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4年12月的圣彼得堡严寒无比,自知时日无多的彼得大帝下达了一道命令,组建堪察加调查队,寻觅从亚洲通往美洲的道路,将俄国的领土向东无限扩张。 彼得大帝 这道命令更是一道遗言,由于两个月后,彼得大帝就羽化成仙了,但是他的遗言被很好地执行了。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他的主要贡献,就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范畴,中止全面的西化变革,极力融入西方世界。 彼得大帝掌权后,开端全面向德意志、法国和荷兰等强国学习,他大量运用法国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担任自己政府的高级官员。 这使德意志人侵略扩张的思绪深深化进了彼得大帝的基因里,但是向哪个方向扩张不时搅扰着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和瑞典作战并攻占了圣彼得堡,曾经使俄国的实力耗掉大半,再向西扩张会遇到德国、法国等大国的阻拦,向南的印度则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向东则是荒芜的西伯利亚,但是阻力最小。 依据俄国史书记载,倡议俄国向东扩张的是德意志人莱布尼茨。 彼得大帝是法国科学院的俄籍院士,而莱布尼茨则是法国科学院的德籍院士,也是著名的古典哲学家,莱布尼茨的才气得到彼得大帝的赏识,两人也成为至交好友。 彼得大帝的变革,很多就是服从了莱布尼茨的倡议,好比莱布尼茨倡议树立彼得堡科学院,彼得大帝以为很有道理,立刻就成立了彼得堡研讨院。 莱布尼茨是彼得大帝身边顶尖的外籍顾问,两人的关系有点相似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莱布尼茨对彼得大帝的倡议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亚洲和美洲大陆能否相连?假如亚洲大陆和美洲相连,则能够经过亚洲直达美洲,争夺殖民地。 在俄国向其他方向扩张受阻后,莱布尼茨的倡议逐步成为彼得大帝推行领土扩张政策的主线。 关于彼得大帝来说,要处置“亚洲和美洲大陆能否相连的问题”,就请求俄罗斯帝国国界要向悠远的东方无限延伸,这也能够无限扩展俄罗斯领土,这正契合俄罗斯“搜集领土”的战略。 在彼得大帝临死之前,他决议将这一战略实施,重要的举措就是组建堪察加调查队,寻觅亚洲通往美洲的通道,精确弄清俄罗斯帝国的东方国界线,将新发现与新搜集的土地兼并进俄罗斯帝国的疆土。 为了完成这一重要的战略任务,彼得大帝任命维他斯·白令为调查队的队长。 维他斯·白令是丹麦籍的俄国人,1704年开端在俄国海军退役,由于才干出众、效忠沙皇而遭到彼得大帝的赏识,1724年时已是俄罗斯海军准将。 彼得大帝下完命令,但是勘察队还没有组建终了时,彼得大帝已不可救药,很快就死了,沙皇之位传给了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一世画像 叶卡捷琳娜不是俄罗斯人,原名叫玛尔塔,她出生于俄罗斯帝国利夫兰省的一个农民家庭,也就是往常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一带,从小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什么文化。 在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王国中止的北方战争中,玛尔塔成为了俄军的俘虏,美丽动人的玛尔塔成为俄军将领缅希科夫的情人,缅希科夫是彼得大帝的宠臣,他将玛尔塔献给了彼得大帝。 从1703年开端,玛尔塔遭到了彼得大帝的溺爱,由于玛尔塔出身低微,两人直到1712年才举行婚礼,1724年5月,彼得大帝为她举行了皇后加冕仪式。 从这里能够看出,彼得大帝是一个多情种子,认准的事不会改动。相似于汉武大帝加封卫子夫为皇后一样。 夫唱妇随,玛尔塔皈依东正教,改名为叶卡捷琳娜,在彼得大帝死后登上了俄国的皇位,被称为叶卡捷琳娜一世。 叶卡捷琳娜一世下令成立了“最高枢密院”,“最高枢密院”起初由6位大臣组成: 大元帅缅希科夫、海军元帅阿普拉克辛伯爵、大臣戈洛夫金伯爵、托尔斯泰伯爵、戈利岑公爵,和副大臣奥斯捷尔曼。 这6 位大臣是彼得大帝最为信任的人,相似中国古代的托孤重臣。 叶卡捷琳娜一世对政治不感兴味,她把管理国度的事务交给了“最高枢密院”,自己则在皇宫中过着家庭主妇般的生活,关于最高枢密院呈递上来的各种文件,她只是签一下自己的名字,细致的内容她看也不看,何况她也不一定能够看懂。 由白令任组长的第一次堪察加调查队的细致计划,由最高枢密院成文,再由叶卡捷琳娜一世签字核准后实施,关于调查队要去堪察加干什么,抵达什么目的,卡捷琳娜一世并不在意。 其实关于这次调查计划,枢密院的中心掌权人缅希科夫也不关怀。 缅希科夫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指挥作战很有一套,他是一个草莽式的人物,大字不识几个,连自己的签名都写得歪倾斜斜,而且此人十分贪财,敛起财来不择伎俩。 彼得大帝这样评价他:这是我的一只手,它固然是劫贼之手,但是却十分忠实。 由于堪察加调查计划无利可图,所以缅希科夫并不关怀。 对堪察加调查计划最关怀的,是海军元帅阿普拉克辛,俄国海军是彼得大帝一手树立的缘故,可能出于对前夫的感情,叶卡捷琳娜一世固然不问政治,但很关怀海军树立。 也因如此,在海军元帅阿普拉克辛的推进下,堪察加调查计划才最终成行。当时俄国财力有限,但是阿普拉克辛还是竭尽所能,筹集到了一定数量的钱财以及物资器材。 1725年春,白令带领约70人的堪察加调查队从圣彼得堡动身了,他们历经艰险,从陆路行程1万公里终于抵达了堪察加半岛,然后乘船出海。 他们在海上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海上大雾洋溢,基本看不到远处,只见波澜汹涌的海浪,没有发现陆地的痕迹。 1729年8月,白令下令返航,这次调查历时5年时间,只不外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筹备物资、准备用品上,以及从圣彼得堡到勘察加半岛的路上 白令海峡 调查队回到圣彼得堡后,向俄国海军部,以及参政院提交了一份讲演,并附了一份调查地图,这份地图所标的亚洲和美洲之间的海峡位置,与曾经问世的旧地图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令海军部以及参政院的大臣们狐疑,白令发现的亚洲与美洲大陆的海峡是假的。 海军部对白令说,既然发现了这个海峡,那只需在海峡上升起俄国海军的“安德烈耶夫旗”就行了。 “安德烈耶夫旗”是彼得大帝亲身设计的,并规则为俄国海军的正式军旗,只需这面军旗飘扬到哪里,哪里就是俄罗斯帝国的疆土。 关于俄罗斯海军来说,假如海军军旗在安定洋上升起,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将是一个真正的海上强国了,这具有特别的政治意义和宣传意义,这样俄罗斯海军就不用遭受俄罗斯陆军鄙夷的眼光了。 至于调查队是不是真的抵达了亚洲与美洲之间的安定洋并不重要,只需给海军提供一个争权夺利的由头就行了。 但是海军元帅阿普拉克辛曾经分开了枢密院,叶卡捷琳娜一世也已逝世,实施在安定洋上插海军军旗的计划搁浅了。 白令的第一次堪察加调查就这样草草终了了,固然没有抵达彼得大帝的目的,便是究竟横穿了整个远东地域,知道了俄国在远东的边疆。 1730年1月,俄国的新君主安娜·伊万诺夫娜登基了,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二位女沙皇,这位女沙皇同彼得大帝一样,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向德国学习。 安娜·伊万诺夫娜有一个宠臣彼隆,这是一个德意志人,在彼隆的支持下,安娜·伊万诺夫娜女沙皇全面推行彼得大帝的政策,即四方搜集土地,扩展疆土。 俄罗斯帝国第二次堪察加调查队,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这次带队的依旧是白令。 由于调查计划直接是沙皇指示的,所以无论在人力上还是资源以及财力保障上,都远比第一次要强得多。 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娜组建第二次堪察加调查队的《上谕》影印件照片 这一次勘察队包含了自然科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等,总人数抵达600人,共编组为7个分队。 这次任务十分明白,就是找到由堪察加半岛通往美洲的道路,尽可能为俄罗斯占有更多的领土。 这支庞大的调查队很快动身了,于1737年秋天抵达了鄂霍茨克,调查队花了3年的时间造了两条大船,“圣徒彼得号”和“圣徒保罗号”。 俄国海军的安德烈耶夫旗 这两艘船于1740年10月下水,随后调查队又准备物资、食品等,直到1741年6月初,这两艘船才出海,其中白令带领的是“圣徒保罗号”,白令的副手切里科夫带领的是“圣徒彼得号”。 6月底,船队驶过了阿拉斯加海峡中部的水域,又飞行了三周,两艘船上调查队员都看到了阿拉斯加上挺拔的山峰,证明了衔接亚洲和美洲大陆海峡的存在。 不外“圣徒彼得号”上的调查队员,都一直未能登上阿拉斯加的土地,由于浓雾微风暴很快掩盖了这片海域。 不只如此,白令和切里科夫的船只失散了,白令的“圣徒彼得号”也在大雾中迷航,不少调查队员还得了坏血症,白令只好下令返航。 1741年11月4日,庞大的风暴把“圣徒彼得号”卷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岛屿。“圣徒彼得号”被撞碎了,冰冷的海水吞噬了好多调查队员们的生命,白令和尚存的队员登上了这个荒芜的岛屿。 调查队员们缺衣少食,白令于12月8日死在这个荒芜的岛屿上,这位丹麦老人终年60岁,而幸存下来的船员,于1742年9月初回到了堪察加的阿瓦恰湾南端,一切调查队员面黄肌瘦,胡子拉碴,像野人一样。 切里科夫的“圣徒保罗号”却随风北上,最终于1741年7月15日抵达了阿拉斯加的沿岸,他在航海日记中写道: “清晨3时,我们能够明晰看清这块土地,无论是从天文位置,还是经纬度判别,我们判定这是真正的美洲了。” 画家笔下的“圣徒保罗号” 后来史学家说道:“圣徒保罗号”在阿拉斯加沿岸经过和停留的时间也就是10个小时左右,但准备工作持续了10年,但这10个小时给俄罗斯帝国带来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庞大利益。” 后来,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将亚洲和美洲间的这个海峡命名为白令海峡,把海峡南的海称之为“白令海”。 调查队发现这一带盛产跟象牙一样昂贵的海象牙,以及可贵的海獭毛皮。固然第二次调查终了了,但是庞大的商业利益和领土扩张愿望,使俄罗斯人很快跨过白令海峡,占领了阿拉斯加,并树立了一系列贸易点,阿拉斯加也正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白令固然在俄罗斯名气很大,但是俄国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的画像。 1991年,由苏联科学院协同一些社会组织,组成一个分离调查队,远赴白令海峡对白令死亡的岛屿中止调查。 这支调查队终于找到了白令的葬身之地,挖出了他的遗骸,并带回莫斯科中止司法和医学审定,最终肯定这就是白令的遗骸。 科研人员据此描画出白令的容貌,后来有关白令的画像都是在此基础上加工的。 俄罗斯人发现并占领阿拉斯加,前后逾越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阅历了十多代沙皇,他们为什么都要向东扩张领土,并最终占领了阿拉斯加,成为横跨欧、亚和美洲的大帝国? 一个基本的缘由是俄罗斯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凡是天文环境不好的国度都有侵略扩张的基因,这又以沙皇俄国最为典型。 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域,在那时来看,是荒芜之地无用之地,但是俄国人依旧将其收入囊中,不外俄国人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人却是一种失算。 恢复的白令画像 其实中国历史上也有相似的历史事情,那就示磁骞出使西域,使汉朝的影响力大大地扩展了。 在往常的太空竞赛中,固然目前还看不到有多大的意义,但是谁能肯定未来的展开呢?俄罗斯占领那么多荒芜之地,后来都成为宝藏,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化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