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网上传播的恶搞音频,某人故意拨打公厕里的城市牛皮癣广告,道貌岸然跟电话那头的社会人“王哥”说要买哒哒哒哒冒蓝火的加特林。这段恶搞音频很多人都听过,固然是恶搞,但多少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人以为加特林机枪是最猛的机枪,在各种影视作品和射击游戏中,枪管旋转着哒哒哒哒哒哒……冒蓝火的加特林机枪赂乎就是终极火力,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终结者2》中的名局面,州长手持M134横扫警车。 但严厉来说加特林机枪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机枪”,它的历史愈加古老,18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就降生了。这种机枪的发明人——理查德·J·加特林(Richard J Gating)本职工作是位医生(美国的医生为什么都那么游手好闲?),而且就像很多关于加特林机枪的段子所说的那样,这位游手好闲的医生发明加特林机枪的初衷居然是“减少人员伤亡”! 这位就是理查德·J·加特林,这小眼镜、这白胡子一看就是慈眉善目的老神医。 南无加特林菩萨 1818年,理查德·J·加特林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种植园主家庭,家里有1000多英亩土地,所以他是真正的地主家儿子。年轻时加特林就对机械很感兴味,21岁时就发明了一台自动收获机并申请了专利,假如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加特林估量会成为一名农业机械发明家。 但加特林后来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听说缘由是他感染了一次天花,捡回一条命,于是立志学医,希望用医术造福众人。1850年他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还娶了当地一个名医的女儿。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后,加特林的人生轨迹发作了改动。此时加特林寓居的印第安纳州属于北方,作为医生的加特林从军,成为联邦军的一名军医。战争十分残酷,许多士兵被步枪铅弹、火炮榴霰弹打得血肉含糊,当时的医疗条件基本无法处置这样的战伤,大量伤员即便没有第一时间死于火器伤自身,常常也会在数日、数周内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反映美国内战的电影《葛底斯堡战役》,枪炮轰鸣血肉横飞 看多了这血肉横飞的惨状加特林动了慈悲心,决议用自己的发明改动战争形态,只不外他的思绪比较奇特也比较扯淡:发明一种连发机关枪。 加特林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当时配备的前装枪射速低,需求大量士兵排成线列阵对射,一轮排枪就要倒下一大片,那假如发明一种射速更高的枪,一挺这样的枪就能替代过去几十个步枪手,战场上兵员密度是不是能够大大降低?人用得少了,伤亡是不是就少了呢? 南北战争时期陆军交兵还是排队枪毙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加特林参考自己过去设计过的自动化收获机,研制了一种转管枪:用六个枪管围成一个圈,经过摇柄让它们绕轴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完成推弹上膛、击发等动作,这样战役射速不就上去了吗? 1861年,加特林设计了第一型转管机枪,并申请了专利,这也是加特林机枪这条科技树的起点。原本这种机枪在1862年当年就要投产,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Cincinnati, Ohio)的迈尔斯格林伍德铸造与机械厂( Miles Greenwood Foundry & Machine Works)连最初的6挺样枪都造出来了,结果不巧来了一场大火,设备和样枪都被烧了,不时到1863年,迈尔斯格林伍德厂才重新消费出13挺加特林机枪。这批枪有12挺被联邦军的本杰明·巴特勒(Benjamin Butler )少将买下,剩下的1挺被海军的大卫·波特(David Porter)将军买下。加特林设计的这种机枪十分粗笨,有一门野战炮那么大,需求马匹牵引,价钱也十分昂贵,要1000美圆一挺!彩云以前的文章讲过,南北战争时期联邦军士兵每月军饷就是13美圆,1000美圆一挺的加特林机枪无疑是一件极端昂贵的武器,比大炮都贵。 加特林和他设计的加特林机枪 那么这种机枪有没有发挥加特林预想的减少战场人员密度,降低伤亡的效果呢?嗯……巴特勒少将置办的那12挺加特林机枪在围攻弗吉尼亚州彼得堡的战役中发挥了绝后强大的火力,超度人的效率史无前例地高,残酷的理想证明,加特林努力的方向发作了基天性错误。 加特林机枪算“机枪”吗? 今天意义上的“机枪”,machine gun指的是运用火药燃气作为动力,自动完成枪弹上膛、击发、抽壳的循环,能连续射击的自动武器,中心特征是“火药燃气作为动力”,由于火药燃气来自枪弹内部,因而也被归为“内能源武器”。而加特林机枪则完整不一样,它不是应用火药燃气作为能源完成自动循环的,而是经过射手摇动摇柄,带动六根枪管绕轴旋转完成连续发射的,手摇的力气来自外部,因而属于“外能源武器”。在真正的机枪——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前,相似用人力驱动的外能源连发武器有多种,加特林机枪只是其中一种,还包含哈奇开斯多管炮、诺登菲尔德排枪等。 加特林机枪是这样手摇发射的,属外能源武器。 细致来说,加特林机枪的原理是多根枪管盘绕中心轴排成环形,由摇柄经过涡轮蜗杆或者齿轮齿盘带动枪管绕轴旋转,每个枪管后面都有一个独立的枪机,枪机沿着一个倾斜的椭圆形轨道转动,在枪管旋转过程中会前后运动,完成取弹、上膛、击发、抽壳等一系列动作。 加特林机枪摇柄经过蜗杆带动涡轮,驱动枪管绕轴旋转,每个枪管后面都有一个独立的枪机。 每一根枪管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都互不干扰独立完成取弹、上膛、击发、抽壳、抛壳的循环,这样当枪管转动一周时,一切枪管会依次击发,射手只需手摇不停,这个过程就会不时持续到弹匣内子弹打光,所谓摇啊摇,摇到奈何桥。 细致到一根枪管,能看到转过顶部弹匣口时取弹,随后一边转一边推弹上膛,到大约4点位置时击发。 加特林机枪的射速依赖射手手速,正常状况下为200发/分出头,固然不能和今天的机枪比,但在单发步枪时期这曾经是惊人的火力,后来还呈现了10根枪管的型号,射速能够进步到400发/分。由于早期的加特林机枪十分粗笨,体量相当于一门野战炮,很难灵活地左右转动构成水平散布界,因而一些大口径(好比1英寸口径)加特林机枪痛快配发了霰弹,用霰弹丸进步火力密度,拉大水平散布界,杀伤线列步兵,这简直成了能连发榴霰弹的轻型火炮。 1877年美军配备的1英寸口径加特林机枪,装在野战炮车上,体积硕大,弹药也像火炮一样贮存在火炮前车上。 1英寸口径加特林机枪的独头弹和霰弹 在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前,加特林机枪是少有的连发速射武器,所以固然结构十分复杂粗笨,还是惹起了多国留意。加特林机枪的母国美国就曾配备这种机枪打了印第安战争和美墨边疆战争,到美西战争期间仍有运用。除了美国以外,英国、俄国、奥匈帝国、日本、阿根廷等国也都采购过加特林机枪,连洋务运动时期的大清国也曾引进过这种武器。 祖鲁战争中英军就运用过加特林机枪 19世纪末加特林机枪另一个用处是配备海军水面舰艇,由于舰载武器对重量不敏感,因而可选择口径较大,枪管数较多的加特林机枪,岂但能在近战中杀伤敌舰甲板裸露人员,还能作为反鱼雷艇武器。当时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将加特林机枪装在舰艇桅杆的“战役桅盘”内,近战中俯射敌舰甲板,北洋水师“致远”、“靖远”、等舰桅杆“战役桅盘”内都有“十管格林炮”,指的就是舰载加特林机枪。 一门装在海军舰艇上的10管加特林机枪 桅杆“战役桅盘”上向下俯射的加特林机枪 1870年,美国柯尔特公司买下了加特林机枪专利,并对其中止改进,为进步射速,他们改用电动机替代人力驱动枪管转动,这样能让射速进步到3000发/分,并于1893年正式定型,这成为加特林这条科技树的进化顶点。可就在1884年,美国人海勒姆·马克沁( Hiram Maxim)发明了运用火药燃气作为动力完成自动循环的马克沁机枪,和马克沁机枪这样的内能源武器相比,复杂粗笨,需求人力或电机外能源驱动的加特林机枪完整掉队了,因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短的时间内各国都将加特林机枪撤装,外能源转管机枪这条科技树至此就中缀了。 1896年老照片,美国海军陆战队配备的加特林机枪,此时这种武器很快就要淘汰了。 加特林机枪的重生 到二战终了后,随着喷气式飞机列装,空战中航炮的射击窗口越来越短暂,需求在极短的时间内投射出大量弹药掩盖目的航路,而内能源机枪的理论射速有上限,单根枪管也难以接受高射速带来的升温。相比之下加特林机枪由于射速由多根炮管分担,单根炮管射速并不高,有更大的理论射速提升空间,外能源驱动还可经过电机转速灵活调理射速,要快就快要慢就慢,因而加特林机枪又迎来了一次重生。 美国空军从F-104“星”战役机开端配备一种现代版加特林机枪——M61“火神”20mm航炮,采用机载电源驱动电机带动6根炮管旋转,发射20x102mm航炮弹,最高射速可达6000发/分以上,这种航炮成为日后数代美军战役机的标配航炮。 F-104“星”战役机的M61航炮,和古老的加特林机枪摆在一同,代表着加特林转管炮的重生。 M61航炮还被移植到美国海军舰艇上,变成了“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用于拦截反舰导弹,成为美国海军舰艇防空火力的最后一道防线。 美海军舰艇上的“密集阵”系统 冷战时期为打击华约集团的装甲部队,美军研制了突出反装甲任务的A-10攻击机,主要武器是机鼻下方一门30mm口径GAU-8/A转管炮,这是M61的放大版本,发射30x173mm贫铀穿甲弹能击穿装甲车辆顶部装甲。 A-10攻击机机鼻下的GAU-8/A航炮 M61还有减少版本,即M134“米尼岗”转管机枪(“米尼岗”其实就是minigun),这种减少的火神炮一样采用电动机驱动枪管旋转,6根枪管,7.62x51mm口径,文章第一张图州长背着凹外型的也是这个M134。当然实战中这枪重量很大,需求大量弹药还有电源,不可能单人背负,主要是作为载具武器,好比直升机舱门机枪和外挂吊舱武器。 M134米尼岗机枪 《黑鹰坠落》里M134杀得索马里部族武装血肉横飞 时至今日,假如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加特林医生公开有知,知道他设计的转管机枪非但没有减少战场伤亡,反而大大进步了“超度”效率,一百多年后还在用,不知道他会作何感受呢?正所谓“南无加特林菩萨,六根清净贫铀弹,一息三千六百转,大慈大悲度世人”,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