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于贵族家庭,却终身努力于照顾贫穷之人。她,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选择丢弃富有温馨的生活,成为一名护士。她,身体懦弱,却在战场上挽救了无数生命。她兴办了第一座正轨的护士学校,被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她是第一个取得英王功劳勋章的女性。她就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联军由于没有修女和护士的照顾,死亡率抵达42%。南丁格尔带领了四十名年轻的女护士前往战场,自费整修医院,夜深就提着油灯去医院巡视,被称为“提灯天使”。 南丁格尔为了护理事业,放弃了家中优越的生活的高尚的位置,也放弃了一段真诚的感情。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年轻的慈悲家理查德。 理查德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一同谈诗作画,高兴交往。在弗洛伦斯寂寞无助的时分,理查德的数不清的信笺,给过她很大的肉体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称为“我所崇拜的人”。 但是,在他求婚时,她思索良久,却拒绝了他。 她给理查德写信说:我一定是个流浪者。为了我的任务,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尔后,她坚持独身主义,拒绝了一切的求婚者。而在暮年时,她由于劳累过度而患上眼疾,失去光明。 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让昔日位置低微的护士,于社会位置与形象都大为进步,成为崇高的意味。“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肉体的代名词。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华诞这一天,就是为了留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开创人。 “范妮”出征(FANNY GOES TO WAR) [英] 帕特波尚(PAT BEAUCHAMP)丨著 张文安、高丹丨译 张文安丨义务编辑 作品简介 Fanny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F.A.N.Y的别称,First Aid Nursing Yeomanry的缩写,意即急救护士意愿军。战场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数的青年女性意愿参与医疗效劳的队伍,照料伤员,在冷漠的战争中带来暖和。 作者帕特波尚(Pat Beauchamp)就是这些“范妮”中的一员。在这本书中,她回想了自己出征的进程,诙谐且深化地记叙了战争的另外一面。 作者简介 帕特波尚(Pat Beauchamp),英国急救护士意愿者。 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一条腿,并由于她的英勇荣获了英勇十字勋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渤黾以身的不便,她依然一如既往地参与了为他人效劳的队伍之中。 医院速写(Hospital Sketches) [美]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Louisa May Alcott)丨著 潘志剑、于厚龙丨译 卓雅慧丨义务编辑 作品简介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1.29-1888.3.6),美国小说家,代表作为《小妇人》。写作之外,在美国内战期间,她曾经担任过六个星期的护士。此书收录了她在担任护士期间所写的信件,展示了战时医院的状况,让人们初次认识到了奥尔科特在小说之外的察看力与诙谐感。 作者简介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是一位19世纪的美国小说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小妇人》。 除了创作了大量合适青少年阅读的长大小说外,奥尔科特还是位女权主义者,她在暮年变成女性投票权的反对者,并且成为康科德第一位注销投票的女性。 奥尔科特与伊丽莎白·史托达德(Elizabeth Drew Stoddard)、丽贝卡·戴维斯(Rebecca Harding Davis)、安妮·克瑞恩(Anne Moncure Crane)及其他作家是美国镀金时期的女作家,他们用现代与直率的方式来发表女性的文章。就像当时一位报纸的专栏作家所评论的,她们的作品是“这个时期的明白意味之一”。 医者的信仰(RELIGIO MEDICI) [英]托马斯·布朗(Thomas Browne)丨著 赵嘉颖、刘君宇丨译 沈健文丨义务编辑 作品简介 在众多评论者的眼中,这本书奇特而充溢魅力:它收录了作者终身的宗教哲思,但却很难将其归为神学著作;它的作者固然是一位医生,但其内容却与医学甚或科学无甚关系。 事实上,布朗在书中着重探求了人内心当中所存在的 “慈悲和信仰”与 “科学和职业”之间的奇妙关系,并以散文诗化的言语记载下自己的心路进程,最终向我们提示,科学与宗教其实左右开弓。只需两者相互扶持、互为弥补,人类才真正走上了得救之道。 作者简介 托马斯·布朗爵士(1605-1682),英国医师和作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布朗性格古怪,常有新奇想象,代表作有《医者的信仰》、《瓮葬》等。其散文以文辞华美著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