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从小惯常弓马骑射,经常骑马打仗,终身之中,摔下马好几次,特别是靖难之役期间,曾经因4匹坐骑被射死而堕马。 朱棣是靖难之役期间,在战场打仗时,多次坠马堕马,把下体摔坏了,因而丧失生育才干,所以朱棣当了22年皇帝,后宫有几十位各族妃子,却再也没有子女出生。 朱棣出生于136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母亲是大脚马皇后。 朱棣出生在兵荒马乱的时期,当时他的父亲朱元璋正领着一帮老乡打天下,所以朱棣算得上是长大在军旅之中。 1368年,朱元璋树立明朝,年号洪武,定都南京,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树立明朝以后,在大封功臣、论功行赏的时分,徐达、李善长、常遇春(此时已死,封的是他儿子)、刘伯温、汤和等等功臣,封了6公、28侯、2伯。 外人都封了公爵伯爵了,朱元璋更不能亏待自家人,之后,除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其他儿子都陆续封了亲王,也叫藩王。 朱棣10岁那年,就被封为了燕王,他的封地是北平,今天的北京。 1380年,朱棣20岁的时分,朱元璋依照规则,让他去了自己藩王国驻地北平,从此朱棣以后,就不时生活在北平,长达20多年。 直到1402年,靖难之役胜利,朱棣突破明朝京师南京,当上皇帝,才重新回到南京寓居。当然,后来朱棣迁都北平,将之定为京城,又回到了北平。 朱元璋建国以后,最大的外患是北方的蒙古北元,为了这些外患,北方边疆重镇吃重,占了明朝特别多的兵力,但是朱元璋又担忧外面的重兵不诚实,所以,他才把一部分的藩王国,设在了北方边疆地域,一来抵御外患,二来监视边军。 这些北方边疆的藩王国,被称为外藩,有外藩就有内藩,内藩就是内部的一些藩王国,离边疆很远,好比河南,湖北等地。 所谓外藩,就是封在边塞第一线的王,第一线诸王的任务是避免北元入侵,仰仗自然险要,树立军事重点,有塞王之称。 当时明朝号称有九大塞王,即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 朱元璋既然要应用儿子们驻守在边防第一线,便不得不从小就培育他们的军事才干。 所以,朱棣和他的哥哥弟弟们,从小就被朱元璋教授基本的军事技巧,骑马射箭,那自然不在话下。 七岁的朱棣与众兄弟遭到了严厉的军事锻炼,朱元璋以为七个儿子“宜习劳”,命令朱棣与兄弟们都衣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 等到朱棣这样的塞王长大,就藩以后,朱元璋还给他们统兵之权,让他们跟着徐达、傅友德、冯胜等大将北击蒙古,同时监视这些统帅。例如: (洪武)二十三年春正月丁卯,晋王、燕王棣帅师征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征虏前将军颍国公傅友德等皆听节制。乙酉,齐王榑帅师从燕王棣北征。 二十四年夏四月,癸未,燕王棣督傅友德诸将出塞,败敌而还。 二十六年春三月,丙辰,冯胜、傅友德备边山西、北平,其属卫将校悉听晋王、燕王节制。 二十八年春正月,甲子,燕王棣帅总兵官周兴出辽东塞。 二十九年春正月,辛亥,燕王棣帅师巡大宁。甲子,燕王败敌于彻彻儿山,又追败之于兀良哈秃城而还。 我们从上面的史料能够看出来,在朱元璋暮年,他那些塞王儿子,年年出关打仗,简直没有一年休息的,而燕王朱棣所在的北京,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朱棣年轻的时分,是在马背上过来的,天天在马背上冲锋打仗,要说他生孩子,那还得抽空生。 就由于朱棣终身戎马,所以靖难之役的时分,朱棣是亲身带领大军南征的。 明朝人说靖难时的朱棣:每战必一马当先,御马皆伤。 靖难之役,从建文元年(1399年)不时打到建文四年(1402年),最终燕王朱棣大胜,入主南京,这四年期间,朱棣简直是天天在军中,期间只需一两次,吃了败仗,回北平修整,重整人马。 而且,靖难之役期间,朱棣更是多次坠马,据明朝的文人笔记记载,朱棣有名有姓的战马,就有四匹被射死在战场上。 既然是战场上射死的,朱棣肯定是坠下马来了,受的伤或轻或重。 明朝文人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记载,朱棣共有四匹战马,明白被射死了,射伤的则更多。 文皇(朱棣)战马,本有八骏。 自郑邨坝、白河沟之后, 马曰乌兔,东昌府大战中箭。 曰飞兔,夹河大战中箭。 曰飞黄,栾城县大战中箭。 曰银褐,宿州大战中箭。 我们看这段描画,似乎靖难之役期间,在白河沟战役之前,朱棣的战马曾经死了八匹了,而白河沟战役之后的多次大战,朱棣又死了四匹有名有姓的战马。 可见朱棣肯定多次坠过马,受过伤。 因而我推断,朱棣当了22年皇帝,却没有再生一子一女,只由于他在靖难之役的时分,多次坠马,摔坏了下体,不能再生育了。 有人就说了,朱棣最小的一个孩子朱高爔,出生在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即1392年1月18日,到靖难之役胜利的1402年,这十年之间,朱棣不也没生子女吗? 为什么朱棣不是在此十年期间受的伤,而是靖难之役期间? 那我接下来给大家讲一讲朱棣的婚姻生活,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十年朱棣为啥没生孩子。 我们知道,朱棣10岁被朱元璋封为燕王,20岁去了藩国北平,那他是哪一年娶的第一个老婆呢? 洪武九年,即1377年,这年朱棣16岁,他媳妇是徐达的长女,号称女诸葛,比朱棣小两岁,这年只需14岁。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徐)达长女也。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太祖闻后贤淑,召达谓曰:“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达顿首谢。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 朱棣当皇帝后,这个燕王妃就被册封为皇后,即徐皇后。 徐皇后跟朱棣的感情十分好,再加上她跟朱棣一样,都喜欢读书,所以二人也可称为是两小无猜,志趣相投。 二人结婚的当年,他们就生下一个女儿,接着第二年,生下了长子朱高炽,后来的明仁宗。 等到朱棣带着徐皇后去了北平,他们的子女更是陆续出生。 朱棣终身中,共有9个孩子,其中4个儿子,5个女儿,9个孩子中的7个孩子都是徐皇后生的。 在此期间,除了燕王妃,朱棣还有其他的妃子,但是其他妃子只给朱棣生了两个孩子,朱棣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于1492年,《明书》中记载:“惠妃吴氏,生皇四子高燨,未封薨,谥康穆懿恭。 实践上,自1492年之后,朱棣再也没有子女出生,这时分距离靖难之役终了,朱棣当皇帝,还有十年时间。 我以为,这十年之间,朱棣还是有生育才干的,可是他没有那么多肉体生孩子。 前面我们讲过,从洪武二十三年开端,即1390年开端,朱棣就被他爹朱元璋布置,年年外出打仗,还跑到长城以北的蒙古打仗,基本就不着家。 古代打仗,都是步兵和骑兵,没有汽车火车飞机运兵,近的中央光走路就得一两个月,再打若干个月,再花一两个月回去,这一年半载的,朱棣基本就碰不着他的妃子。 古代的确有皇帝或者诸侯出征打仗,还带着后妃的,可是我想朱棣还是个藩王,有父亲朱元璋在,不敢带吧。 因而,从朱棣生了最后一个儿子后,到他当皇帝,这些年,他年年外出打仗,就算他身体健康,也一定有机遇生儿育女。 等到朱棣当了皇帝了,他固然有好几次御驾亲征北元的年份,可是他的时间就充足多了,后宫里的妃子,几十个,还有各个民族的,但是,此时朱棣曾经四十多岁,因靖难之役,失去了生育才干,自然没法再生儿育女了。 你想想,朱棣后宫几十个妃子,就算有一两个无法生育的,大部分肯定有生育才干,而且还有不少妃子是年轻的。 朱棣22年无子女出生,肯定不是妃子的问题,而是朱棣的问题。 有人又说了,朱棣当皇帝的时分都四十多了,年龄大了,过了生育的黄金年龄了,所以没再生子女也是有的。 但是,历史上,唐高祖李渊60岁左右还在生孩子,汉武帝刘彻70岁左右还在生孩子,清朝的康熙帝54岁还在生孩子,就是朱棣的父亲朱元璋,生最小的儿子朱楠的时分,也66岁了。 朱棣才40多岁,为什么不能生呢?当然有可能是他有疾病了,有问题了。 而朱棣的问题,我推断就是靖难之役的时分,多次坠马,受了伤,丧失了生育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