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交流网 首页 名表图片鉴赏 积家 查看内容

航运业巨子虞洽卿的童年

2023-2-20 10:35|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172| 评论: 0

摘要: 出生在美丽的伏龙山脚下海在笑着,夏季的热风吹起一层层波浪,一个个浪头打在一座美丽的山脚下。那座山是浙东三北大古塘百里之内最大的一座山,它头大尾小,形似一条伏龙,故当地人取名伏龙山,海拔282公尺。伏龙山 ...

出生在美丽的伏龙山脚下


海在笑着,夏季的热风吹起一层层波浪,一个个浪头打在一座美丽的山脚下。那座山是浙东三北大古塘百里之内最大的一座山,它头大尾小,形似一条伏龙,故当地人取名伏龙山,海拔282公尺。伏龙山头伸向大海,尾在大古塘边,山麓有个小村,叫山下村。那晚午夜村子里静悄然地,只需一二犬吠声,突破小村的沉寂,忽然村子东头一间小楼房里的灯光亮了,一个产妇临产前的腹痛嗟叹声,在接生婆的辅佐下,“哇……”的一声,一个大胖小子生了下来。接生婆随手挖出婴儿口中一口痰,叫女儿姣容拿来一盆热水,给婴儿洗身、穿衣、接着在婴儿口中抹上早准备好的黄连水,这是浙东习俗,孩子出娘胎叫他先尝尝。黄连之苦,日后做人能吃苦耐劳,立志做人,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万峰从接生婆手中接过婴儿,认真一看:婴儿又长又大,额上有皱纹,下体有个“茶瓶咀”,万峰想:我家有了接香火的人了,这孩子必是个“小裁缝“的料,方氏见生了个男孩,也很快乐,老来终身有靠,养老送终,在封建时期靠膂力赚钱,自然男人比女人强。


第二天,村里有个老秀才向万峰贺喜,他是万峰做衣服的老主顾,那秀才捋捋山羊胡须说:“月前有个江西风水先生来村里,向桥头坐着的老人说,这伏龙山山下村,是风水宝地,伏龙起飞,金鹤吭鸣〔指西边鸣鹤场),三十年内必出能人,不是中流砥柱,就是富商巨子,说不定你家小子会应了风水先生的预言,以后会飞黄腾达。”今夜万峰裁缝家添了个男孩,这在山下村也是个平常事,正似万峰所说,添个“小裁缝”而已,而这个“小裁缝”日后闯荡上海滩,成为金融巨子,中国航运业中第一代船王,宁波商帮中的首领人物之一。这是无法始料的。


海滩遇险获救星


虞万峰中年得子,自然十分快乐,依照习俗,婴儿出生一个月内由母亲取名,方氏取名瑞岳,到一周岁时,万峰不喜欢这个名字,他去村里塾师虞民世处,请求为儿子取个好名字,虞先生翻开一本《虞氏族谱》说:“我们山下村虞家,老祖宗是虞世南,他是慈溪县宓家埭洪家村人,是唐代一位大臣,官封秘书监,又是一位大书法家,至明代洞桥虞氏有一支迁居龙山山下村,山下虞氏在世的有守、成、和、顺、积、中、英等辈,传到你家孩子已是第十代和字辈了。”塾师思索了一会,义翻了翻族谱说:“就叫虞和德而已,以后念书了再起个名。”万峰恩将仇报地走了,从此这小子就叫和德,书名叫洽卿,去上海滩发迹后,宁波同乡大小亲妮地称他为“阿德哥”。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小和德七岁时,又添了个比他小三岁的瑞芳弟弟,父亲万峰却得一场伤寒病,与世长辞了,方氏为夫治病还背了一身债,家境自然十分艰难。和德八岁时要想去读书,母亲说:“阿德呀!我家四口,靠我一人劳动,衣食难全,你跟隔壁阿三去村后海涂拾泥螺罢,卖了也好补贴家用。”


阿德八岁,曾经有点懂事了,就提着娘给他的一只粗布口袋,跟着邻居几个孩子,去村后五华里的海滩上拾泥螺。


一望无边的大海,伏龙山的头伸向海中,海滩上软绵绵的淤涂,一步一个黄壳大泥螺,够几个孩子拾个畅快,远处点点白帆,帆边飞翔着一群海鸥,阿德见了大海,十分新奇,原来咱村子后有这么个好去处,对未来产生了幻想。


有一天,正是深秋台风时节,那时没有什么“天气预告”,阿德和小同伴们在下午三时许,各人已捡到一大袋黄泥螺,每人能够换到一斗米。忽然,海上刮起了大风,天阴沉沉地,云块向西南方向飞驰,庞大的东冬风,台风刮起来了,一时波浪滚滚涌向海涂,接着暴雨像黄豆大小打下来,阿德、阿三大叫:“伙计们快跑,往南跑。”可是风太大了,雨太大了,孩子们的身子就站立不稳,几次被大风刮倒,几次顽强地站起来走,他们一伙有五个孩子,算阿德年岁最小,最大的有十一二岁,但阿德被恶浪卷了去,抛出几丈远,他已不由自主,但背上的泥螺袋还是紧紧背着不放,又一个大浪打来,他被海浪抛向前方,离岸上更远了,阿德固然年小,知道这台风的凶猛,他听母亲讲过:几年前,村子里有两个渔夫,因受台风攻击,船翻人亡,没有找到尸体,说是喂了海中大鱼了,今天他也遇到这种凶猛的台风,看来也要埋葬在鱼腹了,阿德正在危殆关头,忽然身边呈现一个白须老人,抓住阿德手臂,大声说“孩子别怕,跟我走。”那老人的手臂似有千斤之力,阿德抓住老人的手臂,一步步向岸上走去,直到村旁。有了老人的救助,阿德免除了这场“没顶之灾”,临别时,阿德十分感激白须老公公,可惜遗忘问他姓名地址,日后好回报他救命之恩。后来阿德在上海滩发迹成了大老板,回乡几次找寻这位慈祥长者给予回报,却似杳无音信,无人知道,母亲方氏只得安慰儿子,多为家乡做善事.回报那位长者。


拾泥螺又读“雨书”


却说山下村塾师虞民世,受虞氏宗族委托,在村里办了个学塾,除了孩子家长按季出些学费,虞家祠堂(俗称老祠堂)也给予补贴,叫他尽量吸收虞姓儿童人学,贫穷户可免去学费,他想到虞万峰死后,虞家经济艰难,要八岁孩子拾泥螺补贴家用,十分可惜,他想出一个措施,让这些孩子晴天下海干活,雨天来读,名之日“雨书”,他又一次上门向方氏发起他家和德来学塾读书,分文不收,方氏快乐地允许了,从此和德晴天出海,雨天读书。虞民世先生还为这个聪明的学生取了一个书名叫“洽卿”,阿德喜欢这个名字,日后闯荡上海滩,就用“虞洽卿”名字出面,这响亮的虞洽卿三字,在宁波帮中成为首领人物之一,成为上海宁波帮中众所周知的“红人”。 


虞洽卿照学塾规则,先念“三、百、千”,那是中国从宋代以来,对孩子的启蒙读物,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简称“三百千”,虞洽卿对第一本启蒙读物“三字经”十分喜欢,据虞先生说:这三字经的作者也是宁波人,一个名叫王应麟的学者所编,虞民世教学之外,又善长讲故事,他给虞洽卿等孩子讲述“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是明朝人,他曾奉令七次出海远航,计30年,到过外国30余个国度,开辟了海上42条航线,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79年,算得上是我国古代的航海家,虞洽卿听得十分有味,他想:长大了,也要驾船到海外去,他和两个读“雨书”的同窗,一同去海滩拾泥螺,海上氽来一只破舢板小船,一个同窗爬上去说:我来坐船,另一个爬上去说,我来开船掌舵,虞洽卿最后一个上了破舢板说:我来当船老板,出洋做大买卖。这次游戏,日后得了应验,一个同窗果真当了轮船职员,而虞洽卿果真当了轮船公司的大老板。课余之暇,虞先生也讲过本地的民间故事,他讲过伏龙山上伏龙寺内“千年水底蛇,口吐白莲花”的蛇妖害人,被镇海县安知县斩妖除害的故事,他又讲了伏龙山西面神秘的“小娘经洞”的故事,说是古时有八个年轻未婚的姑娘,都是童养媳,他们为对立婆婆的优待和分歧理的封建婚姻,相约爬上伏龙山,准备携手跳海自杀,当场呈现了一位青丝老和尚,口念“多心经”,劝止八个姑娘,要善待生命不要自杀,领他们到西山腰一个山洞时,说躲入山洞念经修行,吃的东西由老和尚差一个小和尚送进山洞,这八个姑娘在伏龙山山洞中生活了多年,夜深人静,人们在西山脚路过,还能够听到洪亮的姑娘们集体念佛念经的声音,虞洽卿听了觉得很新奇。有一年大年初一,大家放假,虞洽卿与几个同窗上伏龙山去找小娘经洞,找遍伏龙山西山腰,没有这个洞,正欲返回,一个同窗叫起来“快来看,这里有山洞”,虞洽卿与同窗们一同跑过去,原来是一条岩石裂痕,像刀劈似的,岩缝边布满了青苔、小草,几滴水从青苔上滴下来,滴入一个山洞,发出洪亮悦耳的声音,顺着水路进去,却有一个山洞,能够容纳一个人,虞洽卿他们几个同窗当心翼翼地携手进人洞内,却是一道狭长的岩石缝,缝内湿渌渌地,他们索性把布鞋脱了,拿在手上,一步一步走进去,十分昏暗,走了一程,上面却有一线光亮,照见一条石桌似的一块方石块,旁边有八块方石,能够坐人,虞洽卿说:“你们看!这是八个姑娘坐着念经的方。”大家快乐起来;假如八位姑娘健在,在这里念经那多好!虞洽卿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同情这八位不幸的姑娘,对狠毒的封建婆婆升起一股恨意,圆洞内湿润昏暗,寒气袭人,孩子们有些怕,照原路退了出来。


这次“小娘经洞”探险,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虞先生苦口婆心的说:这社会男女穷人都受苦,但女人更受锤炼。虞洽卿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尊崇母亲、维护姐姐、同情女同胞的人生良知与正义感,日后闯荡上海滩,遇到广东十多个女同胞,被外国人诬为“人贩子”而吃官司,虞洽卿挺身而出,大闹公堂为女同胞们洗刷冤案,无罪释放,这与虞洽卿幼小时期受的教育不无关系。


文章来源:中国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