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慧敏 唐烨 朱元冬/工人日报 临近中午,广西梧州市下着倾盆大雨。春运第3天,受雨天影响,梧州市东出口往广东省方向的国道321线上,行驶的汽车并未几,车速也有所减缓。 从广东开往广西方向的春运返乡“摩托大军”屈指可数。设立在梧州市东出口的中石化梧州分公司都连加油站的春运效劳站,在雨中显得颇为寂寥。多年前的春运,这里曾有冷冷清清的“摩托大军”,往常那壮观的现象已难觅踪迹。 昔日的“摩托大军”。视觉中国 资料图 国道321线梧州市东出口位于两广交界处,是春运期间川渝黔桂的务工人员从广东珠三角驾驶摩托车往复过节、复工的必经之路。往常,只见零星的返乡摩托车从广东行经国道321线去往广西梧州、贵港、玉林等地。 梧州市东出口的春运效劳站会不会重现昔日的“摩托大军”? “摩托大军”锐减 骤雨愈大,归心愈切。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村民黎先生就是为数未几的返乡摩托车手。 1月9日清晨6时许,他驾驶摩托车从广东顺德动身,抵达广西梧州市春运效劳站已是接近中午12时。黎先生此次返乡,是一个人的旅游。以前“摩托大军”汹涌澎湃地在国道321线行驶,黎先生即便“单枪匹马”,也从未觉得到孤独。往常,在雨中单独骑车,黎先生和他的摩托车有些形单影只。 当日早晨4时,从广东省中山市动身返回广西贵港市的打工者覃积坦,驾驶着摩托车一路西行。“固然没有了浩荡的局面,但我和一位老乡一同骑车并行,没有什么能够阻挠我们回家过年。” 覃积坦说。 春运效劳站所在的都连加油站,中石化梧州分公司员工卢志勇多年来见证了“摩托大军”的变更。他是梧州市岑溪市梨木镇大旺村人,村子里不少在广东打工的老乡今年都不回家过年,可能是担忧会给村子里的老人和小孩带来健康方面的省事。 据相关部门统计,从2013年以后,过境梧州的“摩托大军”数量呈现逐年降落趋向。到2019年,途经国道321线梧州市东出口路段返乡的“摩托大军”仅为4.2万辆。近几年,受疫情影响,过境梧州的“摩托大军”更是锐减。 日益完善的交通网 “摩托大军”锐减的背地,离不开广西日益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2014年底,广西、贵州连通广东的南广、贵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为西南人民南下珠三角“淘金”搭建了“快车道”。2022年底,广西完成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的。 “高铁开通后,周末、节假日客流增长明显,主要是往复两广间的务工流和商旅流。”国铁南宁局梧州车务段业务科科长刘春华引见,南广、贵广高铁开通以来,每年春运动车开行数量持续增加,从2015年的41对增长至今年的205对。逐年增加的高铁运能和逐年降落的“摩托大军”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梧州、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是桂东地域重要的劳务输入县市,国铁南宁局依据旅客出行需求,不时调整优化动车开行结构,今年在南广、贵广高铁加开夜间“红眼高铁”38对,每天动车开行掩盖早、中、晚各时段,极大方便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梧州南站是南广高铁广西段最东端的客运车站,毗连广东。进入春运以来,梧州南站到发旅客数量慢慢多了起来,特别是从广东方向过来的旅客增长明显。“往常,前往广东的旅客少,返程的旅客多。在我们这里下车的旅客,不少是结伴而行的年轻人,大部分是在广东打工的。”梧州南站站长陈坚说。 向着家的方向启程 桂平市大湾镇的林彬2004年到广东佛山打工,起初是一名电子行业的技术人员。他通知记者,以前每到春运,他都骑摩托车回家过年,全程10多个小时,遇到刮风下雨更是遭罪。经过10多年打拼,往常他已成立了一家弱电工程公司,还买了汽车、建了新房。“往常回老家都是坐动车,全程才两小时,保险又温馨。”林彬说。 “今年春运估量过境梧州的‘摩托大军’与去年相比会有所增加,但总体数量不会很多。此外,与过去大包小包、一家出行不同,近几年的‘摩托大军’由家庭式出行逐步转变为几个亲朋好友一同结伴出行,且呈年轻化趋向。”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次序科副科长李向铭说。 “不论‘摩托大军’的数量如何变更,我们为返乡打工者提供的意愿效劳质量都不会改动。”卢志勇表示。环顾都连加油站,悬挂的“情暖驿站 爱心效劳不打烊”“二十载爱心接力 情暖驿站为你护航”等横幅标语尤为醒目。跟往年一样,加油站员工化身意愿者,为返乡的摩托车骑手送上八宝粥、方便面等食品。还准备了一些应急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雨,淅淅沥沥公开着。喝上一碗如火如荼的热粥,稀稀落落的摩托车骑手向着家的方向启程。 本期编辑 邹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