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绳》将“廉洁齐家,盲目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指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和多次讲话中多次强调,运营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是指导干部终身的必修课。 家风是政风之源、世风之基,古代为官者历来注重家风。司马光的“立德遗子孙”、“训俭以示子”家风教育至今为人称道。《颜氏家训》、《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家训经典世代相传,影响至今不减。历史上的林家重德,擅长教育后代,营造出“无林不开榜,开榜必有林”的家风模范。《包拯家训》成就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后人居官清正,留有廉声。这些历代圣贤家风教育故事至今不绝于耳,为人称道。 古之为官者尚且如此,今之为官者更应传承美德,营造良好的家风环境。家风不整,势必道德滑坡,蜕化糜烂,毁了自己,也坏了政治生态。苏荣夫妻的“夫妻档”、赵少麟的“护犊子”以及大大小小赃官子女的“坑爹”行为,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家风败坏成了指导干部走向严重违法违纪的重要缘由。 因而,指导干部家风树立不容忽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反动家的家风教育离我们不远,为我们的党员干部树立了光彩模范。我们的党员干部要“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风,培育健康的“营养”,涵养健康的政治生态。 良好家风要从早教育,防微杜渐。《颜氏家训》曰:“人生幼小,肉体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早教利功倍,指导干部从早、从小教育子女,让他们从小构成健康的品行和形象。“谕教宜早,弗敢辞劳”。只需从早教育子女,规范他们的行为,限制他们的行动,既有利自己的为官,更有利子女的健康长大。 良好家风要从小事抓起,以防积小成多。很多指导干部家眷总是从“打擦边球”开端,一步步滑坡,致使最后应用父母影响大发不义之财。指导干部必须从小事抓起,不能纵容子女,要多操点心,处处留意,事事关注,发现苗头,及时遏止,避免积小成多,根深蒂固,败坏官场习尚。 “将教天下,一定其家,必正其身。”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指导干部的家风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作用,对社会习尚的构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健康政治生态的构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指导干部要培育好家风,以良好的家风,营造清明的政治习尚,涵养健康的政治生态。 稿源:荆楚网 作者:孙家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