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前期引荐、征求意见、集中评审、媒体公示等环节,2019年第二期“环翠大好人”评选结果出炉!即日起,中国威海环翠将分期引见十位入选环翠大好人,今天请看第二期~ 0 2 李媛颖,女,1959年3月9日出生,威海市环翠区鲸园街道古北社区居民。 失望母亲在威海“重生” 1996年6月1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位母亲李媛颖再没有等到儿子回家。 14岁的独生子因意外事故逝世,给了李媛颖重创。她积忧成疾,变得不愿与人交际。因无法走出伤痛,短期内无法接受重生命到来,她与前夫在要不要孕育重生命一事上有了分歧,最终离婚。 失去孩子,又得不到前夫的了解,她的生活一度堕入失望之中。她开端封锁自己,切断一切交际,不再出门。据她自己回想,在那之后几年,眼见自己的同事、同窗的孩子参与中考、高考、结婚生子,她在心中想象自己的孩子也在同他们一样长大,她便愈加心痛。而她的朋友们,为了避免触及她的伤心往事,也默契般地从她生活中“消逝”,无论是孩子高考宴请还是孩子婚宴,都会避不请她。 8年前,她在心灰意冷的状况下结识了往常的丈夫李纪昌。为帮她走出旧伤,李纪昌带她到几个城市旅游。2012年夏天,他们无意中来到威海,李媛颖灰色的心灵被威海海天一色的美景与岁月静好的平稳撬开一角。于是她便同李纪昌磋商迁到威海。两人一拍即合,卖掉哈尔滨的房子,来到威海。 大爱“反哺”细小关怀 羸弱身体心系社会 到威海后,李媛颖过上了内心渴盼的宁静生活。她与丈夫李纪昌运营一家小小的装修店面,平稳度日。在房子的选择上,两人看了很多房子,却因一次机缘巧合,与鲸园街道古北社区解下不解之缘。由于无意一次咨询,得到古北社区工作人员细致耐烦的解答,她同丈夫当即决议买下古北一巷的一处房源,落户古北社区。 古北社区了解其失独的状况后,主动帮她联络一次性暂时救助,每逢过年过节为她送去米、面、奶、油等慰劳品。由于李媛颖是外地人,不太了解本地政策,所以一有政策下达,工作人员便主动上门,为她申请办理,如特殊家庭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申请、计生特殊家庭爱心联络卡发放等。得知她身体不好,还帮她签约家庭医生。 为了翻开她的心扉,让她融入其乐融融的社区家文化氛围,古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爱花还多次陪伴她参与社区活动。可是由于终年积忧,她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室上性心动过速,6年期间曾4次被送往急诊,素日劳动亦受限。所以,对社区工作,她有心无力,无法参与。 但享用威海居民邻里的热情与社区的周到效劳,李媛颖心里既感激又愧疚。她一心想回报社会,却总找不到自己能发光发热的中央。做意愿效劳,她膂力跟不上;想做公益,日子又过得紧巴,拿不出钱。偶尔听说死后捐献遗体与器官,能够用作医学研讨,辅佐更多的人,她便下定决计,要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社会,回报周围世界给予她的细微关怀与爱心。 器官与遗体捐献之间 藏着这样的“心痛” 李媛颖重复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确认,希望自己死后,器官能尽可能多地被应用,捐献给更多需求的人。丈夫李纪昌对她的做法十分支持,也在相关家眷协议上签字。 由于心脏病的影响,她无法握笔,但坚持亲笔签字落款。三个字费掉她一分多钟的时间,看着名字落款,她心中很欣喜。 在签署器官捐献协议之后,她重复咨询遗体捐献事宜。原本,她决议同时捐出器官与遗体,辅佐更多的人。可当她听闻,若中止遗体捐赠,死后暂时取不到骨灰,需待医学研讨期终了后,统一埋葬。她犯了犹疑。丈夫李纪昌也表示,李媛颖托付他,死后将她的骨灰带到一个中央。医学研讨期动辄十年二十年,他怕自己也待不到那时,所以也有些尴尬。 被问及为何对留存骨灰有如此执念时,李媛颖才痛启心扉,她儿子溺水于松花江,只想自己一撮骨灰洒到松花江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了解她的决议,仅同她签署器官捐献协议,不签署遗体捐献协议。 本期编辑:张晓凤 本文为 | 中国威海环翠 huancuizaixian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