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芯片创业,九死终身”,其实死亡早已拉开序幕。 2022年,中国吊销、注销的芯片企业超越5700家,比2021年多了70%,平均每天大约有16家芯片公司倒闭,多吗?其实不算多。 由于同期,新设立的芯片公司有62000多家,比2021年多了30%,大把的钱、大批大批的公司在往这个范畴冲。 但这个行业因而兴隆了吗? 似乎也没有。突破性的技术不见报道,数量还降落了11.6%,平均每天少产1亿块芯片。 那新增加的这6.2万家公司是冲啥来的呢?估量大部分都是奔着薅羊毛,或者说“芯骗”来的,由于这个范畴真正的专家有没有6万都不好说,究竟,中国是一个1.3万亿的芯片大市场,这里面的“机遇”太多了。 2022年,芯片大亨曹山,退出了济南泉芯的股东序列。 曹山,曾经是一个芯片界的风云人物,手下操盘了两个合计近2000亿的大项目。 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武汉弘芯,2017年,由曹山攒局成立的公司,拉上了武汉国资参股,刚刚成立就野心不小,号称总投资1280亿,首期是14纳米芯片,2020年开端7纳米的研发,消费线预期能够每月稳定出片3万片。 很快,这个项目就进入了省重点项目名单,后来更是迎来了台积电的蒋尚义来做CEO,并且搞定了7纳米的光刻机。 就在大家还在想曹山为啥能这么强的时分,他曾经退出了武汉弘芯,重整旗鼓转战山东,搞的是济南泉芯。 济南泉芯注册资本59.5亿,号称598亿的高额投资,项目也是分步走,最终锁定7纳米,不少人都是从武汉弘芯带走的,包含台积电元老夏劲松。 济南方面也很积极,光树立用地,就有39公顷。 不外,济南泉芯出圈,可不是靠芯片,而是靠“四大天王”。 由于曹山旗下另一家芯片公司的官网显现,开创人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是副总裁。四大天王肯定不会搞芯片,凑合的官网,一看就不是啥正派公司。 这事一出,无论武汉弘芯还是济南泉芯,都没坚持多久,故事的展开也很相似,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只是结局有所不同,武汉弘芯在发不收工资后,全员解散,光刻机原封卖掉还钱,公司也注销了,而济南泉芯侥幸一点,济南国资接盘了股份,只是往常也没啥水花了。 投资嘛,成败得认,但这么荒唐的两个故事背地,很多人诧异,这曹山到底啥来路? 济南泉芯烂尾,结果曹山主动接受了采访,只是他说,他不是曹山,他的真实身份是安徽典创电子的董事长鲍恩保,“曹山”只是他的一个同事,只是用来挂名。 依据这位鲍老板的讲述,这个项目其实他没出多少钱,只是“技术入股”,而他没有啥芯片背景,全靠从武汉弘芯拉来的那群人,而国资方面吭哧吭哧地出钱,实缴的出资额、树立的钱、买设备的钱,前前后后数十亿投进去了。 鲍老板还说,当初项目经过专家组论证。 结果,专家组打脸说,的确经过论证,但是专家组当初的意见是“此项目风险太高,不倡议展开”,而那时,山东在做“新旧动能转换”,泉芯不只顺利地搞了下去,而且进入当年的严重项目的优选名单。 只不外武汉弘芯之后,“曹山”这个名字臭了,不只拉不来投资了,发改委又对“烂尾”的项目设了限制,然后“曹山”主导的泉芯,资金链就断了。项目黄了,但很多人靠这个挣了不少钱。 这么看,芯片的确是一个赚钱的行业,究竟,在薅国度羊毛这点上,他们从不手软,河北昂扬微、淮安德科码、坤同半导体,都曾经试过了。 于是有人疑惑了,钱咋这么好骗呢? 这完整是错觉,得分中央。 2014年,国度为了扶持芯片行业,有了芯片大基金,投资了不少芯片企业,兆易创新、国科微、瑞芯微、中芯国际等芯片大厂上市。 大基金的确掏了不少钱,不外,它也赚翻了,在瑞芯微、国科微这样的企业中,大基金的回报超越10倍,在长川科技、北方华创等公司,回报超越五倍。 但,争议就来了,大基金到底是来扶持企业的还是来赚钱的?普通意义上,大家了解的扶持最少是长期投资,但是大基金的五六年的投资期限,明显就有点略短,对技术创新的推进不大,倒更像是来做投资的。 争议还没停息,大基金那边就出事儿了。 2021年11月,参与大基金的华芯投资的副总裁高松涛被查,原本这是一个个案,没惹起多大的关注,但是到2022年7月,华芯投资总裁路军被查。 尔后陆续被带走的还有原紫光集团的赵伟国,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曾在工信部、紫光、长江存储多个单位任职的刁石京,还有大基金的总经理丁文武。 从个案到窝案,大基金的系统性违纪,控制资源的这部分人,无底线的蚕食行业,的确很让人震惊。 一面,骗子横行,另一面,该长期投资的芯片基金,反而成了糜烂的高发地。 这一里一外,整体的融资环境就差得不能再差了。 2022年,有一家做消费电子芯片的诺领科技倒下了,这也算是一家实打实的芯片公司,开创人清华、北大科班出身,技术团队多有高通背景,目的是冲击“中国的高通”,刚开端比较顺利,但是几轮融资下来,估值被推得很高,但接下来就尴尬了,再融资吧,没有接盘侠,卖身吧,更艰难,然后资金链断裂,回天乏术,只能靠卖IP来结员工工资。 依据天眼查信息,2022年新注册的6万多家公司中,取得天使轮或者种子轮投资的,只需109家,进入A轮融资的22家,进入B轮融资的,只需2家。 B轮大约是大部分企业能取得的最高轮次的融资了。即便历经千辛万苦上市的那些明星企业,这一年多时间也是股价腰斩,基本失去融资功用,不少以至沦为大股东变现的工具。 其实从特朗普开端折腾这事,大家就都认定,芯片这事再难也得靠自己,思绪很明白、资源给的也多,结果五六年过去了,结果一言难尽。 2022年,形势更为恶化,美国的芯片法案正式实施了,光刻机禁令、芯片禁令、“芯片四方联盟”(Chip4),对美国来讲,益处就太多了,产业链排华,制造业回流美国,限制中国高科技展开,拿到芯片的主导权。 一开端,很多企业是抱着博弈的态度来看这事的,究竟中国是最大的市场,荷兰的ASML以至来中国参与了进博会,显然是想继续做中国的生意,但几年时间,美国大棒加苹果的措施基本也让这些公司死了心。 今年,荷兰还是参与了美国的阵营,日本跟随美国的态度也越来越坚决,霸权固然深入人心,但是真的好用。 也就是说,五年过去了,“卡脖子”的被动局面没啥大变更。 中国半导体协会发声,美国此举伤害中国的同时,也会伤害世界。 除了喊话,还能咋办? 中科院愈加务实一些,在最新的院刊中提出了倡议: 1、树立跨部门谐和机制,并倡议以半导体产值的10%为规范,匹配半导体的研讨经费; 2、恢复半导体物理专业,弥补历史欠账; 3、树立半导体基础研讨网络,带动基础研讨向半导体范畴回流; 4、全国树立10个左右大型区域分离创新平台,分离公关共性技术; 5、鼎力改动适用主义主导科研的弊病。 看这个工作量,着实不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