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于文静)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农业大省有机肥推行取得效果,但也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有机肥在全国运用状况如何?推行面临哪些艰难?今后如何处置?记者日前采访了农业乡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担任人。 2019年有机肥施用超5.5亿亩次 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行有机肥,促进农业绿色展开。有记者近日在一些中央了解到,施用有机肥的农户还未几,特别是在大田作物方面,农民接受有机肥的水平较低,以为比较贵、奏效慢,更习习用化肥。 有机肥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我国自古就有积造运用的传统。上世纪60年代“绿色反动”以来,化肥成为主要农业投入品。针对化肥分歧理运用引发的问题,201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对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作出部署。 农业乡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担任人表示,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展开,范围化养殖场粪便量大且集中,成为乡村环境管理的一大难题。支持农民应用畜禽粪便积造有机肥,推进资源下地,是完成“污染源”向“资源”转化的有力抓手。同时,能够改进土壤、培肥地力,提升农产品质量。 2017年,农业乡村部启动农业绿色展开五大行动,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三年来,以畜禽粪污资源消纳处置任务重的地域为重点,选择了一批新型农业运营主体,强化政府置办效劳,对有机肥积造施用予以补贴,初步构建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制度框架。 据农业乡村部统计,2019年全国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越5.5亿亩次,比2017年增加5000万亩次。据对26个省区市的不完整统计,目前在建及已建商品有机肥消费企业3522家,年消费商品有机肥9377.4万吨。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带动下,2019年农用化肥施用量5403.6万吨(折纯),比2015年减少619万吨,连续4年负增长。 推行仍面临四个难题 这位担任人引见说,固然有机肥推行取得一定效果,但一些中央仍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主要有以下缘由: ——消费成本偏高。据中科院天文所调查,消费1个单位的纯营养,有机肥需求的油气资源是化肥的2倍,需求的电量是化肥的17倍。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目前我国80%的有机肥消费企业是实践产能缺乏5万吨的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槽式发酵工艺和反响器发酵工艺的缺乏三成。此外,不经商品化消费直接还田的有机肥,面临田间积造设备欠缺、技术不到位、堆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运输成本高。目前25吨畜禽粪便可消费15吨商品有机肥,提供的氮营养大致与1吨尿素相当,运输成本远高于化肥。因而,农业乡村部不时鼓舞就地就近运用有机肥。 ——施用不便。有机肥固然经过积造处置,但“脏、臭”的特性难以完整去除。由于缺乏大型专用机械,施用基本靠人工,在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状况下,农民施用积极性不高。 关于沼液等有机肥料,国外通常是在田间树立积造贮存池,配套施用管网,处置后直接还田。我国尚未树立液体肥料的施用体系,沼液还田难度大。 ——社会化效劳缺乏。有机肥商业化应用机制还未树立。有机肥还田专业化效劳组织培育缺乏,数量少、范围小,技术水平低、盈利才干弱。目前相关补贴处于试点阶段,补贴力度和受益范围比较有限。 多措并举破解困局 这位担任人表示,下一步,农业乡村部将以有机肥料规范制修订为突破口,完善肥料注销制度,把好原料关,扩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同时,增强技术指导效劳,强化质量监视,加快构建长效机制。 据了解,农业乡村部将修订完善《肥料注销管理措施》,增强对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水溶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含有机成分的商品化肥料产品的管理。关于非商品化的直接堆沤还田的有机肥,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施用技术规范。 同时,强化政府置办效劳和有机肥积造施用补贴,以种植业大县和畜牧养殖大县等为重点,优先在果菜茶优势产区、粮食消费功用区和重要农产品消费维护区、高规范农田项目区,集成推行成熟的消费运营和技术方式。 农业乡村部将探求“政府引导+社会化运作”的机制。扶持壮大一批消费性效劳组织,展开全过程、托管式效劳和专业化效劳。定期组织肥料质量监视抽查,树立有机肥从原料到产品的追溯大数据监测机制,跟踪调查对土壤质量、生态环境和农产品保险的影响,确保耕地和农产质量量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