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固然时光匆匆,四季流转,但那些散碎在书页中的时光,是忙碌生活中独一份的沉寂皇辈。 书籍历来都不会孤负我们。每翻开一本书,我们就会发现一段自己不曾阅历的过去,也勾连起一些当下心境和对理想处境的思索。而年度书单便承载着我们和他人共同的关切,记载着书籍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2022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北大社出版的一众图书荣登各大年度图书榜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年度优秀畅销书、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首都科普好书、头条读书、B读书单、知乎书单、《财经》书单年度好书……这些中央都有北大社好书的身影。 快来一同看看有哪些你喜欢的书吧! 01 《中华文化五千年》 冯天瑜 著 2022年度光明书榜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年度总榜图书40种 “没有中华五千年文化,哪有我们今天的胜利道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全球长久的文化,它以庞大的发明力书写出了令世界赞扬不已的人类传奇。 《中华文化五千年》创新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以开阔的人文科学视野、博大精深的内容、浓郁的家国情怀、严谨漂亮的文笔,全景展示了中华文化波澜壮阔的展开道路。它史料丰厚、例证翔实、叙说简约、笔墨精深,从远古到近代,把五千年跌宕起伏、五彩斑斓、精彩厚重、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美好而又深情地展往常我们面前。 02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著 知乎2022年度书单 “一场荒唐新奇的「权益游戏」。” 本书以丰厚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剖析,对中国中古政治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深化探求,以为严厉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呈现的反常,具有暂时性与过渡性。 以江左几家侨性士族与司马皇权分离的历史兴衰为线索,从政治史角度对我国中古政治史中「东晋门阀政治」这一重要问题中止了共同调查。 03 《更好的老年: 关于老年经济,你必须知道的新理念》 [美]约瑟夫·库格林 著 杜鹏 等 译 《财经》书单2022年度经济类十大好书 “积极的理念与前沿的科技,成就更好的老年。”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积极养老,是当今中国社会应对老龄化的伎俩和目的,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本书从深思我们今天的“老年观”如何构成开端,以积极、新颖的理念来探求老年人真正的需求,并细致引见如何运用前沿的科技辅佐企业找到切入老年经济的先机。本书案例丰厚,兼具人文关怀和适用性,能够为读者,特别是相关企业家、设计人员、政策制定者等带来启示。 04 《科学反动的结构》 [美]托马斯·库恩 著 张卜天 译 《财经》书单2022年度通识类十大好书 “科学改动了世界,而这本书改动了科学。” 这部畅销60年的科学人文奠基之作,改动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的“出圈”名著,被视为科学史分水岭,是20世纪学术史上具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它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大改造,掀起了世界性的阅读热潮,至今不衰。其影响不限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范畴,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学、宗教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范畴,以至在社会公众范畴也产生了深化的影响。书中首倡的“范式转换”,往常已成为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概念。 05 《中国文化肉体》 张岱年 程宜山 著 羊城晚报年度出版书单 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教员喜欢的100本书 “走入辉煌绚烂的中华文化,徜徉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殿堂,富有思想文化的魅力。” 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特质、体系、中心、展开、得失、论争等中止了最浅显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它深化浅出、简明系统地对中国文化做了突破性的概括,包含着历史的聪慧与哲理的启迪,行文一挥而就,叙说引人入胜。本书是学习中国文化传统、了解中华肉体品德的提高著作,它对继承优秀传统、发明未来新文化有庞大的理想作用,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具有的国民常识书。 06 《9—12世纪伊朗的棉花、气候与骆驼》 [美]理查德·W.布利特 著 孙唯瀚 等 译 羊城晚报年度出版书单 “一部以全新视角探析伊朗黄金时期兴衰的佳作。” 本书运用定量剖析和新科学发现,将棉花产业、气候、骆驼驯养与伊斯兰伊朗的繁荣和衰落及突厥游牧部落的入侵联络起来,并将这一时段的伊朗高原置于世界史的视野之下,探询了伊朗黄金时期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复杂且耐久的影响。 作者以为,棉花消费和出口的繁荣使伊朗成为9-10世纪伊斯兰世界消费力强盛、文化生动的地域;而到11世纪,由于“大寒潮”的到来,棉花大繁荣在伊朗北部逐步消逝,伊朗经济急速下滑,并促进了操突厥语的游牧民族的入侵,奠定了后者持续几个世纪的政治统治位置。本书观念大胆新颖,考证剖析充实有力,征引资料扎实丰厚,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07 《溪山清远 : 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 (先秦至宋)》 [美]高居翰(James Cahill) 著 张坚 等 译 羊城晚报年度出版书单 “一本献给普通读者的艺术通史。” 作者经过细读画作和作品比较,展开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系统叙说,剖析其如何从“装饰”转向“具象再现”,并在两宋时抵达巅峰,成为可比肩欧洲文艺复兴的巨大艺术传统。这一线索为后来的文人画史所疏忽和贬抑,在目前通行的世界艺术史中也未得到明晰、充沛的论述。 本书能够弥补学问缺憾,扩展人们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世界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而强调观看的乐趣,倡导从画作自身动身的视觉研讨,也是作者对中国绘画史措施论和欧美艺术史研讨的一种深思。 08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 苗子兮 著 头条读书2022年度好书 “探寻壁画背地的隐秘世界,读懂壁画深处的中国。” 本书从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两宋的千年壁画史中遴选14部墓葬壁画的出色作品加以解读,呈现一部标新立异、颜色斑斓的中国历史。 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往常画壁上,时期的习尚、社会的变更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每幅画,是一扇小小的窗口,透过它,看到的不只是个人的生命故事,还有大时期的起承转合。 09 《看不见的大自然》 [美]大卫· R.蒙哥马利 安妮·贝克尔 著 徐传辉 毛雅珊 陆江 译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首都科普好书 “美观得放不下「微生物故事书」,重塑我们对自然、生命演化、生态、健康与农业的认识。” 微生物是地球上古老的生命方式和数量庞大的生命群落,它们的代谢活动促进了高等生物的降生,为高等生物提供营养支持,调理着生物圈,因而是地球生态的重要驱动力气。 具有博物学情怀的大卫·蒙哥马利夫妇惊叹于这看似微缺乏道的生命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庞大作用,且诧异于人们关于它们的无知和无故诟病,因而写了这本博学睿智、深化浅出的微生物科普书。他们经过追溯地球生命演进的历史,讲述了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是如何促成了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的繁衍;经过细致描画植物根系、人类肠道等的正常运转,廓清了无病害土壤和健康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如何重建了土壤肥力,搭建了生命的基石…… 10 《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张九辰 著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首都科普好书 “一部地球文化的恢宏史诗,梳理三千年人文地球历史,清点地球认识史上群星绚烂的时期。”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除了蓝色星球的自然容貌,地球还有另外一副“容颜”,这便是人类依据自身的察看与思索,用文字描画、图像绘制、科学归结、数据统计出来的“地球容颜”。她森罗万象、丰厚多姿;她变更万千、一日千里。与“自然地球”相对,本书发明性地称其为 “人文地球”。 本书带领我们踏上人类认识地球的漫漫旅程。这段激动人心的旅程始于古文化繁盛时期、自然哲学展开之际,终于全球化时期、“人类世”概念提高的当下。在三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在人文地球的庞大舞台上,群星闪烁,高潮迭起,人类一次次的探险与降服,培育了众多划时期的英雄人物和动人篇章。 11 《中西印哲学导论》 张祥龙 著 文汇报读书清点 “面向21世纪的哲学,洞晓三大文化肉体特质。” 一个世纪前,梁漱溟先生出版了现代哲学史上的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中止比较研讨的先河。 一个世纪以来,比较哲学取得了庞大的停顿,其中中国哲学家做出了庞大的贡献,《中西印哲学导论》就是硕果之一。作者张祥龙教授多年来在比较哲学研讨范畴中止了杰出的探求,作为国内和国际上多文化比较哲学的代表性学者,为深化哲学的了解、建构各文化哲学之间的对话,带来了诸多启示。 本书是一本带有提高性的哲学导论,依照哲学范畴中最重要的一些主题阐发了中国、西方和印度三种哲学的观念,好比哲学的定义、终极真实、谬误和学问、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等,在对比和互文中呈现不同文化的哲学特质。 12 《海洋变局5000年:一部新全球史》 张炜 著 盐田海洋图书奖 “一部新全球史,全面深化提示海权如何塑造世界历史、全球次序,导引大国浮沉兴衰。” 地球有70%的面积为海洋所掩盖,人类中止海洋降服行动的历史至少能够上溯5000年,海洋不只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贸易与交流的通道,也成为暴力和屠戮的战场,多少国度因海洋而兴,又因海洋而衰;而近代以来,与世界历史进程相伴而行的更是一个个海洋大国的浮沉更替。那么,是什么力气在左右着海洋的变局?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本书展示了两条线索:一条是科学技术的展开——木桨风帆到蒸汽舰船,从大舰巨炮到潜艇、航空母舰,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另一条是海权的展开——从古代海权、近代海权到现代海权,表示为一个个大国兴衰、导引海洋变局的历史进程。本书力图经过展示这两条线索的交叉影响,提示国度产生以后,特别是近代天文大发现以后,海权如何塑造世界历史的进程、左右国度的命运,如何影响全球政治、经济与军事的格局,是一本内容宏富、视角宏阔的世界历史提高读物。 13 《思诚与见独之间:中国哲学论集》 杨立华 著 B读好书年度书单 “掌握中国哲学的历史展开,了解最高实体在不同时期的提示。” 本书精选了杨立华教授二十二篇学术论文,内容主要集中于儒家和道家哲学研讨。其内在的线索是:了解最高实体在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提示,特别是尝试对天理概念的哲学内涵做细致地、精当地掌握。 用儒家、道家这样的固化标签来掌握中国哲学的历史展开,常常会错失哲学洞见的内在理致。作为生生之本和价值之源的道体在中国哲学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呈显,其中诚体(思、孟)和独体(庄子)的完好提示是具有奠基性的。以“思诚与见独之间”为题,标示出作者共同的致思道路。 14 《世界经济千年史》 [英]安格斯·麦迪森 著 伍晓鹰 译 B读好书年度书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2四季度影响力书单-财经类 “以数据恢复历史,勾勒过去两千年的人类文化展开轨迹,提示国度富有或贫穷的缘由。” 《世界经济千年史》是在长期经济增长范畴享有盛名的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代表作,也是计量经济史研讨范畴的里程碑式著作。它在宏观经济剖析框架下,以一个地缘政治的视角审视经济利益如何推进制度改进,进而惠及人类长期增长,同时以系统性的计量调查为基础,辅以有压服力的案例,应战、评价和重建一些影响深远的定性剖析假说。 在本书中,麦迪森对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在各个有关历史研讨范畴中挖掘出来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中止了系统性的整理、诠释和剖析(全部数据收入本书的姊妹篇《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一书中)。在此基础上,他从人口、资源、技术进步、学问积聚以及以市场为中心的制度树立的角度,对人类社会过去两千年经济增长的缘由中止了新的讨论,也对经济展开阶段中止了重新划分。 15 《全球通史》 [美] L·S·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吴象婴 梁赤民 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APP和经济之声王冠红人馆节目组贸易打造世界栏目推介 “首开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文化而编写的世界历史的先河。” 《全球通史》论述了自人类来源至本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文化,触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同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讨诸范畴的新成就,是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 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念和措施,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度或某一地域的角度来调查世界各地域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展开,把研讨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情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对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激烈的理想感。 16 《阅读苏轼》 朱刚 著 2022年12月中国好书榜单 “千古风流看苏轼,复旦大学朱刚教授带你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 苏轼在诗、词、文、书、画各方面的成就如何?苏轼在政治上有哪些才干?为什么说“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机点?如何评价苏轼的终身?为什么人人都爱苏东坡?除了苏轼成就特殊以外,还由于他作品中的思索和照顾,总能触动人心,他的创作和人格,光辉绚烂,逾越时空,千百年后,依然令人敬重。 本书是复旦大学朱刚教授写给大众的苏轼读本,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简明版的苏轼传,叙写了苏轼特立独行的人格,狂放不羁的个性,博大的心灵世界,以及无人企及的艺术成就;第二部分是“作品赏析”,全面深化地剖析了苏轼的代表作;第三部分“名家视角”,选取了黄庭坚和王水照的文章,第四部分“苏轼年谱”,能辅佐读者全面而深化天文解苏轼。 17 《唐代科举制度研讨》 吴宗国 著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2四季度影响力书单-社科类 “勾勒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位置变更。” 科举之名始于宋代。唐代贡举制度宋以后也习称为科举,由于它已具备了科举制的最基本的特征,故本书亦以科举名之。 本书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位置变更,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中止了比较深化的论述,还讨论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规范的变更,并对由科举制度展开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中止了论述。 18 《解救土壤》 [美]克莉斯汀·奥尔森 著 周沛郁 译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2四季度影响力书单-生活柯┒脆 “彻底改动我们对食物、植物以及我们与地球关系的思索方式。” 数千年不良的农牧业运营方式,特别是现代工业化农业,曾经招致全球土壤中高达80%的碳流失——即便我们今天中止运用化石燃料,它们也会继续使地球变暖。 著名记者、畅销书作家克莉斯汀.奥尔森提出了一个充溢激情的论点——解救土壤,从而解救地球,解救我们的家园。 本书引见了有远见的科学家、农民、牧场主和园林师们发明性的工作。从北美、非洲到澳大利亚,有众人跟随的农牧先驱,有不收受企业资助的土壤科学家,也有土地管理者和环保人士少见的携手协作,他们雄辩地主张,我们能够治愈土地,能够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有益的土壤碳,并有可能改动全球变暖的趋向。 19 《中国诗词曲史略》 张伯伟 著 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教员喜欢的100本书 “南京大学张伯伟教授为你讲述全新视角的中国诗词曲简史。” 《中国诗词曲史略》所论述的,是以汉语为表示媒介的诗词曲,在中国文化肉体的影响下产生和变更的历史。全书由上下两编构成。上编为诗歌概论,从诗字原始观念的构成、《诗经》和《楚辞》,论述到少数民族诗人和域外汉诗,在普遍的范围中展示了中国诗学在技巧上、题材上、言语上和审美兴味上的变更;下编为词曲概论,全面调查了从诗到词、从词到曲的转机,并且比较了诗词曲在方式、内容和作风上的异同,勾勒出词曲历史的展开脉络。最后,综合诗词曲中文言要素的不时增强,指出新诗在整体上取代旧诗的历史必定。本书有两个写作重心,一是注重中国诗学初创期和转型期的讨论,包含观念和技巧、题材和审美兴味;另一个重心是注重诗歌言语的变更,重点从这两个角度描画了两千五百年诗词曲的复杂而迂回的变更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