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慈怀兹心 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美国总统克林顿问《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 马尔克斯毫不犹疑地回答道:《基督山伯爵》。 作家余华更是为之痴迷,不吃不喝不睡,近乎痴迷地读完此书。 作为世界浅显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基督山伯爵》一百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发行数亿册,并多次被搬上银幕。 它给几百年来被欺辱与被优待的人,带来任何波折都不能折损的希望。 《基督山伯爵》写的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一个报仇复仇的故事,译者李玉民曾在译序中将书的思想简单概括为“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再精确不外了。 在大仲马的笔下,复仇与报仇并非只需淋漓尽致,还有人性与选择的博弈。 01 贪婪是恶 《道德经》有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的确如此,一个人若是过于贪婪,早晚会酿成悲剧。 就像书中的卡德鲁斯,因自己无尽的贪欲葬送了性命。 卡德鲁斯作为唐戴斯的邻居,良知未泯,在唐戴斯入狱后,对其父亲也颇为照顾。 唐戴斯化身基督山伯爵回来复仇时,为了感恩,送了他一个榛子大小、价值五万法郎的钻石,足够让贫穷的卡德鲁斯一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贪婪的卡德鲁斯并不这么想,他先将钻石卖给珠宝商人,随后将其杀害,企图经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财富翻倍。 贪婪无尽,必致败亡。 他在逃窜的路上被人杀害,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人心缺乏蛇吞象,贪求越多,常常只会失去越多;什么都想要的人,常常什么也得不到。 小时分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饿坏了的小猴子,下山去找食物。 它走了很远的路,终于见到一片桃树林,正要摘桃吃时,又发现旁边有一片金灿灿的苞谷地。 于是它兴奋地跑到苞谷地,正准备掰下苞谷充饥时,结果又看见前方还种着一大片西瓜。 小猴子每样都想尝一尝,便找了个袋子,不顾身体的饥饿多处辗转,将桃子、苞谷、西瓜一个劲地往袋子里装。 只是,它忘了自己还饿着肚子,即便找到了食物,却饿死在了捡果子的途中。 生活中,有不少人好像这可悲的猴子一样,堕入愿望的沼泽。 人生在世,最怕的是欲壑难填,得了还想得,有了还想有。 这样的人,只会越活越累、一无所得。 老话说,人心不知足,常逢灾与愁。 越是贪婪,越是缺憾;越是无餍,越是心累。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节制愿望,止贪念、常知足。 人生有限,愿望无边。 走过半生,刚才明白:贪婪是恶,多欲为苦,唯有懂得知足,才有妥当的幸福。 02 唯有自渡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写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深以为然,很多时分,你的灾难在他人看来轻如鸿毛,你的诉苦对他人来说也只是打扰。 唐戴斯化身教士回老家看他父亲老唐代斯,邻居卡德鲁斯跟他说了一些老唐代斯生前的事。 目睹唐戴斯被捕全程的老唐代斯悲痛欲绝,不吃不喝地将自己关在房中。 他拒绝了梅塞苔丝将他带回家照顾的央求,一边哭诉说: “我不能分开这儿,我那不幸的孩子十分爱我,他一出狱就会来看我的。要是我不在,他怎样办呢?” 开端,卡德鲁斯也多次想要去安慰他,但是老唐戴斯总是不听劝,一见人就哭诉儿子的遭遇以及自己的痛苦。 老唐戴斯越诉越苦,慢慢人们也因他的不时倾吐感到厌倦,不再探望他,邻居卡德鲁斯也不愿再上楼去看他。 最后,老唐戴斯饿死了。 用卡德鲁斯的话来说:“一个让人见了就伤心的人,你哪怕心情再好,也不会总去看他的。” 是啊,没有人愿意与一身悲伤的人在一同,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去了解他人的痛苦。 一味诉苦,不只换不来了解与关怀,反而将自己置于更深的负能量之中。 曾在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狐狸不当心被树枝刮伤了,为了赢得关怀,于是她逢人便将自己的伤口扒开给大家看。 人们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她矫情:“就这一小个伤口,有什么大不了的。” 最后,小狐狸不只没有得到多少真诚的关怀,反而招致伤口感染,病死了。 听过一句特别戳心的话: “不要向任何人诉苦,由于80%的人不关怀,剩下20%听了很快乐。”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与其诉苦徒增厌烦与谈资,不如自己默默接受。 03 饶恕与放过 “往常我饶恕了你,由于我也需求被饶恕。” 这是复仇多年的唐戴斯对曾经陷害他的唐格拉尔最后说的话。 在面对那个诬害、出卖和将自己投进监狱的唐格拉尔,唐戴斯并未将其置于死地,而是在经验了对方、使对方忏悔后,选择放了他一条生路。 看似唐戴斯是饶恕了唐格拉尔,实则是放过自己。 在整个实施复仇的过程中,唐戴斯也将自己拖入了痛苦的深渊,将自己逼入穷巷,受尽折磨。 陷害他的检察官疯了、情敌费尔南更是饮弹自尽。 大仇得报,他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高兴,反而内心越发痛苦。 于是,他选择饶恕自己最后一个敌人,放下仇恨的他浑身轻松,不只减轻了内心的负累,还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恋情。 一味揪着他人的错不放,只会将自己伤得越深。 想起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中,牛爱国和庞丽娜突逢婚变,牛爱国的所作所为。 一开端,知道妻子出轨的牛爱国,又气又恼。 为了报复妻子,他既拒绝离婚、也不让妻子回家探望孩子。 就这样,他折磨着妻子,让她不得不四处逃窜; 同时他也折磨着自己,由于他也没有感到丝毫的高兴。 与此同时,孩子也夹在两人之间受尽煎熬。 后来,孩子生病,看见身怀六甲的妻子无家可归、不得不跟着蒋九衣锦还乡时,牛爱国还是心软了,允许离婚,以此来成全这个曾经的爱人,彻底放过彼此。 究竟,一味强留,只会让自己愈加痛苦。 看似报复他人,实则也是惩罚自己。 作家王尔德曾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你。由于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放下他人的过错,不是认输,而是选择为自己松绑。 人生海海,我们免不了遭遇不公,愿你懂得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人;用乘法感恩,用除法恕人,保险喜乐地渡过此生。 04 等候和希望 在《基督山伯爵》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众多丑陋黯淡的人性,也看到了在残酷社会围歼之下,仁慈和聪慧从未泯灭。 它通知我们,永远不要高估人性,也不要低估自己。 大仲马借唐戴斯的口,说出了他对生活的深化了解: “人类的全部聪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面:等候和希望。” 在困境中仍心存希望和具有等候的耐烦,再难的处境都会过去。 在与爱人订婚当天,唐戴斯由于遭到费尔南、唐格拉尔等小人的陷害,蒙冤入狱14年,被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美好恋情和大好前程。 在他近乎失望之际,结识了生命中的贵人法里亚神父。 经过老神父的剖析,唐代斯刚才认识到,他的遭遇不外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爱恨交错缠绕在他心中,他一边向老神父学习学问,一边为越狱做准备。 他终于胜利越狱,找到了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化身基督山伯爵开端复仇大计。 其实,唐戴斯的胜利,不只得益于老神父的辅佐,还得益于他十年如一日不灭的希望与坚忍。 生活中,我们总会身处人生的至暗时辰,看不到未来。 失望只会让我们沮丧。只需怀抱希望,静心等候,默默蓄力,总有翻盘的机遇。 前段时间,孟晚舟保险归国,不由得敬重她在逆境中,仍坚持冷静的心态。 在被羁押的这1028天里,她每天备受摧残,戴电子脚铐,出门散步都得被人监视,以至多次收到死亡要挟。 这样的屈辱和煎熬,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威严与内心的防线。 但孟晚舟丝毫不受困境的搅扰,每一次亮相她都精心装扮,面带笑容,冷静淡定。 这一切,源于她内心的强大。 被人诬害,她不认罪,而是选择耐烦等候;身处低谷,她从未自暴自弃,眼里只需希望。 丰子恺曾说:“人世的事,只需生机不灭,即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有希望,就有无量无尽的动力;有忍耐,就有与命运博弈的才干。 而所谓等候和希望,无非就是我们在荆棘丛生的人生路上不时前行的聪慧。 太史公司马迁的希望与等候,培育了不朽著作《史记》; 越王勾践的希望与等候,让他一雪前耻、成就霸业。 关于普通的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一路走来,谁都不能事事顺心,愿你在等候中找寻希望,坦然面对人生种种苦困,你向往的彼岸,终会抵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