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夏和顺 △进程教员解读《基督山伯爵》 3月26日,深圳图书馆“当名著遇上电影”电影配音与名著阅读讲座圆满终了,资深媒体人、朗诵艺术家李绍成与大家一同解读世界浅显小说的扛鼎之作《基督山伯爵》,观赏同名经典译制片,线上线下与读者们共同感受配音巨匠们对名著的精彩演绎,重温这个关于失望与希望、恋情与复仇的故事,本次线上收视又创新高,仅“深圳图书馆”视频号同步直播在线人数达3万人之多,表示了读者对名著阅读的热情高涨。 △深圳图书馆“当名著遇上电影”海报 复仇是最经典的戏剧方式之一,也是一个复杂题材和触及到深化伦理的社会问题。李绍成在讲座中深化浅出地对复仇文学的构成和结构进行了论述,与大家共同回到170多年前,和“复仇文学”代表人物——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共同阅历和体验经典的关于复仇、等候和希望的故事,在影片视听中一齐走进《基督山伯爵》,感受百年名著带给人们的启迪和心灵震动。 《基督山伯爵》以法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为背景,讲述基督山伯爵惩恶扬善、报仇复仇的跌宕阅历——法老号大副唐戴斯被嫉妒他的小人陷害,衔冤入狱十余年。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了各种学问,并在临终告知他一批宝藏的秘密。他设法越狱,找到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谋划,他回报了恩人,惩罚了三个一心置他于死地的仇人。原著叙说密度极大、人物关系复杂,作者叙事手法高超,谋篇规划娴熟,让读者不时处在悬念迭起的慌张状态中,读起来淋漓尽致。著名作家木心曾说:“我一口吻读完了《基督山伯爵》,就觉得我生活了一场,痛快了一场。” 国内观众最熟习的可能就是1961年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版本。此片由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创作,1980年在国内上映,盛行一时,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化的印象。在这部译制片中,配音巨匠孙道临、邱岳峰、毕克、刘广宁等人留下了许多精彩的配音段落,值得重复回味。 △进程教员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是李绍成深圳图书馆“当名著遇上电影”系列讲座的第九场,题为“声音再造的复仇经典之《基督山伯爵》”,他着重从配音艺术二次创作的角度剖析这部经典译制片,与大家分享影片中的人物之精彩故事情节和细节,让大家回味熟习的原著,品鉴中国配音巨匠们的声音魅力,从而爱上名著,爱上经典译制片。李绍成,又名程教员,深圳资深媒体人、朗诵家、广播电视掌管人、影视制造人、大众阅读推行者。多年来,程先生不时热衷于推行大众阅读名著和经典配音电影的配音评价。深圳大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旅游配音”课程教员。心爱 读者:谭禄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