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南山积翠图》 绢本设色,147x66.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该作品按远、中、近三景均采用大量的笔墨描画。画作尺幅虽大,用笔却毫不涣散。特别是中景,描写得更为精谨。草木繁茂、山势蜿蜒,却丝毫没有迫塞感。山体迂回、盘桓,观者置身画中,沿山间小路似乎能够直达无人之境。画面布置有序,层次井然,笔墨清隽秀润,沉静淡雅,毫无躁气,具有温厚而博大之美。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江苏太仓人。祖父王锡爵在明朝万历时期曾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父王衡任翰林院编修,他以荫官任太常寺玺卿,升太常寺少卿,后辞官回乡。入清后不仕,以书画自娱。自少年起绘画即遭到董其昌的指授,又认真观摩和研习家藏及董其昌所藏的诸多前代名画。他将古代名家丘壑布景、笔墨技法、意境气韵等元素中止梳理,加以规范化和格式化。他特别尊仰黄公望,深得黄氏笔墨淳厚苍茫的真髓,最终构成布景平稳中寓变更,笔墨圆厚、虚和、雄壮、蕴藉的艺术作风,引领着清初摹古的艺术潮流。 历代书画高清复制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一切,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念和对其真实性担任。如触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络,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