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都有哪些必打卡的好展呢? 一同来看看吧! 壹 河南博物院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 目前,河南博物院2023年的主要特展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后续的新增展览,馆方也会第一时间经过平台中止推介, 希望这些展览能带给大家全新的感官体验,在历史的长河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十二生肖拜大年——癸卯新春生肖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7日-2023年3月17日 展览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公元2023年,中华传统的癸卯兔年如约而至。河南博物院以馆藏的生肖动物精品文物和艺术品举行贺岁展览,这些精巧的器物寄予了人们关于动物的情感,充溢着神奇的构思,包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绘彩翼龙画像砖 南朝 同时配合展出的还有中国文物报社、生肖文化传播联盟50多家文博机构共同举行的“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展”,该展览集中了数百幅以兔为题材的文物、艺术品和可贵标本的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切与“兔”有关的保险喜乐、不祥美好。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 展览时间:待定 展览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为配合“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河南省博物院将推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包含着历史文化的根和魂。展览旨在发扬厚重河南文化,营造维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期光彩。 “扬州画派”精品展 展览时间:待定 展览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仲夏之际,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力作将与宽广观众见面。这一支中国艺术史上的画坛劲旅作风清新豪迈,诗书画相映成辉,情感现于毫端,开创了水墨写意新境地。河南省博物院特别引进天津博物馆“扬州画派精品展”,让大家近距离观赏他们的艺术风采。 ▲黄慎 《探珠图》 “中原古代建筑意韵”主题特展 展览时间:待定 展览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金秋时节,河南博物院将重磅推出“中原古代建筑意韵”主题特展。初次以展览的形态从多个层次和视角,诠释中原古代建筑的发作、展开和人文思想,从形态、法式、规划、规划、礼制、民俗等多个层面讨论中原古代建筑所包含的“天人合一”肉体内核,哲学、美学思想精髓,守正创新的时期意义,以及对东亚及世界的贡献。 ▲六层连阁式陶仓楼 汉代 国宝特展 展览时间:待定 展览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2023年适逢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发现100周年,蟠虺纹铜鼎将坐镇国宝特展。1923年出土的100多件“新郑彝器”为河南省博物馆的首批“镇馆之宝”。军侵华期间,郑公大墓文物辗转南迁,1949年部分被运往台湾,至今无法聚会。河南博物院将精选李家楼大墓出土的可贵文物在国宝厅举行“百年相望”主题特展,并把这一百年传奇为观众细细道来。 ▲蟠虺纹铜鼎 春秋 贰 湖南博物院 2023年,14个(暂定)展览齐聚湘博,华美亮相。您可纵情在湘博的展厅中寻访古韵,游历中外,感受文化深沉的力气,体会艺术隽永的魅力。 临 时 展 览 守味湖南年 展出时间:2023年1月-2023年3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一楼艺术大厅 “守味湖南年”特展以春节为契机,约请观众相聚湖南博物院,一同体验湖南的年俗与景物,分享春节的声色滋味。展览特地约请从西汉马王堆狸猫漆盘穿越而来的“守味狸”担任引导员,嬉游古今,踏遍三湘四水,探寻属于湖南的共同年味。从西汉长沙国轪侯府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家宴,到今天集聚湖湘十四地州风味的圆桌年夜饭,讲述文物和景物背地的湖南故事,中国故事。 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髓展 展出时间:2023年2月-2023年6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特展一厅 陕西近年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精品邀您探望古代中国的黄金盛世。 展览展出的120件(组)文物都是陕西近年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中的精品之选,凝聚着古代中国最为绚丽的盛世记忆,彰显出华夏民族奋发有为、容纳大度的文化自信。 古物重生——考古、时间与数字艺术展(暂名) 展出时间:2023年6月-2023年10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特展一厅 展览以考古、时间、数字为中心,将分离湖南本土的历史文脉,以湖南博物院四件国宝级文物,经过国内外一流的数字艺术家量身定制,呈现古代文化与当代数字艺术的相遇,让国宝与数字艺术中止一次深度对话。 世纪动脉——万里茶道文物联展 展出时间:2023年3月-2023年5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特展二厅 湖南博物院携手九省(区)博物馆(院),展示中国茶文化,呈现“万里茶道”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展览经过展示种类多样的茶叶、作风各异的茶具、独具特征的制茶工具及制茶技艺,讲述“万里茶道”沿线地域茶叶的消费、加工、运输、贸易等环节,生动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呈现“万里茶道”昔日的繁荣与辉煌,以及“万里茶道”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的深远影响。 “墨西哥古代文化展——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展 展出时间:2023年6月-2023年9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特展二厅 看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墨西哥各时期的多样民族文化为视角,带您走进中美洲文化。看古今艺术的融合,湖南博物院四件国宝级文物将与数字艺术中止一次深度对话。 此次特展集聚了近20家墨西哥文化机构珍藏的上百件精品文物,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800年到公元16世纪,回溯墨西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古代文化,向中国观众集中展示绚烂长久、奇光异彩的中美洲文化。 莫立唐莫凡艺术作品展 展出时间:2023年9月-2023年10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特展二厅 展览以莫立唐、莫凡家眷捐赠给湖南博物院的110件作品为主,涵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写生稿、手稿等,较为全面地展示莫家父子在传统书画方面的探求和成就,带大家观赏他们笔下的张家界、洞庭湖、橘子洲等地美景。 抟长风兮渺云汉——陈恺良书画艺术展 展出时间:2023年11月-2023年12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特展二厅 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湘籍书画艺术的展开,增强民族自信,丰厚人民大众的艺术生活,湖南博物院特举行“陈恺良书画艺术展”,全面地展示陈恺良先生的艺术进程、艺术特征与成就,让公众了解其人,观赏其诗书画,从中领略、感受刚健凌跃的民族肉体,鼓舞人们在完成中华民族巨大复兴新征程跃马奋蹄、一往无前。 专 题 展 览 至纯至美——湖南省博物馆藏单色釉瓷器展 展出时间:2021年12月-2023年6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专题二厅 展览精选院藏单色釉瓷器211件(套),分为青瓷、白瓷、青白瓷、黑瓷、褐瓷、绿瓷、红瓷、黄瓷、蓝瓷九个部分,为观众讲述瓷器釉色装饰的展开进程,展示瓷器釉色里的中国颜色,以及中国制瓷工匠推进釉色演化的聪慧与艰苦。经过此展,观众亦能领略到中国传统的审美兴味。 亘古的祈愿——梅山文化圈神像与信仰 展出时间:2023年6月-2024年6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专题二厅 本展览经过展示院藏200余件清代以来湘中木雕神像和发愿文,及楚地考古物证,勾勒该文化圈民间信仰的源流和基本容颜,带领观众拨开迷雾,领略独具湖湘中央特征的梅山文化。 烟云尽态——湖南博物院藏《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第二期) 展出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8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专题一厅 湖南博物院书画碑帖藏品丰厚,不乏珍品。2021年谋划、展出《三希堂法帖》系列善本,反响热烈,广受好评。限于展厅面积和观众耐受度,所展不外其三分之一。时隔一年,湖南博物院再次遴选六十余人百余件作品,悉数将其精品一览无余,以飨观众,并祈方家指正。 湖南博物院藏清至民国扇面精品展 展出时间:2023年10月-2024年10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专题一厅 本展览拟展出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各类精品100件,90%作品为初次展出,如清代改琦、费以耕仕女人物图,任预、汤贻汾山水图,张熊、居廉花鸟图,孙星衍草书,铁保四体书,俞樾隶书,吴大徵篆书,李瑞清楷书等。湖南博物院藏湖湘名士墨客的扇面不只精彩,且数量庞大,展览将尝试从扇面这一共同的美术创作方式,对湖湘学派的世族关系、师承关系、社团关系、交游关系中止系统性的探求梳理。 方圆之境——湖南博物院藏铜镜展 展出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12月 展出地点:湖南博物院专题三厅 本次展览甄选湖南博物院藏铜镜中,200余面形态作风精绝于时期者,基本涵盖战国至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镜种,旨在经过对不同时期铜镜的外型、纹饰、铭文等的展示,表示铜镜展开脉络,提示铜镜持续数千年的旺盛生命力,挖掘其文化内涵。明镜所以察形,述古所以知今。 叁 辽宁省博物院 辽宁省博物院在2023年将为观众呈现如下12个暂时特展: 晋国六百年 展览时间:2023年1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览由辽宁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共同举行,展出文物全部来自山西博物院,共计159件/组,均为初次在辽宁展出。展览分为晋侯风采、邦国遗珍、春秋争霸、余烈三晋、器美范正五个单元,以丰厚的图文内容与多媒体辅助陈列,展示周代晋国相关文物遗珍,讲述晋国兴衰风云。 玉兔迎春——生肖系列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4日-2023年4月5日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该展览是辽博迎接新春的第一个展览,也是辽博系列生肖文物展之一。展酪蛴深化发掘馆藏资源入手,展出各类文物中与生肖兔有关的文物60余件(组)。让观众经过观赏不同时期不同方式的与兔有关的文物,走进传统生肖文化,了解其中的兴味和魅力。 辽宁省博物馆藏名家书雷锋日记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3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雷锋肉体发源地”是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之一。辽博立足馆藏,展出上世纪六十年代征集到的社会名家书写雷锋日记六十余幅,让观众从名家书写的雷锋日记中吸取雷锋肉体的当代意义。 黄瓦窑出土文物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4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辽博组织展示辽宁地域文化的系列展览,本展览为该系列第一展。展览与鞍山市博物馆协作,展出黄瓦窑出土琉璃建筑构件约90件(套),在展示黄瓦窑历史溯源、制造技艺以及侯氏家族传奇故事等信息的同时,增加兴味性与参与性。 清音悠扬——古琴文化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5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览拟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推出,旨在发扬古琴艺术。展览分古琴基本学问、琴与礼乐、琴与士人、古琴在辽沈等几部分内容,展品包含馆藏古琴实物及带有古琴元素的各类文物。 光影有声——皮影艺术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6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该展览将初次展出辽博珍藏的皮影,分离非遗传承技艺和现场表演,向观众展示皮影的制造和表演。 世世战争——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拟展览时间:2023年7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览将以馆藏齐白石作品为主,分离北京画院、中国美术馆、湖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及沈阳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鲁迅美术学院等珍藏齐白石作品的知名机构,分离推出史上最大范围的齐白石作品展。 光·彩——清代官窑瓷器特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8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清代是中国陶瓷展开黄金时期,继承并发扬了元明时期以来传统的青花、五彩瓷器,创烧出粉彩、珐琅彩,并在单一色釉瓷器上取得突出成就。官窑瓷器是清代陶瓷工艺的集大成者。虽各朝官窑瓷器容颜略有不同,但是关于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依然是官窑瓷器消费的主旋律。辽宁省博物馆清代官窑瓷器珍藏器形多样、种类齐全。展览集中展示清代官窑瓷器的突出成就,关于宣传、展示陶瓷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和乐天下——中原音乐文物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9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览与河南博物院分离举行,展品78件/组,183单件,其中一级文物11件。内容分远古回响、金声玉振、瑰姿逸音、盛世风华和余韵悠扬五个单元,以时间为主线,提取每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文物中止阐释,经过中原地域数十年来出土的器乐实物和乐舞图像,展示自新石器时期至清代中原古音乐文化的展开进程。 丝艺传承——馆藏当代织绣艺术品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9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览呈现馆藏新中国树立之初制造的约60件刺绣、缂丝等丝绣艺术品,从中能够领略这个特殊时期丝绣技艺的风貌。 合矩同规——辽宁省博物馆藏正体书法作品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10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正体书法代表着各个朝代的官方用字,代表着规范书体。展览选取“篆书”“隶书”“楷书”三种书体书法作品,其中包含商周的金文、秦诏版、各朝代的文书、圣旨等。以书体为主线,以专题为单元,从文化史、社会史及艺术史等角度,全面展示各时期正体书法的艺术特性及价值。 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墨西哥古代文化展 拟展览时间:2023年9月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墨西哥是中美洲古文化的发源地,构成了与其他文化作风悬殊的文化形态。展览将集聚近 20 家墨西哥文化机构珍藏的上百件精品文物,其中的大多数文物为初次在墨西哥国境以外地域展出,展品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 1800 年到公元 16 世纪向中国观众集中展示古老而奇光异彩的中美洲文化。 肆 广东省博物馆 新颖有趣的原创展与奇光异彩的引进交流展,2023的粤博定会让你大饱眼福~ 年画里的中国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0日-2023年3月29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中国的年画,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描画出人民大众的幸福美好生活。2022年底,300余件来自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广东佛山等地的特征年画藏品,走出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云集“年画里的中国”展览,为观众带来不祥喜庆的美好祝福。 一眼千万年——世界琥珀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5日-2023年6月18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三 广东省博物馆与深圳世纪琥珀博物馆、佛山知隐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协作,共选择琥珀矿石、虫珀、植物珀、琥珀雕件、饰品以及琥珀有关的文物、艺术品等七百余件,配合我馆馆藏动物和植物标本,讲述琥珀的构成、散布、分类、文化、艺术等学问,经过微小的琥珀世界,带领观众领略数千万年前的神秘与现代艺术的精彩。 宝镜风华——馆藏古代铜镜展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0日-2023年8月20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 清明宝镜内而光,炼就石华辉且煌。铜镜是古人用以整装理容的日常用具,亦称“鉴”或“照子”,是我国来源时间最早、运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制品之一。本展览以馆藏200件铜镜以及相关实物资料为依托,使观众领略汉镜的奇诡鼎盛、唐镜的瑰丽多姿、宋镜的商业气息、明镜的返璞归真,展示镜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它既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也是人们的肉体载体,在耐久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镜文化。 绽放——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8日-7月30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本次展览由英国利物浦国度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分离策展,遴选了100余件19世纪英国的油画、水彩画、雕塑、服饰、珠宝和瓷器等藏品,分离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特征外销精品,共同展示了维多利亚时期出色的艺术成就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将进一步丰厚和促进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叙”写两河文化——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3年7月19日-2023年10月19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三 展览集聚来自大马士革国度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等9家叙利亚博物馆,国内敦煌研讨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及广东省博物馆的200余件宝藏文物,描画叙利亚波澜壮阔的古代历史画卷,展示中叙两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往来,展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度的绵长友谊。 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0日-2024年2月25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二 本展览聚焦中国传统故事,立足馆藏,分离16家文博单位,遴选文物精品200余件,全方位展示《西厢记》的文化艺术内涵与包含的美好情感追求,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她们的盛装和嫁衣——珠江流域的女性民族服饰展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28日-2024年3月24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三 本展览精选珠江全流域及其辐射区内30多个民族的盛装和嫁衣,解读民族服饰在不同的用料材质、制造技艺、符号标记、颜色搭配之下浓缩的民族历史与生活图景,探寻服饰承载的文化密码,展示各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深化天文解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伍 金沙遗址博物馆 2022年,金沙遗址博物馆为大家推出了诸如“文化的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等诸多让人印象深化的展览。今年,金沙遗址博物馆将继续推出以下精品展览: 珍·藏——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19日 展览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 为庆祝中英建交50周年,推进中英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丰厚成都市民的肉体文化生活,小金家特别分离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推出了本次展览。来自英国V&A博物馆的90件/套装饰艺术精品以及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藏的16件/套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平面呈现16-19世纪欧洲社会的精致生活、高超工艺水平,以及跨地域的文化交流。 双城万华——成渝地域漆艺特展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6日-2023年3月16日 展览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馆 展览精选来自成都、重庆两地非遗传承人和高校的漆艺作品约60件(套),系统展示成渝双城的艺术家们在持续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吸收自创各地漆艺之长,用一雕一刻、一髹一涂、一刀一笔释放的大漆之美。 你眼中的金沙——古蜀文化主题摄影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4月至10月(暂定) 展览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 你眼中的金沙是什么样子?是精巧绝伦的文物,还是蓝天下的太阳神鸟穹顶,亦或是随风飘落的银杏……走进金沙的某一个瞬间,总会让人忍不住翻开相机,去定格这无独有偶的美。目前,该展览正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古蜀金沙文化主题摄影作品,之后将甄选优秀作品中止集中展示,经过不同的视角呈现金沙的文物之美、建筑之美、风光之美。 中国西南地域——古代青铜文化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5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暂定) 展览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拟分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共同举行本次展览。该展览拟汇集中国西南地域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为主的文物精品约150件(组),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中国西南地域极具特征的古代青铜文化,以及中华古代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外艺术珍宝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9月中旬至12月(暂定) 展览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 黄金崇拜是古蜀金沙最为共同与中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也是古蜀文化与埃及、希腊等世界古老文化对话的文化根基。本次展览拟精选10余件(套)出土于三星堆、金沙遗址的金、玉器,以及90件(套)逾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至20世纪的欧洲贵族艺术典藏,对比展示中西方王权统治下发明的艺术珍品。 陆 上海博物馆 从今年12月上博70周年馆庆开端,到明年搬迁东馆之前,上博行将在人民广场本馆举行6个新展: 以兔为形象的各类文物发出专属兔年祝福,同大家共度 新春佳节。 一月中至五月初,且让我们对话世界,观赏由英国国度美术馆52件顶级绘画所串联的400年欧洲艺术史。 四月至七月,上博将举行建馆以来的首个古籍专题特展,呈现60余部馆藏写本、刻本、拓本宋元古籍。 同期,另有并行的金石传拓技艺特展,以50余件上博和上图馆藏揭秘古老传拓技艺的历史传承和艺术表示。 下半年,“何以中国”系列第二展重磅退场。展览聚焦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以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讲述中国自己的“文化”故事。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度美术馆珍藏展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7日—2023年5月7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 此次重磅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二个展览,献礼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展览将以教科书式的方式,经过精选52件/组展品完好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欧洲绘画史,横跨400多年的美术史。展品中包含了各个时期的巨匠名作,包含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马奈、莫奈、梵高等。 桑德罗·波提切利 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 约1500年 英国国度美术馆藏 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8日—2023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大厅及中国历代绘画馆 展览以上海博物馆5件兔形象馆藏文物为主,包含西周双兔车衡饰、唐白釉兔、元群居网兔、清禹之鼎《侍女三兔图》轴以及清玉兔支神,并向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分别借展晋侯墓地青铜兔尊,以及史绳祖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南宋青玉兔镇纸,以飨宽广观众。 唐代白釉兔 上海博物馆藏 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023年7月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二展览厅 依托于手写传抄、雕版刷印以及刻石拓印,中华文化在宋元时期得到了普遍地传承和长足地展开。上海博物馆珍藏有大量可贵的宋元古籍,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维护单位、首批上海市古籍重点维护单位。上海博物馆预定于2023年4月举行建馆以来的初次古籍专题特展,把馆藏宋元古籍60余部呈现给国内外的宽广观众。展览分三个板块,分别展示写本、刻本、拓本三种类型的宋元古籍。 宋刻《梅花喜神谱》 上海博物馆藏 与时偕行:金石传拓的技艺(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023年7月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三展览厅 本展以传拓技艺在不同时期的展开和变通为主题,分为“文化传承的适用技艺”,“拓墨入画的艺术表示”和“金石传拓的传承维护”三部分,以上海博物馆藏品为主要内容,同时借展上海图书馆多件可贵藏品,共计50余件。置信能为观众带来一次促进对传拓技艺了解的共同体验。 清代毛公鼎全形拓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长江下游早期文化大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7月—2023年10月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展览系列的第二展,将聚焦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文化展开高峰中最巨大的成就。展览计划集聚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带领观众穿越时光,走近凌家滩、东山村、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讲述中国自己的“文化”故事。这也是国内初次以展览的方式系统地呈现中华文化探源工程的丰盛成果。 崧泽文化家猪陶塑 上海崧泽遗址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柒 长沙博物馆 珠山逸韵——景德镇近代文人瓷画特展 展览时间:2023年1月7日-2023年4月5日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 展览聚焦晚清民国传统制瓷业的转型期,以时间为主轴展示这一时期文人瓷画艺术珍品109件/套,呈现文人瓷画的降生与展开进程,阐释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艺人在逆境中求展开、突破封锁格局、勇于探求创新的工匠肉体。 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3日-2023年4月30日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中庭 中国文物报社分离国内50余家文博机构已连续10年推出生肖文物联展,2023年,以生肖兔为主题的数百帧狡兔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于春节期间贡献给观众。长沙博物馆第六年参与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希望在节日的欢歌里为观众们送上新年的祝福,愿兔年里人人扬眉“兔”气,大展宏“兔”。 喜湘逢——湖南不祥艺术大观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7日-2023年6月25日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 长沙博物馆遴选了湖南省内15家文博机构的190件具有深沉文化内涵与浓郁地域特征的展品,举行“喜湘逢——湖南不祥艺术大观”特展,从不祥艺术所跟随的美好生活理想动身,分为“生命之美”“崇德乐业”“天地人和”三个单元,将千言万语说不尽的美好祝福,凝练在充溢正能量的不祥故事与艺术图像中。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5月-2023年10月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 ▲ 汉 丝缕玉衣 南越王博物院藏 与广州文博单位深度协作,展出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讨院、广州博物馆等单位珍藏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宫及广州地域其他秦汉考古遗址出土的可贵文物150余件,包含南越王的丝缕玉衣、金钩扣玉龙等国宝级文物,系统展示岭南地域辉煌的古代历史文化容颜与特征。 画说红楼——旅顺博物馆藏《红楼梦》画册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7月-2023年10月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 ▲ 刘姥姥入大观园 旅顺博物馆珍藏的《红楼梦画册》卷帙浩繁,华美精雅,故事情节详尽,画面构图精巧,篇幅范围庞大,涵盖了全书 120 回的故事情节,可谓《红楼梦》题材绘画中的一朵奇葩,反映了清代晚期《红楼梦》题材绘画高超的艺术成就。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与华夏文化的融合(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2024年2月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 ▲ 北魏 彩绘陶伎乐俑 洛阳博物馆藏 展览经过展示与拓跋鲜卑民族相关的历史文物150余件套,描画拓跋鲜卑不同阶段的文化与文化特征,呈现拓跋鲜卑的社会演进和展开的时期风貌,表示巨大民族的历史功劳,加深对华夏文化向心力及多元一体文化的认知。 晋国文物精品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2024年3月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 ▲ 西周 波曲纹虎足方盒 精选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地域考古发现的晋国都城、晋侯墓地、晋国邦墓、诸侯国等出土的重点器物150余件套,包含“曲村——天马遗址”“侯马铸铜遗址”等出土的文物,恢复真实的晋国历史,再现百年晋国霸业。 捌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一曲新词:宋韵文化创新艺术作品约请展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023年5月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临展厅 展览从瓷、丝和生活其他用器创作三个视角,深化发掘以杭州为中心的南宋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片。将浙江南宋文化名片经过当代设计再发明,向全国观众展示。以当代工艺美术,展示“宋韵丝绸之美”作品,创新“丝韵”文化。 敦煌丝绸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3年6月-2023年8月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临展厅 展览以丝绸为主线,辅以洞窟、壁画、文书等相关内容研讨,深化发掘敦煌丝绸的技术与艺术特征,探求其在丝路文化中的传播与交流,从而表示丝绸在多元共存的敦煌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和位置。 五彩亚细亚:亚洲民族服饰展 展览时间:2023年9月展开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临展厅 展览将以来自亚洲20余个国度/地域的多种样式、多种设计、多种工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80余件/套服饰精品,配合大量学问图版,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为观众带来亚洲传统服饰的整体容颜和宏观视野,呈现亟需维护与传承的亚洲染织与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反映亚洲各国经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展开的服饰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 2023时兴与科技展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2024年2月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临展厅 面对后疫情时期,人类与科技的关系正在史无前例的转变,虚拟、数字、智能、数据、沉浸式……这些词汇往常正在以一种无比真实的力气拨动着艺术事业与时兴产业,多元视野下的艺术与科技让时装的身份得到重塑。为更好推进时兴展览与时兴研讨,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时兴的文化内涵,2023年国丝将推出“时兴+科技”展览,同期举行相应的时兴学术论坛、时昌盛典等系列活动。 纺 织 品 文 物 修 复 展 示 馆 衣饰祥瑞:中国古代汉族服饰不祥图案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3年3月31日-2023年6月5日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二楼 展览为2023年“国丝汉服节” 配套展览,拟经过“天国幻境”“兼容并蓄”“自然百景” “不祥人世”呈现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汉族服饰不祥图案艺术作风的展开变更。 19-20世纪西方运动时兴展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023年12月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二楼 展览将展出历经百年的各种运动服饰,如19世纪女性的侧骑裙、20世纪20年代的羊毛泳装、20世纪初男性的高尔夫套装、迷你网球裙等,展示运动服饰的历史演化,及与时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三届自然染料双年展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底 展览地点:修复展示馆/时装馆 展览将盘绕主题“民族的颜色:从纺织到饮食”,征集世界各地具有民族特征的自然染料着色纺织品,自然色素着色饮食,举行现代设计展、学术研讨会、天染手工坊、主题研学等,为大家带来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其 他 展 览 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 展览时间:2023年6月 展览地点:撒马尔罕国立博物馆大使厅 2022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博物馆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协作协议,在对方长期举行以“丝绸与丝路”为主题系列展览,目前已推出了第一个展览“从杭州到撒马尔罕”。2023年将更新展览,弥补展品,完善布置,将展厅打构成为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度的国度级博物馆的“中国展厅”项目。 玖 中国航海博物馆 2023年,中国航海博物馆将重磅推出8大临展。展览主题绝后多样,既有诠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古国主题展,也有表示江海共生、文化互鉴的长江主题展,更有反映航运大国科考深潜的航海配备展......涵盖历史、艺术、考古、军事、科技等诸多范畴,古今辉映,精彩纷呈。 寻巴记:巴文化主题展 展览时间:2023年3月7日-2023年6月5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第一临展厅 本次展览将以三峡地域出土的一批巴人特征文物为基础,向观众讲述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巴人往事,展示巴人发明的独具特征的物质文化和肉体文化,并从中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 一江清水向东流:长江与海洋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展览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10月8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第一临展厅 千百年来,先民在长江沿岸孕育了无数辉煌绚烂的文化,更依托这条黄金水道,沟通沿海乃至海外,与海洋文化共同奏响互动融合的文化乐章。展览掩盖范围绝后,将分离长江沿线13个省、直辖市,以长江流域特征文物资源与严重考古发现为依托,经过百余件精品文物,集中展示长江航运成就,以及自古以来长江文化经过海洋与世界中止互动融合的历史,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展开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探秘深蓝: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展 展览时间:2023年6月8日-2023年10月8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第二临展厅 为进一步效劳“海洋强国”国度战略,中国航海博物馆分离上海市海洋局在世界海洋日推出原创性大展“探秘深蓝: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展”,力图从海洋科考深潜科技的角度,向观众展示我国当代海洋科考深潜技术所取得的辉煌成果,领悟人与海洋调和展开肉体,助力中华民族当代航海事业巨大复兴。 天下漳州:漳州窑瓷器特展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10日-2024年3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第一临展厅 作为明末清初“海丝”路上的一颗闪烁明珠,漳州窑享誉天下。在一百多年的辉煌岁月里,漳州窑培育了盛行世界的“克拉克瓷”“SWATOW(汕头器)”“吴须赤绘”“交趾瓷”“华南三彩”等名瓷,在中国古陶瓷研讨中占领着重要位置。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和漳州市博物馆协作举行的“天下漳州:漳州窑瓷器特展”,以漳州窑明清时期的器物为依托,从米黄釉瓷、单色釉瓷、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瓷五个方面展示漳州窑瓷器的奇光异彩,并分离水下考古发现和国外珍藏的漳州窑瓷器,全方位展示漳州窑行销海外的盛况。 潮声万里:寻觅古诗词中的航海和舟船 展览时间:2023年8月23日-2024年1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风帆厅 “潮声万里——寻觅古诗词中的航海和舟船”展览,将200幅作品、100首诗词、若干中海博馆藏品,分为“自然之趣”“人海之情”“分手之意”“千里之志”“航向之技”5个部分。以“博物馆+文学”的表白,展示航海与诗词相融合的魅力,推行航海文化视野下的博雅教育,生动、有效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里的中国人图像展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24日-2024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央大厅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厚。文化交流互鉴,是推进人类文化进步和世界战争展开的重要动力。自马可波罗来华以来,丰饶而又神秘的东方成为欧洲人向往之地。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外销艺术品经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欧洲,在欧洲构成了浓浓的“中国热”。外销艺术品所绘的中国人物形象,成为当时欧洲人了解中国社会重要的来源,促进了中西文化相互融合与展开。本展览集聚外销瓷器、画作、雕琢、银器、漆器等展品,向观众讲述中西文化经过航海相遇的文化交流故事。 十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化精粹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023年12月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14号展厅 青铜铺 春秋,残高24.6、口径24.6、圈足径17.6厘米 出土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徐楼村M1 枣庄市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将山东置于华夏文化庞大的主题之中,以山东古代文物为线索,探寻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缘起、传承与展开,挖掘古代聪慧,向世界诠释中国,突出强调山东作为“东方文化”的来源地,在华夏文化展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热血饮冰——留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文献展 展览时间:2023年7月-2023年11月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8号展厅 行书中堂 梁启超,220×89厘米,库绢本 1920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盘绕着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性构建过程中的成果,以其不同时期的手稿墨迹、书法、报刊、书籍文稿、个人影像等为主要内容。展览主题“热血饮冰”,源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典出《庄子·人世世》“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对外,“西政”饮冰;对内,“时务”热血;为“中华民族”命名,为“新民”“国民”塑魂。2023年正值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热血饮冰”展览经过艺术和视觉文化的视角,展示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民族、现代国度树立进程中的奠基之功。 致敬195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民间工艺藏品展 展览时间:2023年5月-2023年8月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13号展厅 竹林七贤 齐健隆,杨柳青年画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从艺术博物馆1000余件套藏品中,在陶瓷、漆器、织绣印染、金属工艺、编织雕塑、年画、剪纸、木偶、玩具等门类中,选择出100余套展品,年代从晚清不时到20世纪50年代,展品来源既有外型俗气、工艺精深、图案精巧的民间珍藏或组织选送,亦有外型朴拙、切于日用、工艺质朴的民间收购。经过实物、图像、文献、图示等方式,展示晚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年间工艺美术展开的历史脉络与审美习尚,折射民间工艺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从手工到机器多元展开之路,并为复兴传统文化,复兴传统工艺,提供一种温故知新的视角与视野。 十一 杭州博物馆 文化万象·文化交流系列展②盛宴:18至20世纪西方银器展 展览时间:2023年3月18日-2023年7月16日 展览地点:杭州博物馆 南馆2楼临展厅 展览将展出香港两依藏博物馆藏80套/374件西方银器和杭州博物馆藏30余件馆藏珍品,分为“欧洲皇室与贵族银器”“银器与新兴资产阶级”“银器与社会身份”“银器中的艺术史”“‘蜡烛树’与欧洲烛台文化”五个单元。经过西方装饰银器的艺术特性,以“场景再现”贯串展览主线,在“中西互鉴”的视角下,展示二百余年间欧洲社会与艺术审美兴味的变更,交叉中国传统工艺品,强调物质生活中的“跨时空”与“跨地域”的对比,反映中西艺术文化之间的联络。 山水澄明·古代书画系列展①湖山胜处:16至20世纪书画杭州特展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7日-2023年11月19日 展览地点:杭州博物馆北馆2楼书画厅 清蓝瑛春山欲雨图轴(部分) 杭州博物馆藏 甄选馆藏53件组书画扇面、8件印谱印章、7件碑帖,“山水长情”“清音永隽”“无问何年”三个单元构建起杭州城山水与人文情怀,透过文人墨客之“眼”、之“笔”、之“情”看到百年来杭州城的风姿、风姿、风骨,感受杭州的“山水之景”“人文之魂”“教学之先”。 格物致知·物质文化史系列展①从中原到江南:中国古代文化的意与象 展览时间:2023年9月16日-2024年1月 展览地点:杭州博物馆南馆2楼、3楼临展厅(暂定) 战国原始瓷甬钟 杭州博物馆藏 展览以先秦至宋鼎彝礼器、金石古物、两宋陶瓷以及书画、古代文献为主要展品,从“睹物:历史作为调查对象”与“格物:历史与往常的共时”两个维度,经过叙说古人面对“往昔”的方式,以及这种分离了物证与行为的传统,如何影响了我们看待历史的方式、想象明天的可能,尝试讨论关于“历史观”的问题:“我们”如何与历史相处? 十二 上海玻璃博物馆 口述史展览 Oral History Exhibition 《再见,长江西路301号》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023年10月 展览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 记忆将是这段历史的中心,历史的意义从记忆里被提取和保存。在这里,你将体会到那一代人的青春故事和斗争过往,由这些曾经是爷爷奶奶辈的长者们亲身讲述。重新回想的过程也是他们书写属于自己历史的过程。这些娓娓道来的故事和情感好像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丰厚了我们关于上世纪中期到新千年伊始社会变更的记忆图景,将再次提示我们个人记忆之于群体记忆的重要意义。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组成“长江西路301号”的记忆拼图,而我们每一个听到过、看到过、聊起过“长江西路301号”的人,都会成为上海玻璃仪器一厂在历史长河中的锚索。 * 以上展览海报、展览题目、日期以及引见文字以最终为准。 这么多展,你最等候哪一个呢?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丨看展览(ID:atmuseum) 人民文化 | rmrbwhcm 媒体转载、投稿、协作 请直接回复微信音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