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交流网 首页 名表图片鉴赏 积家 查看内容

亦黑迷失 六下西洋的大元航海家

2023-3-11 08:43|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168| 评论: 0

摘要: 《一百大寺看经碑》上段。《一百大寺看经碑》中段。梁二平有文献记载的中国航海史,算起来也就两千多年。前一个千年里,算得上航海家的只需“二徐(徐福、徐兢)”;后一个千年里,排在首位的当属亦黑迷失,在航海史 ...

亦黑迷失 六下西洋的大元航海家


《一百大寺看经碑》上段。

亦黑迷失 六下西洋的大元航海家


《一百大寺看经碑》中段。


梁二平


有文献记载的中国航海史,算起来也就两千多年。前一个千年里,算得上航海家的只需“二徐(徐福、徐兢)”;后一个千年里,排在首位的当属亦黑迷失,在航海史的意义上,他不在郑和之下,以至是郑和的“领路人”。只是几百年来中国史学界不时将元史当做夷族史晾在一边,不作深化研讨,对蒙元一朝对中华文化与文化的贡献,也彰显缺乏。致使,史学界之外,没有多少人知道:早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前,大元的亦黑迷失曾经六下西洋。由于中国自身对亦黑迷失的引见缺乏,外国人编写的世界航海史中,只写有郑和,鲜有提及亦黑迷失,这是中国航海史与世界航海史的一个缺憾,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研讨的一个缺憾。


六下西洋,贸易、礼佛、招谕、征讨


固然,往常的历史课本中鲜有亦黑迷失的引见,但《元史》还是特地为他立了传。亦黑迷失是维吾尔人,生年不详。1265年,入蒙古宫廷,当世祖忽必烈的宿卫。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为大元。次年,为昭告南海诸国中国已是大元天下,并希望各国来朝贡,派亦黑迷失作为大元使者出洋访问。


忽必烈为何会派一个贴身侍卫作为出洋使者,这与元朝廷的特殊格局有关。元朝廷固然有文武百官,但皇帝身边仍留有一群“斡脫”(蒙古语﹐意为合伙。即见圣旨﹐随处做买卖之人),他们多为皇帝贴身侍卫﹐同时也是商人﹐常常被派往海外经商﹐替皇家王族打理生意。亦黑迷失即是“斡脫”中的一员,为大元打理海外事务,20年间,曾六下西洋。


1272年亦黑迷失第一次下西洋,是奉忽必烈之命出使“海外八罗孛国”,即印度西南部面对阿拉伯海的马拉巴尔。亦黑迷失带领的这支范围可观的大船队,沿岸飞行,走走停停来回用了两年时间。此间,大元船队停靠了南亚洲许多国度和地域,最后,经过菲律宾群岛,于1274年返回泉州港。这支船队回国时还带来了八罗孛国使臣,向大元朝廷献上了很多珍宝。忽必烈见到远在西洋的国度都臣服于大元,十分快乐,颁赐金虎符特别嘉奖亦黑迷失。


1275年亦黑迷失第二次下西洋,还是出使八罗孛国。亦黑迷失第二次来到八罗勃国,再度战争交往,得到了八罗孛国的信任,该国派出“国师”,携带名药乘坐亦黑迷失的返航船回访中国,忽必烈恩赐甚厚。1277年,亦黑迷失授兵部侍郎。顺便说一句,亦黑迷失两次抵达的八罗孛国,即印度西南部的马拉巴尔海岸,150年后,七下西洋的郑和即死在这个海岸上的古里城(今卡利卡特)。


1281年亦黑迷失第三次下西洋,是奉命招谕占城。此行大元的目的是让占城臣服,使此地成为大元控制东南亚的基地。但是占城人拒绝臣服大元,亦黑迷失奉命与平章阿里海牙、右丞唆都攻打占城。元军的战役打得并不顺利,只占领了沿海地域,却无法深化占城军事控制的洼地地域。两军对阵了数年,唆都战死,但也没打出个结果。亦黑迷失讲演镇南王,请屯兵大浪湖,乘机而动。镇南王奏报朝廷,朝廷采用亦黑迷失的意见,终于全军撤回国内。此间,亦黑迷失奉诏还朝,忽必烈又给他派了一个新的远洋任务。


1284年亦黑迷失第四次下西洋,不为贸易与招谕,只为僧加剌国礼佛。大元对佛教的兴味,令忽必烈产生了派使者赴僧加剌国(今天的斯里兰卡)礼佛的想法。1284年忽必烈命亦黑迷失率船队前往僧加剌国。这是一次大范围远航,船队途经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进入印度洋,最终抵达僧加剌国。这次出使的任务很简单,即观佛钵、舍利(即佛牙),并赐僧加剌国以玉带、衣服、鞍辔。此次归国后,忽必烈命他留驻泉州,随时听候调遣。


1287年亦黑迷失第五次下西洋,是奉命出使马八儿国(今南印度一带),取佛钵、舍利,航海遇逆风,行一年才抵达,得良医善药。该国遣使臣来贡方物,亦黑迷失自己也置办紫檀木殿材献给朝廷。回国后,一次在服侍忽必烈洗澡时,世祖问他已出海几次,他回答说四次(实践上以任务而论已是五次了)。忽必烈念他劳苦,赐玉带,授资德大夫、江淮行尚书省左丞、行泉府太卿的官爵。


值得留意的是这个“泉府太卿”,1281年元朝“置泉府司﹐掌领御位下及皇太子﹑皇太后﹑諸王出纳金銀事”﹐泉府派出商队从事海外贸易﹐最鼎盛时泉府司有海船1.5万艘。后来泉府司展开成为有海船﹑有军队的特地运营海外贸易的強大实体。泉府太卿为从二品,亦黑迷失从一个“斡脫”,变为参与管理“斡脫”官员。


1292年亦黑迷失第六次下西洋,这一次的任务是招谕与征讨。1280年,元朝遣使爪哇,爪哇亦回派使节表示通好。但忽必烈请求爪哇国王亲身来大都朝觐,遭对方拒绝。1289年,元朝再次遣使爪哇,爪哇国王将元朝使臣孟琪黥面放还。忽必烈大怒,决议南征爪哇。


1292年初﹐为征爪哇﹐忽必烈特设福建行省“命亦黑迷失与史弼﹑快乐并为平章政事﹐将兵征爪哇﹐用海船大小五百艘﹐军士二万人”,“亦黑迷失惟熟海道﹐海中事当付之﹐其兵事则委之史弼可也。”远征部队在泉州后渚港会师。元朝诗人方回记载了这次远征“壬辰腊月明日望﹐三平章往命招诱。泉州出门七州洋﹐飞樯舞帆朔风吼。五旬有余至其境﹐惊禽骇兽破胆走……”忽必烈原想此战十分简单,对三平章说“你们到了爪哇,应派人回来讲演。你们留在那里,其他小国就会臣服,可遣使去招他们来朝。若他们来朝,皆是你们努力的结果。”


亦黑迷失等人率大元舰队行至占城时,先派郝成、刘渊等人为使臣,先行苏门答腊招南巫里、速木都剌、不鲁不都、八剌剌等诸小国臣服大元。1293年,亦黑迷失率兵攻爪哇的葛郎国,这里正在内战,葛朗国王室后嗣哈只葛当起兵,杀葛达那加剌。葛达那加的女婿土罕必耶,剌闻元兵至,央求救援,表示愿意归降。元兵辅佐其击退哈只葛当之兵。但得胜后的土罕必耶,又集结军队,反过来夹攻元军。元军征讨不成,匆匆登船回国。亦黑迷失和快乐因而获罪,没家财三分之一,不久忽必烈又把沒收的家产还给了亦黑迷失﹐並授集贤院使﹐兼会同管事。


娶妻泉州,立“一百大寺看经碑”


亦黑迷失出使出征多在泉州,在此地迎娶佳人。固然,这件事没入正史,但在泉州出土的亦黑迷失所立的“一百大寺看经碑”﹐却记下了他与泉州的特殊关系。


1935年,人们在晋江县学发现《一百大寺看经碑》,为何会在此地发现这个石碑,由于,明代时,或许一时找不到碑料,人们在此碑的另一面琢成《重修普江县学碑》。原有碑文的一面反而成了背面。此碑高350厘米﹐宽115厘米,但发现时已断成三段,仅找到上、中两段。清代《闽中金石略》中已收录其碑文。


蒙元一朝地跨欧亚,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忽必烈统一全国后,佛教权力有所展开,朝廷大兴佛事,并对寺院颁赐巨额的恩赐。亦黑迷失在福建代表朝廷向寺院捐钞,并留下了《一百大寺看经碑》。今天人们能看到这部分碑文,要感激泉州吳文良先生,在1958年出版了《泉州宗教石刻》,书中刊布了此碑的独一照片。


《一百大寺看经碑》碑立于1316年,亦黑迷失在碑记中,先是求佛保祐大元皇帝与江山,并列明一百大寺,大都路32座,居首位,泉州路16座,位居第二,有承天寺、大开元寺、崇福寺、光孝寺、北藏寺、水陆寺、法石寺、积善寺、延福寺、西禅寺、香积寺、招福寺、封崇寺、明心寺、白沙灵应寺、清源洞……碑文中特别阐明,一百大寺,各施中统钞一百锭,年收息钞,轮月看转三乘圣教一藏,其他寺院庵堂﹑接待﹐或施田施钞﹐看念四大部﹑《华严》﹑《法华》等经﹐及点照供佛长明灯。在碑文最后部分,亦黑迷失谈到了自己与夫人盛柔善(今泉州南安人)“次冀亦黑迷失偕室中夫人荼荼身宫康泰、寿命延长、福禄荣迁、子孙昌盛。万行功圆之日,百年服满之时,普与法界众生,同证萨婆苦海。”


据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陈丽华的《畏吾儿航海家亦黑迷失与清源盛氏的婚姻》一文引见,亦黑迷失妻子盛柔善﹐连同盛柔善祖父盛世忠﹑弟弟盛师亮的墓志﹐在20世纪末于南安丰州镇被发现。亦黑迷失同泉州盛氏家族的婚姻才浮出水面﹐这也是研讨元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资料。据盛柔善墓志所载﹐泉州女子盛柔善是在1291年嫁给了时任泉府司左丞的亦黑迷失。盛柔善是南宋诗人盛世忠的孙女﹐出身名门。


元世祖忽必烈死后﹐亦黑迷失告老还故乡。元仁宗念他“屡使绝域”﹐封其为吴国公﹐不久,他便逝世了。很多史家没有留意到,亦黑迷失在蒙元时期,用他数次胜利的跨洋远航﹐比郑和早一个多世纪,宣布了中国大航海时期的来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