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交流网 首页 名表图片鉴赏 伯爵 查看内容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2023-3-25 15:05| 发布者: 挖安琥| 查看: 275| 评论: 0

摘要: 明朝开国六公爵,刘伯温不在其中,功劳第一的徐达,却只排在第二,这是为何?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一共册封了六位公爵,即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当时 ...

明朝开国六公爵,刘伯温不在其中,功劳第一的徐达,却只排在第二,这是为何?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一共册封了六位公爵,即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当时,朱元璋将李善长定为公爵第一,徐达只排在了第二,至于说军师刘伯温,连个侯爵都没捞到,只被封为诚意伯。


这就让很多人不了解了,论功劳徐达毫无疑问是第一,应该排在公爵第一位,而刘伯温的功劳也不小,却只得到一个伯爵。


这都是为什么呢?


01,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伯爵?


历史上,刘伯温的名气很大,他被以为是辅佐朱元璋树立明朝的第一功臣,以至有人特地写了一首诗,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当然了,这是民间对刘伯温的评价,多少有些神化他的意义,但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说他是“吾之子房”,将他比作张良。


朱元璋都说刘伯温能够与张良相比,那他的功劳肯定很大了,那他为何没有被封为公爵,而只是被封为伯爵呢?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缘由:


第一,刘伯温的资历浅。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二十五岁参与红巾军的,也就是1353年,当时他是应汤和的约请,才去投靠汤和的。


后来,朱元璋身经百战,位置逐步提升,大量淮西人士来到他身边,包含开国六公爵和二十一位侯爵在内。


但是,刘伯温是1360年才投靠朱元璋的,那时分朱元璋曾经是一方诸侯了,士卒数十万,猛将如云,早就渡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了。


到明朝树立的时分,也就是1368年,刘伯温不外跟随了朱元璋八年而已,这与淮西勋贵集团的绝大多数成员相比,是没有可比性的。


我们都知道,古人十分考究论资排辈,即便刘伯温功劳再大,但由于他的资历相对较低,所以对他封爵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第二,刘伯温的功劳,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刘伯温投靠朱元璋之后,做得最重要的几件事,就是制定平定天下的大战略,以及明朝的典章制度树立,特别是法治树立,但他在细致事务上并没有太大的功劳。


与开国六公爵相比,刘伯温的功劳其实并没有太突出,好比朱元璋评价李善长胜过萧何,说徐达是他的“万里长城”,这些评价都比刘伯温要高。


刘伯温的功劳,其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刻意夸大了,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作为江南文人的代表人物,遭到了文人的花式吹捧。


好比,明正德时期,就有江南文人说刘伯温“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这种评价完整不将李善长放在眼里,朱元璋听了恐怕都不会同意。


在朱元璋心目当中,李善长肯定是第一文臣,这是毫无疑问的,当时基本就没人拿刘伯温跟李善长相比,由于不两人不在一个层面上。


一些学者以为,以刘伯温的实践功劳,最多封个侯爵,封伯爵也不亏待他,朱元璋在这件事上还是很公道的,并没有秉公。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第三,刘伯温的出身,决议他不可能取得更高的爵位。


在投靠朱元璋之前,刘伯温曾长期在元朝任职,还曾参与元军歼灭义军的行动,是敌对阵营之人。


只不外,后来刘伯温觉得元廷的确腐朽了,就不愿意继续为元朝效能了,这才隐居田野间,直到被朱元璋约请出山。


而来到朱元璋身边之后,刘伯温的位置其实也是很尴尬的,由于当时文武大臣大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也就是淮西勋贵,只需他与宋濂等少数人是浙东人士。


由于刘伯温的出身问题,并不那么根正苗红,所以朱元璋在封爵的时分,不得不思索这一点,假如让刘伯温取得太高的爵位,位在多数淮西勋贵之上,这显然不利于内部团结。


事前想去,朱元璋以为封刘伯温为伯爵,才是最好的选择,即肯定了刘伯温的功劳,也能够安抚淮西勋贵的心情,一箭双雕。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第四,册封伯爵,或许是刘伯温的个人意志,以及他的处境决议的。


刘伯温熟读史书,对历史上功臣的遭遇十分了解,而他作为一个有名的谋士,肯定会为自己的结局思索。


一个推测是,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分,其实是想给刘伯温一个更高的爵位的,但刘伯温只需了一个伯爵爵位。


这件事能够从封爵之前发作的一件事一窥究竟,那是在明朝树立之初,徐达率军北伐,刚好刘伯温辞职还乡,临行前对朱元璋说,王保保不可轻视,当时他还提出了很多应对战略,但并没有惹起朱元璋的注重。


后来,徐达果真在定西之役中失利,这才发现刘伯温说的话是对的,就感到十分愧疚,于是将刘伯温召回,恩赐给他很多财物,并追封他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


后来,朱元璋多次表示要给刘伯温封爵,但刘伯温都给拒绝了,直到洪武三年大封功臣,这才封刘伯温为伯爵。


从这件事我们能够发现,刘伯温对爵位并没有太高的追求,那他追求的是什么呢?


其实,刘伯温追求的是明哲保身,构成这一结果的缘由主要有两个,一是他作为文人的醒悟,二是她得罪了李善长。


明朝树立之后,刘伯温担任御史大夫,他执法刚正不阿,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后来李善长的心腹李彬犯法,被他给斩首了,他由此与李善长交恶。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后来,刘伯温由于求雨之事没有应验,让朱元璋感到很生气,李善长趁机进谗言,刚好那时分刘伯温的妻子逝世了,他为了自保就央求辞职。


固然刘伯温后来被朱元璋召回,但他在朝中的位置就愈加尴尬了,能够说是得罪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在这种状况下,他就愈加不可能,也不愿意取得更高的爵位了。


并且,在洪武三年封爵之后的第二年,刘伯温就急流勇退,回到老家生活去了,只是每年入朝一次,他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明哲保身。


总结起来说,由于刘伯温资历浅,出身不够根正苗红,功劳也不够大,再加上他处境艰难,个人也没有太高追求,招致他只被封为伯爵,公爵是绝对不可能的。


02,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为何在公爵中只排在第二?


在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中,徐达应该是最特殊的一个人,由于他在三件事上是他人比不了的。


第一件事,论私人关系,徐达与朱元璋最要好。


在开国功臣当中,徐达、汤和和周德兴是朱元璋的儿时玩伴,与朱元璋的关系很好,也很早就跟随朱元璋,特别是汤和,他能够说是朱元璋的引路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和逐步遭到朱元璋猜忌,徐达取代他成为朱元璋最信任的一个人。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有多好?


用四个字能够形容,那就是亲如兄弟,史书说二人“宴见欢饮,有布衣兄弟称”,由此可见一斑。


朱元璋岂但对徐达极端信任,让其长期担任主将,而且对他的生活十分照顾,他的家人也都因而受益,徐家也成为明朝初期最显赫的家族。


这一点,别的人都比不了,就拿开国六公爵中的其他几位来讲,朱元璋其实很厌恶李善长的得陇望蜀,李文忠固然是朱元璋的侄子,但也只能给徐达当副手,至于冯胜和邓愈,跟徐达就愈加比不了了。


唯逐一个能够与徐达相提并论的人,是另一大将常遇春,但他很早就逝世了。


第二件事,对朱元璋的忠心,是臣子的模范。


徐达自从跟随朱元璋之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简直没怎样犯错,并且他即便征战在外,也都秉承一个准绳,那就是大事一定要跟朱元璋商议。


朱元璋对徐达的忠心感到十分称心,因而对其重用,也从不猜忌他,有个故事就很能阐明问题。


那是在朱元璋刚称帝后不久,有一次他召徐达入宫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分,他忽然对徐达说,你还没有府邸,我就把旧王宫送给你吧。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这话吓了徐达一跳,自己怎样能住天子住过的宫殿了,就坚决推托。


过了几天,朱元璋故意将徐达召到旧王宫喝酒,趁机将徐达灌醉,然后让人将徐达抬到宫内休息,自己则返回皇宫了。


等到第二天徐达酒醒了,讯问左右自己在何处,他这才知道自己住在旧王宫了,就感到十分惶恐不安,还在台阶上朝宫殿跪拜三次,然后分开了。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感到十分快乐,以为徐达的忠心无人可比,于是对其愈加信任。


关于这件事,史书是这么说的:


中山(徐达)三叩头,而主信益坚。仓卒间乃有许大主张,非特恪谨而已!


大意是说徐达三叩首,得到了朱元璋的绝对信任,他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他是绝对忠实的,不是谨慎的性格使然。


第三件事,徐达的功劳,也是无人可比的。


徐达自从跟随朱元璋之后,辅佐朱元璋立足红巾军,之后身经百战,先是消灭南方的几个割据权力,紧接着又挥师北伐,将元朝给消灭了。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而在元朝消亡之后,徐达又多次率军北伐,为打击北元权力,维护明朝国境保险,树立了庞大的勋绩。


关于徐达的功劳,朱元璋是这么说的:


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胜利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朱元璋说徐达的功劳古今第一,还是个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


的确,明朝树立之后,徐达岂但是军中第一人的大将军,还当过中书省丞相,这在功臣之中也是独一份的。


能够说,徐达身上的这三个特质,理应在明朝开国六公爵中排名第一,那为何他只位列第二,排在李善长之下呢?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其实,不是徐达不配排在第一,而是由于朱元璋必须将李善长排在第一。


朱元璋在大封功臣的时分,秉承的主要准绳是依据功劳、资历、位置和品行等要素,来肯定功臣的排名。


依照这一准绳,朱元璋假如将徐达排在第一,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问题是,朱元璋还面临着其他一些问题,好比是功臣当中多是武将,文臣真实太少了,这就会招致一个结果,文臣的位置不如武将,那朱元璋如何让文臣辅佐自己管理国度?


所以,朱元璋出于国度长治久安思索,必须树立一个文臣模范,李善长当然是最适合的人选。


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左右手,在明朝建国之后就曾经是宰相了,而自古以来管理国度靠得是文臣,朱元璋必须给李善长足够高的位置才行,这是为了均衡朝堂权力思索的。


并且,明朝开国功臣之中多是朱元璋的老乡,也就是淮西勋贵,李善长长期位列中枢,官职不时都是最高的,也在潜移默化当中成为淮西勋贵的首脑人物。


由于这一缘故,李善长的作用就很凸显了,岂但能够辅佐朱元璋管理国度,还能够调和淮西勋贵与朱元璋的关系,这一点无人能够取代,徐达也不能。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这就招致一个结果,朱元璋在大封功臣的时分,不得不思索李善长的位置和影响力,只需让李善长成为开国六公之首,才干将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对国度也最有利。


其实,朱元璋早就对李善长有所不满了,由于李善长多行不法,且飞扬专横、妒贤嫉能,但他知道李善长的价值所在,所以依然册封李善长为中书省左丞相、开国六公爵之首的韩国公。


也就是说,朱元璋是综合思索了政治要素,这才将李善长排在第一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不外,朱元璋将徐达排在第二,却给了徐达超越李善长的待遇,好比当时李善长的俸禄是四千石,而徐达的俸禄则是五千石。


并且,李善长担任中书省左丞相的同时,朱元璋又让徐达担任右丞相,对李善长中止牵制。


也就是说,为了弥补徐达,朱元璋给了他一些额外恩赐,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元璋对徐达的恩宠,是要超越李善长的。


当然了,后来朱元璋由于忌惮李善长,免职了李善长的职务,但他很快就认识到,没有李善长的日子里,朝堂运转呈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他又将李善长接回来,然他继续执掌中书省,位置比宰相胡惟庸和汪广洋等人还高。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 ...


由此也可见得,固然徐达的功劳排在第一,但李善长在朝中的作用却比徐达大,朱元璋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度,不得不刻意抬高李善长的位置。


到了洪武后期,随着功臣集团的消灭,李善长也逐步失势, 徐达的位置就开端急剧上升了,洪武十八年他逝世之后,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成为明朝开国“六王”之首,这是李善长无法企及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