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为止上半年的买卖彻底告一段落,最近短线操作的确有难度,上涨途中追涨杀跌常常丢了西瓜捡芝麻,买中心主线的路子还是不能停啊。 但是大家又担忧高价科技股不好上车,换个角度想想,目前消费电子等风口处于进攻期,前有半年报还没出,还是有业绩肯定性高的大肉等着冲刺。我们今天精选国产替代主线下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催化将近的两大中心分支分享给大家。 代工:代工环节,得先进制程得天下 晶圆制造是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之一,经过在硅单晶抛光片上制造出数以亿计的晶体管,以完成逻辑运算、数据存储等功用。 制造工艺直接决议了芯片的性能水平。 晶圆制造的商业方式能够分为IDM和晶圆代工两种,目前晶圆代工曾经成为主流方式。2013-2018年,全球晶圆制造市场中,纯晶圆代工厂商的销售额占比平均抵达86%。 以代工为主的商业方式,承接全球Fabless订单和IDM厂商的部分订单,是产业链中最易成就行业巨头的环节。 经过对比各环节龙头公司可见,代工龙头台积电的营收体量远超其他环节的龙头公司,且增长主要靠自身驱动力完成,盈利才干远超封测环节,盈利稳定性高于设计环节。 关于代工厂商而言,得先进制程者得天下。 以全球代工巨头台积电的胜利之道为佐证,能稳坐全球晶圆代工头把交椅,关键在于领创先进制程,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产能。 制造需求大,国产替代合理时 大陆晶圆制造国产化面临产能缺乏和先进制程落后两大困境。 2018年,大陆56%的晶圆代工销售额被台积电占领,大陆厂商中芯国际、华虹和武汉新芯的合计占比仅28%。 2019年,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的合计年产能约为342万片(等效12英寸),只占台积电年产能(1230万片等效12英寸)的28%,远不能满足目前大陆对晶圆制造产能的需求。 作为大陆目前技术最先进的中芯国际,目前最先进的产能工艺为14nm,而台积电已推进到5nm,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与台积电至少相差两个身位。 晶圆制造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需求高资本支出和高研发投入,国度政策和资金已鼎力支持,大基金一期已重点规划,但大陆龙头企业还有庞大长大空间,国度政策和资金有望继续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中美毛衣摩擦使大陆晶圆制造环节短期承压,中长期受益国产化进程加速。 国内两大代工龙头专注展开,有望贡献主要力气: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之一,国内代工产业的展开与壮大势必将鼎力推进我国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带来行业展开机遇。 就投资角度看,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资料、设计、封测环节具备国产化替代的优质公司。 特种气体:特种气体:现代工业“粮食” 特种气体是工业气体中的一个新兴门类,指可用于电子工业消费中运用的气体,是最重要原资料之一。普遍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现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环保和医疗等新兴产业范畴。 由于应用于离子注入、刻蚀、气相堆积、掺杂等工艺,被称为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及光伏等资料的“粮食”和“源”。 产能转移,下游行业快速展开 集成电路范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销售范围从 2158 亿元疾速增长到 2018 年的 6531 亿元,复合增速为 20.27%,远超全球其他地域; 显现面板范畴,依据 IHS 预测, 2016 年-2025 年全球新型显现面板需求面积的 CAGR 估量将达 4%,到 2025 年增长至 2.66 亿平方米。 全球特种气体市场坚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亚太地域特种气体需求增长最快,估量 2020 年市场范围将抵达 168 亿美圆,占全球特气比重提升至 25.80%。 我国特气市场范围由 2010 年 118.14亿元增长至 2018 年 296.49 亿元,CAGR 为 12.19%,估量 2024 年市场范围可达 1087 亿元。 外企寡头垄断,国产化势在必行 电子特气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空气化工、林德集团、液化空气和大阳日酸等四大公司控制着全球 90%以上的市场份额,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在国内市场,海外四大气体巨头控制了我国电子特气市场 88%的份额,国内气体公司市场份额合计仅占 12%,国内企业占比较低。 目前国内的确有几家企业陆续突破,未来有望逐步完成进口替代。随着下游半导体行业转移,相关企业有望快速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