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厂商动态】 1、美光总裁员幅度达15% 2、三星电子2022年存货资产增长21%,创历史新高 3、高通原后端运营高级总监杨伟东出任美光科技副总裁 4、华邦电子:存储市场Q1是谷底,供过于求H2逐步改善 5、东芝:广东东莞新硬盘消费线正式落成 【应用市场】 1、一加、小米之后,又一家终端厂商参与存储容量升级大军 2、看衰Q2需求,苹果削减台积电投片数量 3、瑞银:中国12月iPhone出货量较前月暴增88% 4、中国信通院:2022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降落22.6% 5、2022年日本国内手机出货同比减7.7%,预估2023年将持续萎缩 6、ADI:工业与汽车市场需求依旧韧性十足 7、中汽协发布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将采用微内核技术道路 8、中兴通讯已启动一轮人员优化 【 IC设计、晶圆代工、资料设备等厂商动态】 1、继奥迪和大众之后,三星电子还将为宝马供给SoC 2、Lam Research任命前三星电子副总裁为董事会成员 3、博通、VMWare兼并截止期限延后至5月底,估量买卖将在2023会计年度完成 4、台湾地域2023年半导体产量预估下滑5.6% 5、传台积电欧洲建厂延后两年 6、高塔半导体2022全年营收16.776亿美圆 同比增长11.2% 7、2022年安谋科技净利润暴跌,将裁员近百人 存储厂商动态 1、美光总裁员幅度达15% 据外媒日前报道,美光的状况似乎比预期的要艰难,该公司正在思索再裁员 5%。早在去年 12 月,美光就宣布计划裁员约 10% 的全球员工,当时约有 49,000 名员工,但裁员似乎还不够,公司发言人 Tate Tran 已确认总裁员幅度约为 15%,这是2023年全年的裁员。这表明裁员可能会分几个阶段中止,除非状况有所改善并且对美光产品的需求上升。 美光还降低了资本支出,不只是2023财年,还包含2024财年,固然该公司估量将更多地用于树立新的晶圆厂。美光曾经将 DRAM 和 NAND 闪存的晶圆开工量减少了约 20%。这一切都发作在公司放慢其技术节点过渡的同时,因而,其 1Γ技术将延迟至2025 年。这意味着美光将停留在 232 层 3D TLC NAND 上的时间比最初计划的要长。美光将在3月底发布2023财年第二财季的财务业绩,前几个季度的业绩表明,美光估量与上一季度相比收入最多降落 3 亿美圆。 2、三星电子2022年存货资产增长21%,创历史新高 据韩媒报道,三星电子17日发布的综合审计讲演显现,截至2022年底,三星电子的存货资产为521,878亿韩元。与上一年(413,844 亿韩元)相比增长了 20.7%,创历史新高。这归因于随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家电和半导体的需求降落。 按种类分,产废品(产品和废品)库存为16.322万亿韩元,比上年增加4万亿韩元。制造过程中的半废品和在制品抵达 20.775 万亿韩元。这比上一年增加了近7万亿韩元。原资料和库存商品为149,792亿韩元,比上年增加7,944亿韩元。 随着半导体衰退蔓延至一切行业,全球企业都在维持减产。迄今为止,三星电子不时坚持“不减产”的立场,但剖析以为,为了稳定库存管理,一定水平的减产是不可避免的。对此,三星电子在1月底发布财报时倡议经过产线优化自然减产。 固然全行业恶化,三星电子仍大幅增加了研发费用。去年年底,三星电子的研发支出为24.9191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3237亿韩元。该计划是经过在行业变得愈加艰难时增加对未来技术的投资来为行将到来的行业反弹做准备。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17日在视察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强调,“固然处境艰难,但人才培育和未来技术投资不应动摇。” 三星电子计划到 2028 年投资 20 万亿韩元开发一个研讨综合体,其中包含一条半导体研发专线,计划于 2025 年年中投入运营。据解读,近期决议在短期内向子公司三星显现器借款20万亿韩元,也是为了确保半导体投资的财源。 3、高通原后端运营高级总监杨伟东出任美光科技副总裁 美光科技2月20日宣布,杨伟东(JasonYang)已参与公司,担任美光副总裁暨西安封装与测试工厂担任人,管理美光西安的集成电路与模组封测业务。杨伟东将向美光DRAM封装与测试运营企业副总裁吴明霞汇报。参与美光前,杨伟东在高通公司担任后端运营高级总监,担任推进关键制程提升应用率和产能。 4、华邦电子:存储市场Q1是谷底,供过于求H2逐步改善 华邦电子总经理陈沛铭近日表示,整体存储市场供给过剩状况仍存在,价钱持续下跌,但预期第一季将是存储市场的谷底,供过于求的状况可望在下半年逐步改善。 华邦电子的减产动作持续,1月投片量将是低点,而降价和减产都会影响毛利率表示;至于何时能回到以前的满载投片,仍需察看市场变更;预估第一季会是存储价钱谷底,可能待第一季价作风整完后,今年全年就不会再有价作风降压力。 其中,个人计算机市场方面,去年第四季需求急踩煞车,预期今年第一季将是库存修正的谷底,第二季需求可望回温,且第三季将较第二季再增加;下半年个人计算机客户需求可望较上半年增加50%,而明年个人计算机市场能否会掀起一波大范围换机潮则值得等候。 5、东芝:广东东莞新硬盘消费线正式落成 东芝宣布在广东东莞的新硬盘消费线正式落成。此消费线产能将优先供给中国市场。加上原有的产能,到2025年,东芝有望将产能提升到2020年的两倍。 应用市场 1、一加、小米之后,又一家终端厂商参与存储容量升级大军 自去年下半年开端,因终端需求不振存储行情一路走跌,去库存火烧眉毛。如此基调之下,今年众多终端厂商年后拉开了存储容量升级的大幕。最令人关注的当属一加、小米。 近日,又一家终端厂商也参与了容量升级行列。酷比魔方宣布将在酷比魔方X Pad平板电脑,提高256GB平板。 据悉,X Pad将配备8GB内存和256GB存储,具有8000mAh电池,采用天玑900芯片,6nm工艺制造,包含2个主频2.4GHz的Arm Cortex-A78大核和6个主频2.0GHz的Arm Cortex-A55高能效中心。 2、看衰Q2需求,苹果削减台积电投片数量 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日前再度下修向台积电的晶圆投片数量,此次下修总数达12万片,影响包含N7、N5、N4和部分N3产线。 供给链音讯称,苹果对今年Q2的预测比Q1还差。之前音讯显现,苹果今年iPhone 15 Pro/Pro Max系列计划将搭载采用台积电N3工艺的A17芯片,M2 Ultra/M3同样拟基于台积电3纳米工艺。 3、瑞银:中国12月iPhone出货量较前月暴增88% 瑞银剖析师出具讲演指出,去年12月,苹果在中国的iPhone 出货量较前一个月飙升 88%,对 iPhone 的需求,将成为引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复苏的一大动能。 讲演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进程曾经展开,该行原先预估,苹果从 12 月消费延误中恢复的状况不佳,但往常以为苹果的表示比预期还要更好。12 月中国本土品牌出货量月增 21%,但 iPhone 出货量却远远胜过当地品牌,出货量月增 88%,年增 20%,表示均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 4、中国信通院:2022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降落22.6%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现,2022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786.0万部,同比降落16.6%,其中,5G手机2323.4万部,同比降落14.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4%。2022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降落22.6%,其中,5G手机出货量2.14亿部,同比降落19.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8%。 5、2022年日本国内手机出货同比减7.7%,预估2023年将持续萎缩 据日媒报道,日本苹果情报网站iPhone Maina 18日报导,日本ICT市场调查咨询机构MM总研发布调查讲演指出,2022年(2022年1-12月)日本国内手机(智能手机+功用手机)出货量年减7.7%至3,372.7万支。其中,2022年日本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减6.1%至3,167万支,占整体手机出货量比重达93.9%、比重创新高;功用手机出货量年减26.5%至205.7万支、年出货量创历史新低纪录。 数据显现,2022年日本5G智能手机出货量较2021年(1,960.9万支)暴增53.4%至3,007.6万支,占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比重达95.0%、比重较2021年暴增36.9%。 就厂商别智能手机出货状况来看,2022年苹果iPhone于日本市场的出货量达1,544.6万支,虽以高达近5成(48.8%)的市占率持续稳居龙头位置,不外出货量较2021年萎缩8.1%,萎缩幅度还高于整体市场平均值(年减6.1%);夏普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32.4万支(市占率10.5%)、位居第2位,其次依序为三星电子的321.9万支(10.2%)、FCNT的285.4万支(9.0%)和Sony的256.6万支(8.1%)。 MM总研表示,因智能手机价钱扬升、加上通膨(物价走高)招致换机需求预估将低迷,因而2023年日本智能手机出货量预估将持续萎缩。 6、ADI:工业与汽车市场需求依旧韧性十足 亚德诺(ADI)CEOVincentRoche表示,即便面临大环境的不肯定性,但在自动化与电动化的趋向带动下,ADI的工业与汽车市场需求依旧韧性十足。 7、中汽协发布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将采用微内核技术道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近日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本次开源的车用操作系统内核,将采用微内核技术道路,针对智能驾驶在实时性战争安性方面的请求中止创新设计,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性能。据悉,首个车用操作系统原创微内核开源版本将在2023年5月正式发布。 8、中兴通讯已启动一轮人员优化 据媒体报道,中兴通讯已启动一轮人员优化,触及无线研讨院、终端等多个部门,每个业务线比例不同。据悉,不少员工年前被通知,会在2月底之前办完离职手续。往年公司较少裁员,2022年因各种要素,员工自愿流出较少,另外这几年大量招聘应届生,人员原本就冗余,因而要缩编减员,后续可能还会继续优化。 IC设计、晶圆代工、资料设备等厂商动态 1、继奥迪和大众之后,三星电子还将为宝马供给SoC 三星电子正在加快对汽车半导体的追求。这是为了抵消移动市场的低迷,移动市场是内存和系统半导体的中心,是主要焦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时期的到来对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也产生了影响。 据韩媒报道,据业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正在开发一种用于供给给宝马汽车的系统级芯片(SoC)。目前曾经过密切协作取得了停顿,例如提供来自系统 LSI 部门的样品。 三星电子在汽车范畴的重点是“信息文娱(IVI)”,即同时提供各种信息和文娱的系统。它不同于控制车辆的微控制器单元 (MCU) 等模仿半导体。 三星电子在 2022 年第四季度的电话会议上宣布,“我们经过与一家美国自动驾驶处置计划公司签署产品开发体谅备忘录 (MOU),稳定了中长期增长的基础。” 2、Lam Research任命前三星电子副总裁为董事会成员 据韩媒报道,Lam Research宣布任命延世大学系统半导体工程系讲席教授(博士)Ho-gyu Kang为董事会成员。这一任命任期从7日开端。 在担任讲座教授之前,康博士曾担任三星电子副总裁。2017年至2020年兼任三星半导体研发中心研讨总监。 他在三星担任过 35 年的各种指导职务,指导了几代逻辑和 2D/3D 内存的开发。他还担任 CMOS 图像传感器的高密度集成电路 (LSI) 工艺的设计和主要开发,监视未来的半导体技术研讨,包含下一代资料和半导体工具的研讨。 3、博通、VMWare兼并截止期限延后至5月底,估量买卖将在2023会计年度完成 据台媒报道,相关监管文件显现,博通和云端运算厂商VMWare 已将兼并期限延长 90 天,两家公司兼并买卖的最新外部日期是 5 月 26 日,预估买卖仍会在 2023 会计年度完成。 博通去年 5 月宣布将以 610 亿美圆收购 VMWare,成为 2022 年全球最严重的买卖,也是半导体史上最大范围的并购案。 博通延后兼并期限的决议,正值全球监管机关收紧对大型科技公司的买卖检查之际。目前英国竞争监管机构已展开对博通 VMWare 并购案的第一阶段调查,欧盟反垄断机构日前也宣布恢复对该笔买卖的调查,将在 6 月 7 日前做出决议。 博通发言人表示,这种范围的收购通常会延长买卖截止期限,公司将继续和全球监管机关协作,继续推进检查停顿,预估买卖会在 2023 会计年度完成。 4、台湾地域2023年半导体产量预估下滑5.6% 据外媒报道,台湾地域工业技术研讨院一份讲演中称,2023年台湾地域集成电路产值将同比降落 5.6% 至 1505 亿美圆。这一降幅比讲演预测的全球半导体产值降落 4.1% 更糟,也比去年的预测更可怕。 剖析师表示,芯片制造商今年表示不佳——随着大盛行初期消费电子产品支出激增招致全球需求放缓,其中许多制造商正试图削减库存——这将扼杀台湾地域的就业市场,并抑止对科技硬件的新投资。 5、传台积电欧洲建厂延后两年 据台湾媒体,业界传出,台积电因思索车用半导体供需不再严重吃紧,加上多数车用芯片客户可转至日本、美国等地新厂消费,欧洲新厂因而延后树立,最快2025年才会开工,比原预期递延约两年。 6、高塔半导体2022全年营收16.776亿美圆 同比增长11.2% 高塔半导体2022年全年营收16.776亿美圆,同比增长11.2%;毛利润为4.663亿美圆,同比增长41.7%; 停业利润为3.117亿美圆,同比增长87.2%;净利润为2.646亿美圆,同比增长76.4%。 7、2022年安谋科技净利润暴跌,将裁员近百人 据媒体报道,安谋科技2022年营收抵达了近8.9亿美圆,相比2021年的6.65亿美圆同比增长了33.8%;净利润则由2021年的7920万美圆暴跌了95.96%至320万美圆。 去年净利润跌幅如此之大缘由包含了外汇损失3700万美圆,扫除这两年汇率构成的影响,2022年安谋科技净利润也有超越4000万美圆,同比实践大约下滑了37.9%左右。 音讯显现,近期安谋科技为应对今年充溢应战的业务前景与状况,裁员了90-95人,其中大部分为研发工程师,主要触及SoC、HPC两个团队,并且这两个团队的业务担任人也在被裁范围内。其他的研发团队也将有小范围的裁员。至于裁员的赔偿比例则为“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