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徐铉】今年4月,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籍毒贩达玛林根执行死刑。10月10日,英国亿万富豪、维珍航空开创人理查德·布兰森发文责备新加坡政府“滥用酷刑”,在国际社会引发了争议。22日,新加坡内政部在官网发文驳斥布兰森的行动,部长尚穆根还表示将资助布兰森的食宿费用,请他与自己展开电视争辩。在这篇官网发文中,新加坡内政部批判称:“我们不置信一个曾在19世纪发起战争迫使中国人接受鸦片的国度,有任何道德资历在毒品问题上经验亚洲人。” 布兰森的抨击 2009年,达玛林根携带44克海洛因入境新加坡后被捕。依照新加坡法律,这一行为将被判处绞刑。在被捕后的十多年里,达玛林根先后以“被迫携带毒品”、自己存在“智力障碍”等理由央求改判无期徒刑,但均被新加坡检方以其他证据驳回,并于今年4月26日被执行死刑。在达玛林根前后7次提起申请后,全球不少“人权组织”和“反死刑”支持者参与到向新加坡政府“抗议”的行列中,其中最重磅的人物当属布兰森。生于伦敦的布兰森是全球商界的传奇人物,他先后创建了维珍航空等多个全球知名品牌。不外,布兰森也多次因其发表的政治观念惹来非议。2016年,关于一名中国籍乘客投诉自己在维珍航空上遭遇机组人员歧视一事,布兰森曾因回应敷衍引发中国民众的恶感。 10月10日“世界反死刑日”这天,布兰森在维珍集团为他个人开设的博客页面上,发文抨击新加坡政府对达玛林根执行死刑一事,固然新加坡方面曾多次提出反证,但布兰森在文中坚称达玛林根存在智力障碍,不该被判处死刑,同时还指控新加坡的判决“针对马来裔”,存在种族歧视倾向。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布兰森还转发了一句反死刑抗议者的常用标语:我们不该经过杀死一个人,来通知这个人杀人是错误的。关于布兰森的指控,新加坡内政部在22日的新闻公告中中止逐一驳斥,而且其中几点的措辞十分强硬,引发各大媒体的关注。 新加坡反驳掷地有声 关于布兰森的主要论点,新加坡内政部拿出了庭审记载,证明达玛林根当时并非像他最初所说的那样“由于被胁迫而贩毒”。这份庭审记载还显现,达玛林根辩护律师一方找来的肉体审定专家也招认,达玛林根并不存在“智力缺陷”。新加坡司法机构也以为,达玛林根多次在没有确凿证据的状况下提交豁免申请,是企图滥用司法程序拖延和逃避死刑。关于“种族歧视”的指控,新加坡内政部表示本国在打击贩毒活动时,从未针对特定的族群,并批判布兰森听信“反死刑”抗议群体的一面之词,未对实践状况做细致考证。 新加坡政府强调,新加坡打击毒品的有关法律是基于自身阅历制定的,也为大多数新加坡人所支持,相比之下,“英国和西方社会的现状,难以压服新加坡对毒品采取听任态度”,由于“毒品问题在英国正一天天坏下去,而在新加坡这个问题却在一天天地好起来”。这篇发文还罗列了两个数据:在对贩运毒品采取死刑后,新加坡境内发现的阿片类毒品净流入量减少66%,立功分子携带大麻等其他毒品的意愿呈现了显著降落。此外,新加坡内政部长尚穆根还向布兰森发出约请,希望他能够来新加坡与自己在打击毒品、死刑制度方面中止电视争辩,新加坡政府能够报销他的住宿及差旅费用。 新加坡人不怕争辩 与外国批判者中止媒体争辩在新加坡是有传统的。1990年,英国《泰晤士报》专栏作家伯纳德·莱文曾责备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治国“专断”。随后,李光耀致信这名记者,表示自己愿意和对方在伦敦中止面对面争辩,并由英国电视台中止直播。在莱文拒绝争辩,请求双方以报纸刊文中止讨论后,李光耀向《泰晤士报》投稿了自己的反驳文章,但该报社未予刊载。 随后,李光耀在英国《独立报》买下了一个整版广告位,向《泰晤士报》刊登了自己的回信,还嘲讽对方“提出质疑的人,却不肯面对自己的批判对象”。此外,李光耀以个人身份起诉媒体诽谤案件不下20起,除了《泰晤士报》外,他的起诉或批判对象包含《时期周刊》和《纽约时报》等一众西方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