢得了创新这座伦敦标记性建筑的竞赛,这座建筑将野蛮主义的原始适用主义带到了另一个十分不同的方向。Saunt中止了适度但全面的创新,去除了许多内部装饰。 “我们让它变得愈加调和,但也接受了他们将建筑作为框架的愿景,”她说。 05 国度剧院,1976 年 由Denys Lasdun设计 皇家国度剧院于 1976 年竣工,位于泰晤士河南岸,滑铁卢桥下游,耗资8000 万英镑。它由两座飞塔组成,从环绕建筑物的分层水平梯田升起,层叠至河流水平。南岸相互衔接的人行道、错层和圆形楼梯间与城市自身融为一体。该建筑的设计基于拉斯登的“建筑即城市景观”的理念。它表示了粗野主义建筑的一些优点:有生机、丰厚、复杂和高度情境化的空间。 06 亚历山德拉路社区, 1968-1978, 由Neave Brown设计 亚历山德拉路社区共有500套住宅,以及众多社区设备,包含商店、社区中心、最近翻修的有特殊需求儿童的学校。˙整个街区都采用阶梯式结构,高达八层,每个楼层都由人行道贯串两端。RIBA主席Ben Derbyshire 将该项目作为当今社会住房的模范。 07 肯布尔街一号, 1968, 由George Marsh设计 肯布尔街一号是一座 16 层的圆柱形办公大楼,由乔治·马什和理查德·塞弗特设计,于 1968 年竣工。是伦敦市中心发明了一个地标性建筑,至今依旧引人注目。底层密集的 Y 形柱盘绕着其圆形平面创建了一个公共入口。固然它运用了粗野主义的深层功用设计准绳,依旧坚持了共同的美学和作风,与它所取代的爱德华时期的建筑构成鲜明对比。 08 巴比肯社区, 1965-1976, 由Chamberlain, Powell and Bon设计 关于许多人来说,巴比肯定义了当代粗野主义。但是,在这座占地 35 英亩的市中心遗址的碉堡式建筑背地是一片名不虚传的绿洲、文化、水战争静。巴比肯最初的设计计划是在 50 年代制定的,最后的混凝土在 1982 年开放的艺术中心投入运用。它为为高密度住宅区如何与学校、商店和餐馆以及世界级的文化目的地相分离提供了一个新的愿景,也定义了混凝土设计的最高规范。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一切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招致的侵权请联络我们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80万建筑师在关注 公众号|视频号|B站| 抖音 | 小红书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饭困,慧琪,周小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