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18、19或20日 雨水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 在二十四节气来源地的黄河中下游地域,雨水之前天气冰冷,多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节气之后,气温普通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在气候暖和的南方地域,到了这个节气,平均气温多在 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的确曾经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文杏坞》。杏花比梨花、桃花开得都早。 杏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把杏列为五果(杏、枣、李、栗、桃)之一。杏的果肉、核仁、树皮、树根及枝、叶、花都有药用价值。 杏仁 《本草纲目》记载,杏仁有“润肺脾、消食积、散滞气”三大作用。它分苦、甜两种。甜杏仁偏于滋养,而苦杏仁祛痰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较强。 雨后,在不受污染的河堤、山地、草原上,都能够发现地皮菜的身影。地皮菜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分离体。地皮菜不只美味,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同时,它味甘性凉,能入肝经,具有清肝明目、收敛益气的效果。 常见能够入药的菌类生物还有茯苓、猪苓、灵芝等。 茯苓 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 猪苓 多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向阳山地的阔叶林下,药性微热,有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的效果。 灵芝 属高温性菌类,在15~35℃均能生长。灵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被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珍品。 你还知道哪些菌类或藻类生物?它们各有什么特性?哪些能够入药? 小讲堂 到了雨水节气,早晚温差依然很大,再加上降雨增加,寒湿之邪比较容易困阻于脾脏,人们可能会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所以,雨水节气的养生,应留意以下几点: 1.油腻饮食多食粥 粥类素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效果。 2.点艾祛湿防风寒 艾草性温燥,芳香而辟秽,能够祛湿。 3.合理进补防上火 这个时节小孩子发育较快,他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像是干旱了一个冬天的土地期盼雨水一样渴求营养。所以,应该给孩子多弥补蛋白质和钙含量较高的食品。 这个时节,人们很容易呈现口舌单调、口腔溃烂等状况,也就是俗称的上火。因而,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选自《藏在中药里的二十四节气》 图书信息 书名:《藏在中药里的二十四节气》 作者:刘兵 总主编 定价:192.00元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山东友谊出版社 微信:sdyychubanshe 关注精彩信息 获取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