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战、二战的退伍军人不一样,从东南亚战场上归来的这一代老兵回到美国后遇到的是冷漠以至敌意。没有彩带飞舞的游行队伍,也没有大众性的庆祝活动,有的只是肉体饱受战争折磨的痛苦与愤恨。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美国人的态度也在发作转变。达观主义心情不时高涨,越战老兵也越来越遭到他们应有的尊重。1982年11月,越战退伍军人留念碑的落成仪式标记着他们的牺牲得到了正式的认可。留念碑庞大的黑色花岗岩墙壁上铭记着58296名牺牲者的名字,其中包含80多名妇女。每年,成千上万的祭拜者在留念碑前留下了照片、鲜花,个人物品以及信笺等等。吊唁死者,其中有一首诗特别遭到祭拜者的喜欢。这首诗的作者是来自伊利诺斯州的直升机驾驶员,他的名字叫迈克尔·戴维斯·唐奈。这首无题诗是他写给马库斯·苏利文信中的一部分,后者曾在1967年至1968年间在军中担任机械师,当时他最好的朋友已回到美国。此诗在此前曾发表过,但是下面这封信的全文是第一次公开,这也是苏利文收到的朋友的最后一封来信。迈克尔·唐奈少校的直升机在1970年3月24日的一次救援任务中被敌军击中,他的尸体没能被人找到。 敬爱的马库斯: 我想我们两个都不是爱写信的人,12月过得真快,这对我也没什么不好。我往常蛮达观的。或许我要在越南这里呆一辈子,而且似乎也没去过任何别的中央。我曾一次次重温那日渐含糊的昔日的美好时光。我想你明白我在说什么。旧梦重温的觉得很不好受,特别是当你没有情投意合的朋友和你一同分享新的幻想的时分。 无论怎样我都不应埋怨,那样或许会更糟糕。我可能会成为一个军中机械师或者其他什么人。我很喜欢你寄来的诗,是真的。我曾经把它们打印成文编入我的诗集《生命一叶》。我最近写的是新东西,过些时间给你寄过去。我往常想给你看一看我昨天晚上写的一首诗。 假如你能够, 请在心底, 为他们留一空间。 当你启程,到那 他们再无法涉足的中央, 请回头再望一眼。 不论你心中能否 依然有爱, 请不要羞于启齿, 请说出你的眷恋。 他们留在尘世的 请你带走, 他们的死给你的启示, 请留在心田。 当人们某日终于醒悟, 终于能够保险地谈论, 这场战争的疯癫, 请你停下脚步 拥抱你身后 这些温柔的硬汉…… 我置信这将是我渡过的最糟糕的一年,或许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年。别忘了明年这个时分提示我一下。祝你新年高兴,有时间写信给我,珍重。 就此停笔。 迈克尔 1970年1月2日晚9点 到留念碑去祭拜越战的烈士关于家眷来说是痛苦的事情,但对有些人来说也是一种肉体解脱。1968年6月6日,戴维斯夫人被告知她十几岁大的儿子理查德、美国第5特种部队成员在临近柬埔寨的边疆牺牲了。早在10年前,她就失去了身为军人的丈夫。这次长子的死对她的打击十分大,失去儿子的心痛似乎永远无法抚平。但当她在留念碑的花岗岩墙壁上看到了儿子的名字之后,她给理查德写了封信。信中表述了她是多么的爱他,多么想念他(戴维斯在信中提到了“金星母亲”是指一战时妇女所佩戴的上面带有金星的黑纱,用以留念牺牲的儿子或丈夫)。 敬爱的迪克: 你是妈妈的第一个孩子,你那会笑的眼睛,调皮的笑容令我心醉。我还记得你小时分的样子,记得你建造的城堡,记得你的冒险阅历,记得被你“救”下来并带回家的小动物,我也记得你周围的朋友,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他们为你爸爸放录音并把他的旗子交给我们时,你就站在我身边,你那么自豪,当时你只需12岁。 我敬爱的儿子,你是英勇的。你那么努力地在弟弟妹妹面前表演一个父亲的角色。 但你却那么快就长大了。你刚中学毕业就报名参与了特种部队,当他们接受你时,你是那么开心。当你佩戴绿色贝雷帽回家探亲时,你是那么的自豪。你飞奔向飞往越南的飞机前的那最后一次拥抱的情形将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固然你的来信没说什么,但我分明你的处境风险,由于你过去总是通知我,“有些事你不知道,反而不会构成伤害。”后来我还是知道了,1968年6月6日那一天,你和在越南的几个士兵一同被敌人围困,你在临死前中了好几枪。那年你才19岁啊! 我当时的感受是言语无法形容的。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我不能在你弟弟妹妹面前表示出来。小凯文当时只需7岁,他不停地说这太不公平,我们曾经没有爸爸了。我故作刚强,但是在我的内心,这空白越来越大。 儿子,曾经这么久了,但我还是想念你,我会不时怀念你。有时在路上碰到你以前的同窗,我就会想假如你活着,你往常该是什么样子。而我的孙儿们又会是什么样呢?可是你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你永远地分开了妈妈了。 他们给了你一枚银星奖章,往常他们称我为“金星母亲”,我常常和其他的金星母亲在一同,每周一晚上,我们一伙人都会去探望那些无家可归的越战老兵。我想假如你也在相同的处境,我也希望有人会去看你,这种事情也通常是妈妈们做的。许多越战老兵都遇到了家庭问题,他们从越南回到家后,历来不讲以前发作的事,他们故意疏远父母。 我们尽力去辅佐他们,和他们聊天,就像母亲对儿子那样。其中有一个老兵居然来找我,问我能不能给他钉几个纽扣。我给他钉了,但我问他:“你给你妈妈爸爸打电话吗?”这些老兵觉得他们的家里人基本不想知道他们的音讯。但假如他们真能打个电话,回家看一看,他们的关系会改善的。 我们也一有机遇就会到越战留念碑前去看一看。我们能看得出哪一位老兵的日子不好过,有许多的老兵至今仍心存愧疚,只由于他们活着回来了,而有些人则没有,就像我们的儿子们。我们会上前安慰他们,通知他们这不是他们的错,我们很快乐看到他们回家。迪克,我置信,无论你在哪儿,你都会赞同妈妈往常所做的事。你自己曾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总是试图去辅佐他人。 我每次站在留念碑前,都会感到你就在那里,和我在一同。每当我用手指去摸花岗岩墙上的名字,我都会感到你笑容的余温。你似乎在说:“妈妈,我在这儿。”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再把你抱在我怀里了。但你会永远在我的心里,由于你永远是我的大儿子——我的自豪。我爱你。 妈妈 一切留念碑前人们留下的信件、物品都被国度公园管理处等部门搜集起来,给予注销并保存下来。管理处担任人杜埃里·费尔顿自身也是越战退伍军人,在留念碑前搜集留念品时,一位老兵留下的一张很小的照片和一封信惹起了他的留意。 尊崇的先生: 20年来我不时把您的照片珍藏在我的钱包里,我们在越南朱莱冤家路窄时,我只需18岁。我永远也不明白您当时为什么没有要了我的命。您手中握着那支AK—47型枪,盯望着我那么久,而您却没有开枪。饶恕我对您犯下的罪,但那是我作为一个美国士兵的职责所在。我的职责就是去杀越共。当时在我们眼里,你们已不再是人,而只是一个目的,一样东西。 自从1967年的那一天发作那件事后,我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我变得愈加尊重生命,尊重世界上其他民族。 这些年里,我不知多少次地凝望照片中的您和您女儿(我想那个女孩应该是您的女儿),每一次看照片时,我都会内疚得心如刀绞。往常我也是有两个女儿的父亲啦,小的20岁,大的22岁。大女儿给我生了两个外孙女,一个1岁,另一个4岁,让我尽享天伦之乐。 今天我来到了华盛顿特区的越战退伍留念碑前。几年来,我不时都想来这祭拜许多以前的战友。不知怎样,我很希望并置信他们会泉下有知。我是真的爱他们,正如您爱您的战友一样。 今天,我们再也不是敌对的双方。我把您看作一个保家卫国的勇士。最重要的是。我往常能够尊重您生命的价值,这或许是我今天此行的动力和初衷。 当我走时,我会留下您的照片和这封信以求从痛苦和内疚中解脱出来,继续我的生命之旅。请原谅我,尊崇的先生。我会珍惜您和其他牺牲的战友都无法享有的这一次机遇,努力充实我的人生。 就此搁笔。愿我和先生有缘在另一个世界再相见,到那时我们一定会战争相处。 第101空降师 理查德·勒特雷尔 1989年11月18日 费尔顿马上决议把这张照片和这封信的其中一部分收入由国度公园管理处组织的行将发行的一本书里,书名叫《留念碑前的祭品》。1996年,勒特雷尔的一个好朋友看到了这本书,并把书给他看,后者在事隔7年之后又一次见到照片和这封信时,心情难以控制,大哭起来。勒特雷尔认识到这段痛苦的记忆对他来说永远挥之不去,除非他能把照片还给那被他杀害的越南士兵的女儿。固然他知道,在没有地址,没有名字的状况下,去一个有8000万人口的国度找到一个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还是决议试一试。勒特雷尔先联络上了费尔顿,后者乘飞机赶到伊利诺斯,亲身出借了物品。然后他又在越南大使馆的辅佐下,压服河内的报社刊登这张照片并附一篇文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有一份报纸居然出往常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这位士兵的家人认出了照片上的人。几天后,勒特雷尔收到一封简短的已被翻译成英文的信。这封信是从越南由传真发过来的。写信的妇女只署名兰。信中说: “敬爱的理查德先生,您30年来不时珍爱的那张照片上的女孩往常已长大成人,失去了父亲使她在多年里饱受艰苦。我希望您能给我的家庭带来高兴和幸福。” 勒特雷尔立刻做了回应。他问兰能否愿意让他去越南看她。兰允许了。2000年3月,勒特雷尔来到了越南。这是他在32年里第一次回到这里。这次与他面对面的将是兰和她所在的村子。当兰看到勒特雷尔的那一刻,她泪流满面地抱住他。他也痛哭地说:“我很负疚,很难过。”兰原谅了他,她和她父亲的那张照片往常被摆在家里的小型祭坛上。 越南老兵比尔·享特向另一名老兵大卫·哈克沃思表述自己对行将发作的美伊战争的关注。 1990年夏末,越战的阴影又掩盖在美军战士的心头。固然美军在对格林纳达(1986年10月)和巴拿马(1989年11月)的侵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这一次美军将面临极端风险的处境。 8月2日,号称具有世界第四大常备军的伊拉克仅仅在不到一天之内吞并了它的弱邻科威特。伊拉克的专制者萨达姆·侯赛因(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盟友)控制了世界五分之一的石油,并准备入侵沙特阿拉伯。布什总统对伊拉克实施了经济制裁并派20万部队入驻沙特阿拉伯,实施“沙漠盾牌”防御活动。萨达姆并没有被这些吓倒。他挟持了寓居在科威特的美国人和其他欧洲国度的公民作为人质,以至把这些人安置在伊拉克重要的设备内或周围,作为“人体盾牌”与美国抗衡。后来,布什总统把美国派驻海湾的军队由原来的20万增至40万,并动用了后备军和国民警卫队战役部队。美国似乎要发起进攻,但许多人质疑这个中东地域的封建小国能否值得美国士兵去卖力。 越战老兵,专栏作家和业余作家比尔·亨特以为,固然布什总统和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曾经胜利地遏止了萨达姆的部队,但是他们并没有为要发起一场全方位的战争提供一个可信的理由。亨特的一位朋友给他寄来的一篇由大卫·哈克沃思执笔的评论,于是给哈克沃思写了这封信。后者是一名勋绩卓著的越战老兵,也是关于越战的著名评论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