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交流网 首页 名表图片鉴赏 积家 查看内容

管清友:中国应该极力避免两种极端情形

2023-2-15 19:18|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184| 评论: 0

摘要: 本文是管清友博士在经济察看报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有删减。原发言主题为:《坚持现金流:政府的财政问题和企业的财务问题——历史、经验和对策》。今天去讨论很多问题,似乎很难达成共识。应该如何和实践 ...


管清友:中国应该极力避免两种极端情形



本文是管清友博士在经济察看报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有删减。原发言主题为:《坚持现金流:政府的财政问题和企业的财务问题——历史、经验和对策》。


今天去讨论很多问题,似乎很难达成共识。应该如何和实践如何,理论如何和实践如何,差别极大。我们无妨回到历史中去,所谓在理想中发现问题,到历史中寻觅答案。


财政问题其实就是政府层面的现金流问题


古今中外,每当面临大的经济下行周期时,政府都会面临现金流问题,也就是我们说财政的问题。财政一端是收入,一端是支出,政府和企业一样也想有点儿亏损,这样在经济下行的时分财政压力能小一些。


从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秦国的商鞅,到汉武帝的桑弘羊、宋朝的王安石,再到明清时期的张居正、雍正,历代的财政变革有一条基本的阅历——国有化和变种减税再加税。


汉武帝逝世之后,朝廷内部发作了一场可谓是“千年之辩”的会议。当时朝廷中有很多“清流派”的儒生责备桑弘羊的国营化政策构成该民生凋敝,面对“清流派”的责备,桑弘羊辩护说,你们说的我都同意,说的十分好,站在道义制高点上,但是朝廷用钱,打仗用钱,你通知我钱从哪里来?一句话把清流们问住了。


“千年之辩”第二回,发作在汉武帝时期一千多年之后的北宋,这次的争辩的两位主角是王安石和司马光。王安石主张开源,倡导国有化和给富人加税;司马光主张节流,中央财政俭省一点儿,藏富于民,天下自会安定。年轻的宋神宗选择了王安石的措施,学习商鞅,学习桑弘羊,集民间财富于国库。很多经济史学家以为,王安石变法恰恰是北宋由盛转衰的重要缘由。


历代财政改造都有一个中心的做法——国有化,政府控制收入。为什么?由于财政收入不够花,由于政府面临现金流的问题。很多人说政府为什么面临这么大现金流问题,又不是年年打仗。历史上来看,不打仗也要养军队,官吏要发工资,遇到灾害要赈灾,北宋时期还有对外纳贡,花钱买战争。往常来看,国度财政十分强支出刚性,好比社保、教育、医疗、基建、军费等等。


今天我们大家都呼吁减税,我自己去创业才知道税负真的很重。原来在金融机构当高管,每个月交45%个人所得税,觉得交就交了,反正单位交了,提早扣了,往常自己做企业,发现企业所得税要交25%,这不包含职工工资的个人所得税。我与几个朋友交流下来,企业的整体税负应该在30%左右。


但是看完历史这些案例以后,你就发现,减税太难了,政府也有现金流搅扰。所以我们今天在座各位,还是要体谅政府,减税没有那么容易,你也不要对大范围减税抱有太大希望,不要难为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财政有很多刚性支出,历朝历代减税都是很难的。


营改增事实上也是朝着减税方向努力,但是我们征管增强了,原来逃税避税做不了了,很多企业实践上税负增加了。政府是有现金流问题的,什么时分政府行为会发作变更呢?所谓财政压力惹起制度变更,什么意义呢?好比文革终了之际,国民经济抵达了解体边沿,所以得在财政有庞大压力的时分,实招才会出来。往常赤字率没有突破3%,还在讨论能否突破3%,财政上压力不太大。中央债务问题那是中央政府的事情,但中央政府杠杆不高。所以政府为理处置现金流问题引发体制、机制严重改造的时点,我觉得还没有来。


财务问题其实就是企业层面的现金流问题


往常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无须置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说了这个观念。经济学家们对今年的GDP增速预测是6.6%,明年估量6.3%左右,也就是说企业的业绩底还没有到,从企业层面来看现金流也存在问题。今天在座各位都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十分分明你所在的企业所面临的状况。我估量现金流状况特别好的不会超越10%,状况特别差的不会低于30%,另外的60%大约是属于还过得去的那一类,但是压力也会逐步显现出来的。


关于明年,我们需求做好充沛的准备。关于一个企业来讲,怎样做好准备和政府是一样的,需求有富余的现金流,至少是可预见的现金流。我指这个现金流不只仅是财务意义上的现金流,还有我们经过发债、并购等等这些方式能够融到的钱,这里面就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期限布置问题。已故的周金涛教员说的话挺好,他在2016年的时分说往常发债能发5年就发5年的。至少从明年的状况来看,企业最重要的是保障富余的现金流。


无论是用资本市场上“PE+上市公司”的方式,还是用高比例股权质押做并购的方式,在金融周期下行过程中,这个套路都曾经成为过去式。无须讳言,过去10年过去5年我们发明了这些玩法,一大部分人用来变相炒自己的股票,但这些玩法在金融下行周期通通不灵了。


所以当今各位高管看自己公司,估值不高了,曾经是和历史大底水平简直相当了,为什么股票市场还在跌?就是由于预期依旧不好,还有贸易战的要素。那么我们回到现金流,关于企业来讲,我们会看到运营现金流在减少,而且往常经过发债融资还是很难,并购假如能够进一步松动的话,对缓解现金流压力有一定辅佐。



管清友:中国应该极力避免两种极端情形



活动性管理:政府和企业该如何应对现金流压力?


从政府的角度,经济下行期原本财政收入就未几,大家还呼吁减税,那政府只能从支出端和融资、“停业外收入”想想措施了。从支出端,我们国度用于经济树立的、用于行政管理的比例比兴隆国度多,用于教育、医疗、养老等等福利支出比较少,行政管理支出这一块还是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的。


假如税收是政府的主停业务收入,那国有资产的处置能够算是停业外收入了。我们往常和商鞅、桑弘羊那个时期不同了,但国企依旧发挥着第二财政的作用。第二财政短期十分有效,但长期来看,的确会窒息经济生机。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就是出卖国营企业的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增加了财政收入,弥补了减税带来的收入降落,成为治好“英国病”重要药方之一。所以说,加速推进混合一切制变革,处置国有资产,从长期看也是正确的道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地再次强调管好国有资本,是个很大进步。管国企和管国资,逻辑有很大不同。


另外,就是从融资的渠道想措施。政府举债还可行吗?从理论上说是能够的,只需政府的信誉没问题,不时地借债能取得持续的现金流。但长期来看,放松政府的融资渠道会滋生很多问题。特朗普政府由于减税和支出增加,还有天量的政府债要到期,财政赤字疾速扩展,往常联邦政府正在演出“关门危机”。更严重的,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俄罗斯债务危机、最近十年的欧洲债务危机,都是政府不加限制借债的恶果。往常我们的财政支出中,债务利息的占比接近4%,这个比例从2016年开端是不时上升的,债务利息也是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之一,我们还是要避免堕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从企业的角度,应对措施也是一样,要么裁员,要么甩卖资产。关于政府来说,搞机关事业单位体制变革是很难的,但是企业能够。关于今天各位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来讲,我们总结过四条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不称霸”。“深挖洞”就是做好风险控制,没有那么多投资机遇,不要自己骗自己,往常经济势头往下走哪有那么多机遇,企业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广积粮”是说管理好活动性,坚持富余现金流是最重要的粮。“不称王”“不称霸”是说我们要成为细分范畴的龙头,但要行事低调,不能强出头。


所以,关于现金流还不错的那10%的企业,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能够投项目。现金流还能撑过去的60%的企业,不要胆大妄为,等候机遇。现金流状况很差的30%的企业,断臂求生,在资本寒冬先活下来。


瞻望:要避免两种极端情形


我觉得我们需求把艰难估量地更充沛一点。我隐隐地觉得到,金融危机十年过后,我们反倒是遭遇了更不可解的难度,更不可解的危机。今天摆在中国决策者和企业家面前的其实是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我们对中国经济长大充溢自信心,由于二三十年之后事谁都说不分明。我们能够找很多指标来阐明中国经济前景无量,我们的人均GDP只需8800美圆,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平均水平超越一万了,而美国有6万美圆,我们还有很大的长大空间;我们的名义城镇化率刚刚到58%,和成熟经济体80%以上的城市化率差距十分大,还有四五亿人口的城镇化空间。所以说,从长期的角度,中国经济前景大家有共识也有自信心,但是大家压服不了自己的就是为什么短期内这么艰难。


过往的历史表明,中国只需不呈现两种状况总能渡过短期艰难:


第一种是强外力的摧毁,无论是甲午战争还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基本终结了那个时期迈向近代化或者现代化的努力。甲午战争时,晚清在搞君主立宪制,但由于战争戛但是止;1927到1937的黄金十年,随着日本全民侵华终结。强外力的摧毁往常基本上不会有,贸易战再打也不至于呈现这种状况。


第二种是严重的宏观政策失误,相似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呈现的政策失误,相似阿根廷在50年代呈现的严重方向性失误,相似委内瑞拉在查韦斯当总统时呈现的方向性错误。我们看这三个案例,越来越多经济学家构成共识,日本所谓的“失去的20年”主要由于广场协议之后错误的宏观政策,先刺激,然后泡沫化,再刺破泡沫,招致整个经济持续低迷。阿根廷是贝隆将军把一手好牌打成一把烂牌,军人当政,国有化,高税收,高福利,借大量的外债。从时间上看,委内瑞拉的政策错误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方向性的错误,查韦斯也是搞国有化,政府糜烂,经济萎缩,但钞票却越印越多。


所以我们讲,只需中国不呈现这两种状况,是能够走出短期的困境。


关于中国长期的经济前景,我是十分看好的,所以我多次说,太阳照常升起。我们需求逾越这个横亘在短期应战和长期机遇之间的鸿沟。这个时期,需求大家戮力同心,需求有人讲真话,需求均衡好短期和长期,需求对症下药。当然,有时分也需求点儿运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