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和他的教员苏东坡都是六甲番人极端敬重的天才,他们都是文化范畴的全才,琴棋诗画诗酒茶,无一不通,而且两人都是性情豁达之人,下棋不拘一格,很有意义,听说两人还因下棋而作出著名的联句: 苏东坡: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从史料记载看,黄庭坚的围棋水平还是要高于苏东坡,苏东坡自称“素不解棋”,虽有自谦之意,但依老苏的性格,假如是国手水平,那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而有人评价说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围棋下得最好的文人,这种说法虽有些夸大,但至少阐明黄庭坚在当时是有着国手水平的。 黄庭坚黄庭坚喜皇甭棋,而且还留下了两首和下棋有关的著名诗篇,诗名叫《弈棋二首呈任公渐》: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打败将骄疑必败,果真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这两首诗是熙宁四年黄庭坚写给好友同僚任渐的,当时黄庭坚二十六岁,正担任汝州叶县县尉。这两首诗的大致意义是: 其一:偶尔没有公事可做,拿起三百棋子,喝杯小酒,忙里偷闲,似乎有些孤负大好时光了。坐隐手谈(都是围棋的别称)之乐,超越岩穴隐居,也胜过和庸俗的人们闲谈。对弈浑然不觉时间流逝,公文堆积到已积尘,而客人已久等在门外了。骄兵必败,多疑必失,我一边下棋一边提示自己不可犯这样的错误,果真最后打杀敌军,真是酣快淋漓啊。 其二:偶尔又没公事可做了,客人刚好也在休息,平常大家都吹嘘说自己天下第一,这次终于有了机遇杀一盘了。棋盘犹如星空广袤无边,我的思想必须缜密得像蛛丝一样,对弈时我必须全神贯注,身体好像零落的蝉壳变成枯枝,而神游九天之外。哎呀,这块棋看来活不成了,喜皇甭棋的湘东王只需一目啊,真实没措施了,不外中盘还有机遇,只需天下中分还是僵持的局面。谁说我们这些读书人最是争分夺秒,其实下棋的时分,我们也是不论月落夜已深的。 这两首诗很有意义,棋如其人,诗也如其人,不在乎一城一池,意在中盘,可见其豁达达观,对弈时全身心投入,不理俗事,这种境地,也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做到? 我是六甲番人,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都略懂,不外和黄庭坚相比,自然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今日谨以此文,致敬黄庭坚先生。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