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2023-3-31 11:17|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193| 评论: 0

摘要: 今天看到两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创作的英法联军漫画。两张画的主题很明白,都是站在西方列强的角度来美化英法联军的。长枪短炮击溃大刀长矛第一张是由理查德西姆金创作的水彩画,依据注释其内容是反映第二次鸦 ...

今天看到两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创作的英法联军漫画。两张画的主题很明白,都是站在西方列强的角度来美化英法联军的。


长枪短炮击溃大刀长矛

第一张是由理查德西姆金创作的水彩画,依据注释其内容是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不列颠军队第 67 步兵团在大沽口炮台攻破清军防线。


水彩画尺寸14.8 x 14.2 厘米。

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画中,英军士兵在指挥官的带领下,手持刺刀步枪冲破清军防线。带头的英军军官手持一把手枪指向一脸惊惶,双手举起的清兵。地上还趴着一名阵亡的清军士兵,帽子不见踪迹,唯有那长长的辫子,和衣服后背的红色圆形图案格外醒目。对面的清军阵营,曾经一片慌乱,营中的清军将领右手长刀,左手盾牌,一脸惊愕。


仔细察看,漫画中有个统一的现象,那就是除了长长的辫子,清军一切人物都是细长眼、尖嘴猴腮、八字胡的容貌。

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由此可见,刻意塑造这种粗鄙扭曲的华人人物形象在西方人早期漫画中就曾经开端了,也就不难了解,至今为什么会在一些西方影视作品中依旧会有这种形象塑造。能够说,这种故意丑化的行为基本上都是在19世纪构成的。


街头扮绅士,做秀装文化

第二张是由卡特WHJ在1860年出版的彩色漫画,尺寸为35.6 x 26.7 厘米。


与第一张靠武力攻破清军防线相比,这张绘画表示的主题是画风大转,打起了温情牌。英国人手中的枪支不见了,法国人的刺刀也收起来了,两个侵略者摇身一变成了绅士,漫画的题目是“中国在法国和英国的指导和维护下”, 原图中还注释“英法士兵在争抢中国女人的风度”。实践上,从这幅漫画中,男士风度没看出多少,但与东施效颦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刻意双标的宣传,编造故事的伎俩,看来在西方文化传播中也是由来已久。

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画面中,以中式作风的城楼为背景,中间站着一个身着不知什么朝代的有点像中式服装、年轻美艳但又长着一副西方人容貌的女子。


先说这名女子头上发式跟清代女性发式倒有一点点近似,上面一根红色的簪子格外醒目。但图中女子的妆容和形象怎样看也不像东方女性的面孔,手中还拿着一把花花绿绿的折扇,更离谱的是女子的衣服上还绣着像龙一样图案的纹饰。

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假正派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样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女子右侧的法国士兵为她举着一把彩色的遮阳伞,左侧的英国士兵不只帮她抱着孩子,还挎着不知装了些什么的篮子。


为了进一步突显中国元素,画家又在孩子身上下了功夫,长长的鼠尾辫子必不可少,但同时又绘制了另一幅奇特的眼神和眉毛,总觉得英国士兵怀中抱着的不像是儿童,倒像是一个西方神话故事中的矮人,粗壮的手臂拽着英国人的长胡子,衣着一身不伦不类的衣服。


倒是两位绅士衣着、姿势的确文化了许多,这倒是创作者自我觉得胜利的表示,但相似这种创作,仅仅是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某种想象,说确切些的话,这其实是一种带有成见的想象。


(本文原创:史说新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