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共和国(三):威廉一世1 8.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奥兰治亲王(荷兰语:WillemI,也称缄默者威廉(荷兰语:Willem de Zwijger)、奥兰治的威廉(荷兰语:Willem van Oranje),1533年4月24日-1584年7月10日)。奥兰治的威廉是尼德兰反动中对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主要指导者、八十年战争指导人之一。曾任荷兰共和国第一任执政。 原为奥兰治亲王(荷兰语:Prins vanOranje);1565年组织“贵族同盟”,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尼德兰的统治;后来逃亡德意志,招募佣兵,多次反攻尼德兰,都遭失败;1572年北方大起义后,8月在尼德兰北方各行省会议上被推选为多省的执政;1584年遭西班牙特务刺杀身亡。 威廉是一位巨大的政治家,具有杰出的组织才干、机智和耐烦,但他不是一个巨大的将军,简直每战必败,基本是个平凡的将军。但他坚忍不拔地在每次失败后又东山再起,最终使独立事业在他死后取得胜利。在荷兰,人们通常称其为“国父”。荷兰国歌《威廉颂》所咏唱的就是威廉,由于他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独立与自由的理念意味。 (1)早年 1533年威廉一世生于拿骚的迪伦堡,其父是拿骚-迪伦堡伯爵的“富者威廉(英语:William I, Count of Nassau-Dillenburg) ”,母亲是施托尔贝格的茱莉安娜(英语:Juliane of Stolberg-Wernigerode) ,他与弟弟约翰六世一同被哺养成路德教派。1544年,威廉的堂哥——奥兰治亲王兼荷兰省督勒内战死,于是在德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同意下,11岁的威廉继承了位于法国南部的奥兰治公国,以及法国罗纳河以东之地产、尼德兰财富。 从1544年起,一方面是查理五世的选拔,一方面是父命,威廉去了布鲁塞尔的查理宫廷,在尼德兰接受天主教的教育,共达九年之久。威廉父母原本都宗路德教,他的导师却是红衣主教佩里诺特,让他成为精熟的天主教徒。威廉聪明,能讲法、德、西班牙、佛来米和拉丁语,极受查理五世注重并成为宠臣爱将,被留在身旁任侍从官,经常陪同接见外宾和参与国务会议。 1551年7月,由查理五世作媒,18岁的威廉同尼德兰大贵族、伯伦伯爵的女继承人──埃格蒙特的安妮结婚。借此婚姻,他又得到尼德兰几处领地,成为尼德兰数一数二的大贵族。威廉长期生活在尼德兰,也由于他的家世渊源,他对尼德兰有深沉的感情。正如他后来(1581年)在辩护书中所说,他在尼德兰并不是外国人,尼德兰也是他的祖国。 尔后数年,威廉在德军中任职,多次领兵在尼德兰法国边疆与法军周旋,为查理五世立下丰功伟绩。1555年10月,查理五世在布鲁塞尔由威廉扶持着列席退位式。这是威廉的特殊荣誉。查理退位后,其弟斐迪南一世继任崇高罗马帝国皇帝,儿子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帝国王位并统治尼德兰。 (2)对立暴政 十六世纪的尼德兰资本主义关系已相当兴隆。从二十年代起,路德的著作已译成尼德兰语。五十年代末,加尔文教普遍盛行。在劳动大众中,早有再洗礼派传播。查理五世对尼德兰的税收虽高,但他懂得妥协和尊重自己出生地的同胞,并让尼德兰的经济江河日下,取得尼德兰人的普遍敬爱。1521年沃姆斯会议以后,查理五世在布鲁塞尔开端烧死路德教徒。后来,优待连连升级。1550年发布的惩治“异端”的血腥诏令,对稍与路德教、加尔文教有接触的人,以至对阅读和解说圣经的人,均以叛徒和破坏社会治安罪论处。若坚持不改,则一概烧死,财富籍没。包庇“异端”者,即或只需嫌疑,与其同罪,但优待仍保存在有限状态。 但是1555年腓力二世上台后,确认并严厉执行1550年诏令。这样,阶级矛盾,特别是民族矛盾,急剧激化。尼德兰宽广人民大众,在西班牙大屠杀面前,无所畏惧地英勇斗争。威尼斯驻尼德兰大使写道:“固然冰冷的气候使居民胆怯,但当判处死刑的时分,他们都以稀有的勇气蔑视命运,这是一件值得留意的事。”在人民斗争的推进下,威廉终于走上对立西班牙反动统治的道路。 1559年3月,威廉以西班牙代表之一的身份赴法谈判,签署卡托-康布雷齐和约。为保障和约实施,同年夏威廉被派往巴黎为人质。原来和约有秘密条款,规则两国在镇压新教徒一事上相互援助。威廉在和法王亨利二世接触中得知此事后,接连两、三天缄默不语。后来,他以私事为名去布鲁塞尔,将秘密条款告知亲友。从此,他被称为“缄默的威廉”。威廉的缄默是对西班牙统治的无言抗议,表明他酷爱灾难中的尼德兰国度和民族。他说:我极为同情我的祖国和人民,“从那时起,决计竭尽全力把西班牙歹徒逐出尼德兰。对此我毫不后悔,而且深信:我、我的同志们以及一切支持我们的人,为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业感到无上光彩。” (3)屡败屡战的首脑 1565年底,几名爱国贵族在布雷达成立“贵族同盟”,威廉的弟弟路易也在其中。不久,有2,000多贵族在秘密协议上签字,分歧谴责一小撮外国人的肆虐,谴责镇压异端的敕令和宗教裁判所。威廉暗中支持此事。1566年4月,贵族同盟成员衣着乞丐装,系上讨饭袋,向女总督玛格丽特·德·帕尔玛请愿,请求中止优待,立刻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国内政治形势。女总督拒绝,身旁还有人骂他们是乞丐,但隔天,女总督允许转呈请愿书,并请求威廉到安特卫普停息骚乱。 威廉到安特卫普后胜利让民怨暂息,但是各地反天主教的心情已高涨,加上严重的欠收和饥馑发作,一场气势浩荡的人民暴动象火山一样爆发了。愤恨的大众冲进天主教教堂和修道院,破坏圣像,摧毁教堂内部的装饰。这就是著名的“破坏圣像运动”,它席卷了尼德兰17省中的12个省,连安特卫普也爆发了圣像被砸。但也由于行动过激,天主教徒不能再做礼拜,使一部分贵族分化了,他们重归国王腓力二世,“贵族同盟”解体,威廉的处境越发艰难。 翌年8月,阿尔瓦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带领1.4万西班牙军队,从伦巴底赶到布鲁塞尔,担任镇压骚动并取代玛格丽特的总督之位。埃格蒙特伯爵、霍恩伯爵等人由于反对新教过激行为,转而降敌,没想到立刻被阿尔瓦拘捕,并在1568年于布鲁塞尔大广场公开斩首,更召开臭名昭著的“血腥委员会”,共处死两千人,并没收1.2万人的财富,此外阿尔瓦还大征1/10的销售税,让整个尼德兰人都因重税而怒气冲天。当时威廉带着一批心腹退往德国,应用国外新教权力继续斗争。之后他在1568年回到尼德兰指导叛变行动,他在联省议会中发表以下演说: 1568年1月,阿尔瓦以叛国罪缺席审问威廉,并拘捕其长子菲力普,送到西班牙作为人质。威廉不顾这些,依旧多方奔忙,组织军队从南(阿多瓦)、东(灵堡)和北(哥罗宁根)三处攻入尼德兰。因阵线太长,难以相互援助。南路、东路先被击败,只需北路暂时奏效。不久,阿尔瓦的援军赶到,北路也遭全军复没。这主要是由于威廉是个组织家,却是个失败的军事家,短少任何军事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