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怎样办?置信不少借款人最惧怕的就是遇到这一窘况,他们常常会选择拆东墙补西墙,但最后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而这也成为了不少债务代理人的灰色生意。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就发现有不少债务代理中介在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呼喊生意,并晒出不少为借款人代理处置债务的截图,以此为噱头吸收更多借款人参与报名。据其所述,停息挂账可为借款人“中止高额息费,中止违约金,中止一系列催收,可避免被起诉,协商最长60期个性分期还款计划”。 “这真的能处置债务问题吗?”“怎样咨询?怎样收费?”“我曾经逾期45天了,天天被催收,为什么我到银行问就说不能够?”……数百条的跟评,反映了不少借款人的急切心理,但经过这种代理协商的方式真的就靠谱吗?所谓的停息挂账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另一种债务毒药? “上岸”的诱惑 “最近真实是还不起钱了,好几笔贷款都快到期,还有一笔马上就要逾期了。”关于身背数笔债务的借款人周力(化名)来说,还款日能够说是他的噩梦。 闲适花还剩6万、借呗3万、分期乐5.6万,以至还有一家银行贷款17万……近日,周力眉头紧锁地向北京商报记者逐一细数了他近年来所欠的贷款。 周力通知北京商报记者,他曾经在一家传统企业担任销售岗位,在2018年选择了和公司指导一同再创业,与合伙人共同投入了近百万,后因公司运营不善,最终被迫停业。 “自此以后,我的生活似乎就开启了恶性循环,租房要钱、车贷要钱、生活要钱、养孩子也要钱……”周力回想,也是从那时开端,他开启了无休止的以贷养贷生活,从一开端的随手分期,到频繁的信誉卡取现,再到大笔的银行贷款,再至利息偏高的网络信贷,以至他往常还开端刷起了B端商户才用的银联POS机。 当被告知POS机套现涉嫌违法时,周力停顿了几秒,但很快苦笑道,“没措施,我没有可选的余地了,究竟套现还能解我的十万火急”。 不外,以贷还贷的方式并不耐久。从2020年开端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后,周力称往常曾经扛不住巨额贷款和利息,“盘店干餐饮、重回企业上班、不分昼夜地送外卖,以至还研讨了很多赚钱的路子,但都没措施还清我的贷款,每月都有好几万要还,上哪挣这么多钱?” 据周力所述,繁重的债务压力下,他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了又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债务代理。 据周力向北京商报记者所述,这些债务代理中介宣称能够帮借款人与贷款机构中止协商,减免利息、一次性结清贷款;还能够为信誉卡贷款逾期用户与银行中止二次协商停息挂账,减免逾期利息,中止二次分期;以至能够辅佐逾期产生违约金的借款人,与机构协商退取年费等分歧理费用。 “祝贺唐先生360网贷免息延期一年协商胜利,胜利上岸!”“祝贺吴先生胜利上岸,度小满、拍拍贷延期计划生效。”周力称,他在不少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都能刷到这一类代理债务广告,中介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布协商胜利案例,他也摩拳擦掌。“往常和我一样背着繁重债务的人真实太多了,上岸的诱惑,谁不想?” 看不见的套路 “上岸”的诱惑不小,但周力和不少借款人却疏忽了,这一协商方式看似是“救命稻草”,背地却也有不少套路。 其一就是宣传名不副实。就在10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以协商债务为由联络上了一家债务代理公司,在短视频平台广告页面,该公司宣称为法务公司,可免费中止信誉卡/网贷逾期咨询,有专业律师一对一效劳;但记者填写完个人姓名、电话、债务金额、债务平台等报名信息后,并未提及有律师效劳,而是收到了一家成立仅3个月的信息咨询公司的来电。 该公司全称为“双鸭山启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润信息”),法定代表人为吴朋徽,成立于2022年8月,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从代理中介向北京商报记者推送的小程序来看,该公司主要运营债务规划、协商还款、法律咨询、信息咨询效劳,不外记者留意到,该公司在工商运营范围内仅为法律咨询、信息咨询效劳等,并未提及债务规划、协商还款等业务。 另外则是方式拒不告知。从北京商报记者与该代理中介处置解的信息来看,所谓债务规划、协商还款,简单来说,就是需求债务人向对方告知个人信息、贷款信息及欠款金额,平台进而为债务人“定制合理计划”。依据对方告知,计划包含停息挂账、本金还款等,其中,停息挂账为“中止高额息费,中止违约金,中止一系列催收,可避免被起诉,协商最长60期个性分期还款计划”。 不外,当被问及平台主要采用何种方式协商、如何保障协商胜利以及能否会对借款人构成个人影响时,该代理中介多次不予告知,仅含糊表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我们处置胜利后才收费”。 背地或藏有猫腻。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通知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不少中介机构办理减息、停息、挂账等行为,常常会伪造、虚拟相应的事实和资料,短期可能会对减息、停息、挂账有所辅佐,但是长期会产生信誉风险以及更高的财务成本。 “另外这些中介代理行为可能会构成信息错误称的问题,借款人经过中介公司与银行的沟通计划常常自己自己不了解细致状况,与中介公司反响的计划多有不分歧,这也可能会给借款人构成其他的风险。”李亚说道。 需求留意的是,所谓“处置胜利后再收费”并未有保障。依据北京商报记者亲测,在未有明白合同签署的前提下,对方请求记者先预付300元的定金,后续待各类贷款协商胜利后再补齐尾款。 该代理中介进一步引见,平台普通会收取协商金额的5%作为手续费,普通为协商胜利后收取。以欠款14.6万元为例,该平台协商收取的费用高达7300元。另在启润信息小程序上,北京商报记者也留意到有不少标注为“定金\尾款”的商品链接,其中金额包含1000元、500元、300、200元、100元等不同档位,各自对应销量为68、550、578、907、471。 对此,李亚进一步提示道,“这种债务规划行为名义上看似乎减少了还款的压力,但实践上常常适得其反地增加了财务成本和信誉风险”。 此外,不少借款人还疏忽了特别要留意的环节,就是个人信息填写,而整个填写过程中,均未有隐私协议保障。针对能否有相应从业资质、业务能否合法合规以及如何保障用户个人信息保险、资金保险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启润信息中止采访,但截至发稿未取得后者回应。 “实践上,这类中介鱼龙混杂,有些是催收人员转型,以至用一些违法伎俩损伤借款人权益。”零壹研讨院院擅长百程通知北京商报记者,停息挂账,必须以脚踏实地为前提。假如借款人经过中介包装,伪造证明,以至采取歹意投诉、告发等方式骗取银行优惠,一旦被辨认,将反而会对个人信誉产生严重影响,以至也会面临被中介诈骗,构成钱财损失、信息泄露等风险,得不偿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讨院高级研讨员金天同样称,这种业务方式可能存在金融业务无牌照运营或者超范围运营的合规风险。从宏观上看,扰乱了正常的金融次序,可能加大不同机构的共债风险;从微观上看,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可能在短期内有所缓释,但在中长期内仍不时积聚,且其个人征信可能会因而遭到一定影响,一旦未来资金链断裂,将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保险稳定构成要挟。 被裹挟的机构 当北京商报记者整理了一份14.6万元的债务列表,向中介提出停息需求时,不到10秒对方就给了肯定的回复,然后请求记者托付定金,如此“信誓旦旦”,也让人难免猎奇,背地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代理协商方式?中介拒不告知的协商方式,或答应从多家贷款机构处寻得答案。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就债务协商问题采访了包含互联网巨头、数字经济平台、持牌消费金融、助贷公司等各类型机构,后者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的确会遇到一些前来协商延期还款或停息挂账的非法代理黑产中介,他们普通打着能为债务人减免债务的幌子,向债务人传授减免息差、延期还款“技巧”,威吓、教唆、怂恿其逃避债务,以至以违法伎俩拒绝出借债款,并借此牟利。 往常,这些非法代理维权以至曾经构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这些中介机构,很多并不是律师,而是以小作坊式操作,我们也是苦其久矣。”一数字经济平台相关担任人就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目前这些代理中介再出新招,以至还会向借款人讨取手机SIM卡,承诺能够代表借款人与机构沟通谈判,获取大额减免、停息挂账或者中止催收的效劳。 但事实上真相却是:他们在取得借款人的手机卡之后,不会与机构有任何沟通和协商,就直接经过捏造不实信息或者提供不实资料的方式去最高监管或政府机构中止歹意投诉,以此倒逼机构作出妥协。“这种状况,不只阻隔了机构与借款人的沟通渠道,还会占用大量的政府投诉处置资源,也给机构带来很大的投诉压力,影响我们的正常作业。”前述数字经济平台相关担任人说道。 “其实,当用户遇到还款艰难时,完整能够自己跟金融机构或者平台联络协商一些宽限政策,好比延期、息费减免等。但无论是咨询效劳还是协商还款,普通状况都应当由用户自己联络和沟通,不能轻信任何第三方机构。”一位互联网巨头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引见,由于个人的身份证信息、支付宝账号密码等属于个人隐私和财富,应该谨慎受权他人,一旦信息泄露,容易遭到狡诈,构成资金损失。 另从法律层面,李亚同样通知北京商报记者,经过中介机构代理协商延期还款的确不可取,中介机构“代理处置信誉卡债务”业务,属于“黑灰产”,中介公司的代理行为常常是随同着虚拟事实、伪造资料、缠诉闹访等行为,经过这样一系列规范动作来辅佐金融消费者减息、停息、挂账,也有可能会对金融消费者构成信誉不良、信息泄露以至是违法立功。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针对这类非法债务代理中介,目前业内不少机构也有所行动,例往常年3月,包含马上消费、乐信等10余家金融机构成立打击金融范畴黑产联盟,经过及时同步对金融黑产的打法套路、“问题客户”的预警防备信息等,不定期组织研讨金融范畴黑产现状和应对战略,构成打击合力。 加码中的监管 所谓停息挂账,正常来说普通应该是借款人在欠款总额超出还款才干时提出申请,且在贷款机构同意的状况下,协商一个双方接受的还款计划,好比减免利息等。 回想2020年以来,受突发疫情等多要素影响,的确有不少借款人失去收入来源无法按时还款,在监管政策请求和支持下,金融机构为部分借款人提供了延期还款、减免利息、不归入征信失信记载等措施,这些措施表示了金融的温度。不外,也正因不少借款人金融学问较为匮乏、信息有限,此背景下,大量以中介名义的个人或公司在互联网上生动,提供债务处置代理效劳。 但这一代理行为早已被监管叫停。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来,多地监管发布相应风险提示与通知称,应警惕“征信洗白”“债事效劳”圈套,防备“代理维权”风险。 就在10月25日,北京银保监局提示要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誉卡债务”圈套,近年来,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冒充律师、银行员工或相关专业人士,在网络平台发布“全额免息”“征信修复、洗白”“专业反催收”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编造虚假胜利案例,删除不利评价,以“维权不胜利不收费”等虚假承诺,狡诈诱骗消费者。以至有非法组织或个人谎称处置债务,诱骗消费者获取其个人敏感金融信息,并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咨询费或手续费。 这些非法代理行为存在多个风险,其中包含个人信息泄露隐患多,个人信誉受损影响大,个人资金损失风险高,不只会加重个人债务,还会对个人征信产生不利影响,以至面临伪冒办理、被动参与洗钱等违法立功的风险。因而消费者应认清非法代理真面目,全面明晰了解信誉卡功用,避免“激动消费”“过度消费”,避免构成个人钱财和信誉“两空”。 在业内看来,这类非法代理机构,曾经涉嫌多项违法活动,严重影响到金融行业的正常次序,因而整治也势在必行。 正如金天提到,对此,金融监管部门需求进一步细化行业监管的规范和措施,引导行业回归实质;消费者和借款人也应留意避免过度消费和过度借贷,如遇疫情等特殊状况选择正轨渠道申请贷款延期和利息减免,根绝与非法代理机构中止协作和买卖。 李亚则倡议,司法机关应就这种“黑灰产”业务行为法律性质中止明白的界定,让公安机关、监管部门愈加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的整理活动。同时,也倡议金融消费者珍惜自己良好的信誉记载,与金融机构坚持正常的沟通,在面临还款艰难时能够向金融机构申请减息、停息、挂账,与金融机构协商还款计划。在面对争议时请求选择合法、合规的维权渠道。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