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科学不思想

2023-4-4 15:15|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161| 评论: 0

摘要: 本文由1969年理查德·维塞尔(Richard Wisser)对海德格尔进行的电视采访片段整理而成。陈春文译,转自第一哲学家公众号 ID: firstphilosopher维塞尔:我们的时期恰恰是绝大多数人对科学寄予厚望的时期,掩盖整个世 ...

海德格尔:科学不思想


本文由1969年理查德·维塞尔(Richard Wisser)对海德格尔进行的电视采访片段整理而成。陈春文译,转自第一哲学家公众号 ID: firstphilosopher


维塞尔:


我们的时期恰恰是绝大多数人对科学寄予厚望的时期,掩盖整个世界的电视节目也向他们表明,经过技术,人们喜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在这样一个时期,您关于科学和技术之实质的思想让许多人伤透脑筋。第一,当您以为科学不思时,您到底想说什么?


海德格尔:


是为了首先从伤透脑筋开端:我觉得这完整健康!当今世界还伤脑筋得很不够,基本无思想可谈,这同样与遗忘存在相关。


回到那句话上:我在弗莱堡的课上讲了一句“科学不思”的话,这句话惹起诸多争议,它的意义是:科学不在哲学这一维中活动,但科学却不知不觉地在这一维上被证明。


好比:物理学在空间、时间和运动中活动。但什么是终间、什么是时间、什么是运动,作为科学的科学并不能做出规则。在此一意义上,科学不思是指科学用它的措施基本就不能思。


例如,我就不能用物理的措施说什么是物理,我只能在哲学追问的方式中思索什么是物理。“科学不思”这句话并非责备什么,而只是对科学内在结构的确认:科学一方面在哲学思想中被证明,但另一方面,他自己却遗忘了值得去思的东西,也不注重这些值得去思的东西,这两方面都内属于科学的实质。


维塞尔:


第二,对当今人类而言,比原子弹更大的风险是技术规律(das Ge-setz der Technik),照您的说法,技术的基础特征是“座架”,理想物要在预制(Bestellen)的方式中作为组件(Bestand)来解蔽,换句话说:一按电钮就全完了。您的这些话是什么意义?


海德格尔:


至于技术,我对技术实质的规则至今尚没有人了解。细致地说,现代自然科学植根于现代技术实质的展开,而不是相反。


首先必须阐明,我并不反对技术。我从未说过反对技术的话,也没有说过反对所谓技术的魔鬼(Dmonische der Technik)的话。我只是尝试了解技术之实质。


假如您从原子弹的风险性以及技术的更为严重的风险性角度援用这一思想,我就想到当今生物物理学的进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被摆到可制造的位置上,就是说,人们需求什么就能在地道的有机体内制造出什么:精干的抑或笨手笨脚的、机灵鬼抑或傻子。离这一天曾经不远了。今天曾经具备了技术可能性,一些诺贝尔奖取得者曾经在林道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吐露了这个想法,几年前我在梅斯基尔希的一次讲演中援用过这些话。


一句话:我拒绝似乎我反对技术的误解。


我在技术中,特别在技术的实质中看到,人被向人应战的权力所掩盖,且不能从此一掩盖中解放出来——这里吐露了某种特别与人的存在相关的东西,且此一相关物自行荫蔽在技术的实质中,或许终有一天在它的无蔽中大白于天下。


能否如我料定的那样发作,我不知道!但我在技术的实质中看到了那个藏匿得更深的、我称其为“原形”(Ereignis)的秘密的先兆。说我抵触或贬斥技术,基本无从谈起。我的真正企图是:了解技术的实质和技术世界。依我之见,只需人们在哲学层面在主-客体关系中进行活动,就不可能了解技术之实质。这就是说:从马克思主义动身,技术之实质就不可能被了解。


维塞尔:


您的一切思虑都起于并归于同一个问题——您的哲学的基础问题——“存在问题”,您总是一再指出,您并不想给已有的存在见解再增加一种新的见解。恰恰由于人们对存在的规则已足够五花八门,例如,视存在为属性,为可能性和理想性,为谬误,以至作为上帝,您才追问一种可了解的存在的回声;并且不是在综合的意义上,而是直追存在的意义。


您曾问: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Warum ist Seiendes und nicht vieImehr Nichts)?经过您思想的什么途径能够抓住这一追问的答案的苗头?


海德格尔:


这我必须分两个问题来回答。第一,必须廓清存在问题。我置信,在您的提问中有含糊不清的中央。“存在问题”(Seinsfrage)这个名谓有两层意义。存在问题的意义曾是追问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在此一追问中,什么是存在者得到了规则。回答这一追问就要(廓清)存在的规则。


但是存在问题也能够在这种意义上了解:每一对存在者的提问奠基于何处,就是说,存在的无蔽的根基到底在哪里?例如:希腊人把存在规则为在场者的在场性。在在场(Anwesenheit)中说出了当下(Gegenwart),当下是时间的一个环节,就是说,存在之为在场性的规则与时间相联络。


我不外是尝试,从时间方面来规则在场性,并且在我环顾了关于时间的思想史后,我发现,自亚里士多德始,时间在实质上就被一种曾经肯定的存在所规则。就是说:传统的时间概念是不适用的。正由于如此,我在《存在与时间》中尝试着延展了一个新的时间概念,绽出式的敞开性意义上的时间性(Zeitlichkeit im Sinne der ekstatischen Offenheit)。


存在问题的第二种追问方式莱布尼茨早就提出过,谢林又重提这个问题,我自己则在前面提到的《什么是形而上学?》这个讲演中再次一字不漏地重复了这个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在我这里有了全新的意义。传统形而上学观念追问的是:为什么压根是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也就是说,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的缘由或依据在哪里?


相反,我问的是:为什么压根是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为什么存在者优先?为什么没有把无与存在作为同一的来思索?也就是说,为什么遗忘存在取得了统治位置,以及遗忘存在从何而来?


这是与形而上学问题全然不同的问题。就是说:我追问“什么是形而上学”时,我追问的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追问形而上学的实质。


如您看到的,此一提问与众不同地难并且对惯常的了解来说基本就无法企及。它需求一系列的“伤透脑筋”,需求对巨大传统的漫长经验并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阐释。往常,我们思想的庞大风险之一恰恰是思想——在哲学意义上的思想——已不再真正地、原初地指向传统。


维塞尔:


很明显,对您来说,一切都在于要拆解主体性,当今的那些人类学的、人类中心的大部头无关紧要,那些观念,亦即以为处于出于自身的认识中并且处于由他所完成的行动中的人,曾经掌握了人的实质,是无关紧要的。与之不同,您提示人类关注此-在(Da-sein)的经验,在此一经验中领略到人自己是开放存在的事情,并且存在也作为无-蔽显现给人。证明从此-在经验中取得的人类存在这一转变的必定性贯串了您的全部著作。


这一必定要思的东西,您已看出其理想的预兆了吗?


海德格尔:


思的命运,究竟如何,无人知晓。1964年,我在巴黎做了一个讲演,我不是用法文做讲演,而是配有法文翻译,这个讲演的名字叫《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如我了解的那样,我(在讲演中)在哲学亦即形而上学和思之间做出了分辨。


在这篇讲演里用来替代哲学的思——这个过程首先是经过廓清希腊语的aletheia(谬误)取得的——就事情自身而言,它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远比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单纯,但正由于其单纯性,做起来就较为艰难。


这需求对言语悉心呵护,就像我曾想的那样,不去发明什么新的术语,而是奋力返回到我们本真的,但不时被僵化地掌握的言语中去。


或许,某位未来的思者领受了这一思的任务,真的肩负起我试着准备的思,他必将服膺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写下的一句话,原话是:“他还没有面世,我就因他而退下,先他一千载,我已虔恭于他的精神。”


设计直接表白思想,


思想自然发明艺术。


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


自我的见证和最为生动的想象,


是由于


观念的世界昏暗不明,


而艺术却永远旗帜鲜明。


在公号内回复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免费观看该电影


哲学是人类察看和认识世界的格式塔。


哲学为人类提供察看和认识世界的思想方式与措施。


哲学向人类提供简约而有效的世界图像和认识基础。


哲学就是辅佐你调理、改善、进步自己的眼光的学问,就是改动你自身、而不是改动你的环境的学问。


喜欢哲学的朋友,小编引荐这六本经典哲学著作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开创了非理主义性哲学的先河)说:人生的两大苦——物质匮乏,精神空虚。其作品也被选为高中生必读经典书目。


哲学的用处恰恰就在于使我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直接感遭到一种心旷神怡的高兴和幸福。当他人由于环境的限制而苦恼时,你却会由于自身素质的进步而在精神上感到豁达和愉悦。


经典哲学六部曲


问为什么,是人的天性


鸡汤具有的,只是怂恿性


哲学以冷静、朴素的思索方式


回答人的各种为什么


经得起揣摩


朝向独立思索


原价238


限时129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