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开篇不久,宁国府长孙长媳秦可卿便逝世了,秦可卿之死,是书中贾府发作的第一件大事,紧随其后便是元春探亲。 略谙《红楼梦》的读者都会对秦可卿产生猎奇,这一位名义上称是一介薄宦之家的养女,似乎一身都是谜,好比这样身份的秦可卿是如何嫁入国公府为长孙长媳的?又好比宝玉进秦可卿卧室时所见之物多是汉唐皇家之物,能否暗示秦可卿是皇家后嗣?而秦可卿死后,其所用的棺木竟是贵及亲王才可享用之物,能否暗示秦可卿身份尊贵? 为此,不少人猜测,秦可卿是皇室后人,其父王“坏了事”后将其藏于宁府,而元春能封妃是由于其向揭露了这个惊天秘密,所以秦可卿死后不久,元春便封妃了。如此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似乎没什么错误,但是细究起来,基本经不起揣摩。 首先,秦可卿假如是钦犯之女,宁府即便要做政治投资,为何要收留一位公主?难道这位公主日后能振臂一挥,引兵几万响应父亲大事? 其次,宁府窝藏钦犯之女,元春一定祸及整个家族,元春这智商能当妃子? 再次,秦可卿身份如此尊贵,贾家既然要做投资,贾珍还敢与其私通吗?而依据各处细节,还有脂批中提到删除的“遗簪”“更衣”等情节,秦可卿分明是偷情失败,羞愤自缢啊。 再再次,钦犯的女儿死了,宁府居然敢大张旗鼓办丧事,各路王侯纷繁路祭,就算宁府再自掘坟墓,其他同僚也不会自取消亡吧? 所以,秦可卿就是一普通人家的姑娘,而其父亲秦业做了几十年营缮郎,跟在工部做员外郎的贾政是同事,才与贾府有了瓜葛。也就是这样出身的秦可卿,才会自卑到什么事都追求圆满,极端在乎他人想法,听到个什么话都度量几日,这些行为,都是在努力取得贾家的认可。至于宝玉所见的那些“奇特之物”,不外是来自一个青春期男孩的幻想而已,单单那掷伤杨贵妃的木瓜,放个三五天也早该烂了。 故而,元春封妃,与秦可卿莫须有的公主身份毫无关系,而元春封妃为何偏偏在秦可卿死后不久?能够肯定,两者之间存在联络的。 我们先来看看,元春封妃,是地道的被皇帝看上么?似乎没有。 首先,依据元春探亲的年龄来看(之前我们特地剖析过,元春探亲年龄大约在二十三虽左右),而普通选秀年岁是13-16岁之前,进来建造大观园破费一年时间,也就是元春入宫至少六年了才封妃。这六年,以元春国公府千金的身份,皇帝也该早就见过了,可是并没有所表示,这阐明什么?要么看不上元春,要么即便看上,也忌惮贾家一派权力,有意冷落。 其次,在第三十三回,忠顺王府的人前往贾家要蒋玉菡,贾政听到忠顺王府来人时第一反响是两家素无交往,并吃惊,可见两家近似政敌关系,然后这位王爷府的人对贾政这位国丈是既狂妄又无礼,贾政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彼时是元春探亲后的端午节啊,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王爷府的一个奴才就敢如此寻衅国丈,可见基本不将元春放在眼里,试想,假如元春受宠,王爷大抵还要忌惮贾府几分吧,如何一个奴才都敢如此? 如此,我们便知,元春封妃,元春探亲,并未因其受宠。既然不受宠还能封妃,那只能是皇帝不得不封这位妃子,只能说是在极大的压力下做此决议。那么贾家曾经做过什么事,能给皇帝构成压力?自然是秦可卿葬礼那件大事了。 秦可卿死后,贾珍是如丧考妣啊,又是拄拐又是跌足扼腕,恨不能为其“倾尽一切”。这不?坏了事的亲王准备的棺木,挥挥手就买下了,连停七七四十九天的灵,连超度四十九天的亡魂,连打四十九天的解冤洗业醮(也不知秦可卿生前造下多大的孽),这四十九天人来人往,官来官返,说不尽的繁华,道不尽的显赫。而秦可卿出殡那天,才是宁府最为耀眼耀眼的一天。 出殡当天,六公(贾府占八公之二公)齐聚,更有各路侯伯爵、将军之王孙公子,不胜其数,汹涌澎湃摆出三四里送殡,压地银山从北而至。未几时见那路边四王彩棚高搭,纷繁路祭,能够说集齐了当朝一半以上的权力。可是,若是贾敬那等身份的也就而已,秦可卿不外一个宁府的重孙媳妇,何德何能受此规格待遇?细细一看,贾家与这些王公贵族都是世交,大抵荣宁二公那一辈树立的友谊。那么历经大几十年,皇帝也该换了几任了,而越往后的皇帝越不懂得这群老派权力当年的劳而无功,反而扶持自己的权力。如此,以贾家为代表的这群人又怎会服气?自然要大闹一场示威的,而贾家的葬礼,就是一个绝好的机遇。 秦可卿的风光大丧,想来是出名京城的,这自然也被深宫的皇帝所知,但顾及大局只能做出安抚,如此,才有后来的元春封妃、王子腾一步登天等好事。说到底,不外都是皇帝的缓兵之计而已,而元春,就是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