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学科技社 往常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处可见,手机厂商销量也节节攀升,但是智能手机的芯片,却需求多个中央和多家企业分离消费,例如荷兰的ASML消费光刻机设备,国外的高通消费的骁龙系列芯片,不外,能够大范围消费最先进的3纳米制程芯片的,目前只需我国台省的台积电和国外的三星两家。 2023年,台积电气势浩荡地赴美建厂,带去了上千名工程师。老美希望自己的加工产业能够回流,所以朝台积电开刀。 而台积电之所以听话,一是由于他们自身就是芯片代工厂,固然能够大量消费芯片,但芯片设计加工相关的中心技术都控制在老美手中,二是老美用了所谓的“几百亿补贴”和美企订单做了诱饵。有了老美的承诺,台积电出巨资到国外建厂,而且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3纳米芯片的量产。 三星抢占先机 不外,台积电赴美之路不是好事多磨。工厂是建好了,但是老美却没有兑现当初承诺的补贴。不只如此,原本要订购台积电3纳米芯片的英特尔选择了“砍单”。更让台积电糟心的是,由于英特尔砍单,推迟了消费进度,三星抢占先机,率先完成了3纳米芯片的量产。 2023年上半年,三星开端将部分晶圆加工厂的工人分配到3纳米芯片消费线上,而且缩减了130纳米和65纳米芯片的人力资源,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3纳米芯片的消费才干,并且想以此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最终,在2023年3月底,三星完成了3纳米芯片的量产,而台积电完成这一目的则是在2023年3月底,比三星晚了半年时间。 能够看到,无论是台积电还是三星,都为了完成3纳米芯片量产付出了庞大的代价,据称,光是3纳米消费线的投资就至少有1700亿人民币。但是由于行业形势的变更,这一产品投近况,却不一定有之前想象的那样带来高收益。 全球半导体行业遭遇寒冬 2023年下半年,全球半导体企业股价都遭遇不同水平的波折,包含英特尔、高通、台积电等巨头。固然2023年全年台积电的营收增长了40%以上,但是就在2023年3月,其股价遭遇大跌,市值蒸发相当于2.5万亿人民币。辛辛劳苦赴美建厂,企业的展开却不再由台积电自己掌控。 此前台积电“断供”华为的做法也让全球其他中央感遭到了芯片危机,纷繁开端树立自己的相关产业链,如此一来,台积电的竞争对手又增加了,难怪就连老美的媒体都以为赴美建厂是一桩赔本买卖。 除了台积电,老美其他芯片巨头的日子也不好,2023年一整年,他们的股价都在下跌,到2023年3月30日,美股总排名前十的半导体巨头中,英特尔、英伟达、高通、AMD都缩水超越了40%,这些企业累计市值蒸发高达1.5万亿美圆。全球半导体股票简直都在崩盘,台积电自己也在3月创下了跌幅记载。面对这种局面,老美的企业砍单是再正常不外了。 没有华为订单,台积电损失极大 固然三星和台积电都完成了3纳米芯片的量产,但是由于其制造难度大,成本高,没有几家企业用的起,对台积电来说,失去华为订单的损失比想象的还要大。 曾经华为和果子在高端智能手机上你追我赶,很多时分,拼的就是芯片。但是,随着老美的禁令出台,台积电不能给华为代工,华为也暂时不能消费5G手机,这就让果子没了竞争对手。为了最大化地发明利润,果子恐怕不会给新机型搭载上成本昂扬的3纳米芯片。未来台积电的3纳米芯片到底何去何从,还是个未知数。 媒体发文警示 关于台积电的此番遭遇,媒体早就给出了一针见血的评论,那就是放弃一切幻想,坚持自主研发,经过多元化规划,解脱对国外市场的依赖。这话不只对台积电适用,对我国的一切芯片企业都适用。 包含芯片加工在内,我国的半导体行业起步较晚,而且曾禁遭到“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消极态度影响。 目前我们在芯片制造的许多环节上和国际先进水平都有差距,好比短少高端光刻机和高端薄膜堆积设备,晶圆制造上也不如国外。固然有“龙芯”和“申威”两个自主架构芯片,但它们主要应用在国防和超级计算机上,不属于民用范畴。 这几年老美的禁令固然打击了我国的手机行业,但也让许多国内企业警醒起来,下定了自主研发,支持国货的决计。 要知道,欧美的先进技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控制的,阿斯麦的光刻机是经过和台积电不时磨合后才成型的;台积电的代工技术也是在果子等产品不时反响后才日臻圆满。从前国内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国外时兴的产品而不是国货,但是老美的禁令来了,进口受阻,下游的制造商也必须认真思索采用我们自己的晶圆和芯片等产品,而不能再一味依赖国外。而有了下游企业的反响,国产芯片技术才干愈加疾速地时兴起来。 总结 台积电赴美建厂后的迂回阅历给了我国半导体行业一个警示,那就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共同攻克难关。这些年,中央投入了超越几百亿中止芯片研发,不只需传统硅基芯片,还有量子芯片等技术,等候被逼上“华山一条路”的半导体行业取得更多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