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原祁 山水 257.5x5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四王”,清代初期的四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的合称。“四王”为三代人,关系密切,王时敏与王鉴为友,王翚先后师从王鉴、王时敏,而王原祁则为王时敏之孙。四人皆擅山水,崇尚摹古,讲求笔墨兴味,受时人推崇,尤得官方认可,居清代画坛正统位置。但四人作风又有不同,后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和“虞山”两派,影响颇深。 《王时敏七十肖像轴》 明 曾鲸(款)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家世显赫,曾在明末受祖荫出仕,累官至太常寺少卿,是“四王”中最年长者。入清后,终身隐居不仕,寄情诗文书画,为当时画坛首领。 王时敏《南山积翠图》,清代,绢本,设色 纵147.1厘米,横66.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王时敏家藏颇丰,得重复观摩历代名家书画。年少时和董其昌、陈继儒等人往来,与董其昌同为明末“画中九友”,并受其指点。王时敏在绘画上主张“刻意师古”“力追古法”,擅山水,以临摹元画为主,专师黄公望,勾线空灵,笔墨干湿浓淡相间,淳厚清逸,衰老松润。 王时敏 杜甫诗企图册 ▼ 王时敏 仿古山水册 ▼ 王时敏 山水册之二 王时敏 山水册之八 王鉴 仿古山水册之五 王鉴 春山烟霭 王鉴(1598—1677),初字玄照,后改字符照、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因明末曾官廉州知府,世称“王廉州”。入清后不仕,以书画自娱。王鉴为明末文坛宗主王世贞曾孙,少从董其昌、王世懋游,得见宋元诸公墨迹,与董其昌、王时敏同列“画中九友”。 王鉴 春山行旅 王鉴早年得董其昌亲炙,受其“学画惟多仿古人,使心手熟习,便能名世”(《染香庵画跋》)的教导,知晓画理,多拟仿宋元诸家,务肖其神,不求形似,以免画家习气。擅长青緑设色,缜密秀润,画风高华艳冶又有沉雄古逸之气,度越凡流,直追古人。 王鉴 山水清音图册 ▼ 王鉴 湘碧居士仿古册 ▼ 王鉴 仿古山水册 清 王翚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王翚出身绘画世家,少时见赏于王鉴,被收为弟子;后入王时敏门下,得观摩历代名画。六十岁时以布衣征召,供奉内廷,掌管绘制《康熙南巡图》,御赐“山水清晖”四字。 王翚 小中见大册之十 王翚在清代极负盛名。他主张绘画应当“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清晖画跋》),整理、研讨宋元以来的山水画技法。其作品虽多仿古,但却功力深沉,技法成熟,具清丽深秀之风。至暮年脱去圆熟、刻露之习气,乃有苍茫之致,发明出华滋清逸、淳厚勃发的境地。 王翚 摹古山水册 ▼ 王翚 仿宋元山水巨册 ▼ 王翚 仿宋元诸家十二开 ▼ 王翚 画山水册之三 王原祁画像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康熙年间进士,入翰林,充任《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掌管《万寿盛典图》,累官至户部侍郎,世称“王司农”。 清 王原祁 山中早春图 王原祁绘画学“元四家”,尤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冷静,自谓笔端有“金刚杵”。早年继承家法,受祖父王时敏之影响,努力于摹古,笔墨醇厚。中年笔墨秀润,作风简淡而具古意,脱去摹古形迹,得前人之风神。暮年之作愈发苍浑,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谨,下笔沉雄,元气淋漓。 王原祁 山水十二开画册 ▼ 王原祁 仿古山水册之一 内容来源: 中国美术 2023-02-02 19:08 发表于 山东 ,以上文章及素材来源于网络,所涉全部版权归原作者一切。文章中所附图片并不肯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珍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原作者或相关权益主体以为触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核实后立刻删除。 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 让您终身具有文雅气质 深圳市抱朴轩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艺术品投资、鉴赏、经纪的民营企业。公司依托多年累积的艺术界资源,打造一个高端的艺术品咨询、经纪与投资的文化交流平台,包含艺术精品的展销、鉴藏、拍卖等,主要运营中国美协、书协、画院等海内外名人字画,为宽广艺术家和珍藏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