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话题跟表友日常用表息息相关! 有许多表友反映,防水手表新买回来,没多久就进水了! 为什么会进水? 听了许多表友们的反映,根据我们长久对各种名表维修经验和案例总结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有时候新买的手表甚至是刚保养完的手表,出现进水的情况,基本上是由于下面三大原因造成: 人为因素 一:大多数主因是表使用不当造成; 维修过程造成 二:维修过程中师傅手法不好,安装不规范; 自然老化 三:手表使用时间较长,胶圈正常老化,或汗水锈蚀。 常用的防水胶圈 名表维修师在维修手表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尺寸、样式的防水胶圈。防水胶圈在手表防水功能体现中,占很重要一个部分。 进水原因之一 人为原因:使用不当造成进水 我们常见大部分手表进水的主因,不是别的,恰恰是因为表主日常戴表不注意,使用手表不当造成进水。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就是手表把头没有被完全推进去,或完全锁死(许多防水手表的按钮、把头都有螺纹设计可顺时针旋入,密封性极强)。一旦把头与表体之间出现一点缝隙,都会导致水汽渗入手表内。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戴着手表洗手后,水迹还没有干就拔出把头调时间,这时候迹也会顺着把头与表体间的空隙渗进表内。 下图 案例—— 把头分 拉把 和 锁把: 上图为拉把 把头,这种把头 佩戴过程容易被衣服钩挂、拔出,导致失去防水功能。 上图为锁把把头,相对比拉把把头防水效果更好。 (左图)把头锁紧状态; (右图)把头没完全推进去,没锁紧,会导致失去防水功能。 进水原因之二 维修过程:维修师傅手法不好,安装不规范 手表进水也有是因为维修不当造成的。缺乏经验的手表维修师傅清洗不当,安装不当,都会导致原本具有防水功能的部件失去防水性能。 下图 错误示范1: 上图为 表壳与把管锁紧状态 松脱;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手表佩戴时间太长,导致把管与表壳锁紧位置的胶水失去粘性;或者一些维修师傅清洗表壳使用超声波加热浸泡时间太长,导致胶水失去粘性,从而导致失去防水功能。 再看一个 错误示范2: 经验不足或者手法不够好的手表维修师傅,在装配防水圈时也可能因为没有选好尺寸、没对好位置,压底盖的时候直接把防水圈压坏,于是导致刚刚保养完的手表,依然是不防水的。 错误示范:没装好的防水胶圈被底盖压坏,失去防水性能 错误示范:同样是维修过程中,被压坏的防水胶圈 错误示范:维修过程中被底盖压坏了的防水胶圈 防水圈装配重点 1、在装配底盖或者表镜的时候,要观察防水圈 务必绝对彻底 进入槽里,对位准确后再闭合手表后盖。如果安放不到位会导致防水胶圈被挤出,就如下面的图片情况一样,压坏胶圈,失去防水的功能。 2、装好防水胶圈后,闭合底盖不能用力过度,否则底盖同样会因为过份紧压防水胶圈,导致胶圈延展性变差,防水性能也随之变差。 防水胶圈断裂: 把头胶圈断裂也会导致失去防水效果。 进水原因之三 防水圈自然老化,汗水渗入机芯 最后要说的就是手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防水圈自然老化以后导致的进水案例:大汗的表友佩戴手表,佩戴时间长了汗水会渗入表底缝隙里,接触并腐蚀防水胶圈,胶圈腐蚀老化严重,随之更多水汽汗液不断渗入机芯。 手表进水后表镜就会起雾,如不及时处理就导致表盘、表针氧化生锈,损伤惨重: 格拉苏蒂除锈保养案例 朋友送过来一只需要保养的格拉苏蒂表,表主说他平时很爱惜这块表,连洗手都会非常小心,有一次无意通过(透底)机芯的内侧看到锈迹之类的物质。怀疑是不是进水了,于是过来保养及简单处理一下污渍。 常规外观检查: 这只手表从外观表面上看却似乎没发现明显的进水锈蚀痕迹。但是拆开表壳、检查机芯,却看到很多零件以及氧化锈蚀了,有些部位严重生锈。 底盖、表壳内部都被严重腐蚀氧化。 这次的手表进水不是常规从把头里进水的,而是这位表友汗太大,汗液从表底盖渗入表壳里,腐蚀胶圈后慢慢氧化锈蚀机芯。所以从正面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底盖内部被渗入的汗水严重腐蚀。 表壳内也被腐蚀 表耳相对应的表圈位腐蚀严重,目测表面处理无法恢复原貌(需要进行特殊的修复工作)。 更多被腐蚀的特写图。 调日历按钮严重生锈,油泥比较多。 表壳与把管(链接处)脱落,把芯生锈(已经失去防水功能)。 机芯夹板氧化生锈 机芯零件生锈 机芯清洗保养拆解
已经给手表外观及机芯等部件,进行了全方位的锈迹清洗保养,接下来就要开始装配了,奉上一张散件大合照 如果进水锈蚀后应该及时处理,否则锈蚀后就会对手表造成永久损伤;图里这只格拉苏蒂腕表已经给底盖进行了除锈清洗保养,但由于严重腐蚀,在进行除锈处理后,还是能看到腐蚀过的疤痕。 调日历按钮,还好没被腐蚀,处理得蛮干净。 装上表盘、表针、表壳。 现在看到保养后的机芯和外壳整体状态已经恢复正常。 保养完成后的手表,最后还是要做一次严格的防水测试,并且放置一段时间,检查走时的精准性稳定性。 专业的真空防水测试流程,每一枚手表保养完后,必须要进行检测,并保证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