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值得关注的10本新书

2023-1-22 11:44|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154| 评论: 0

摘要: 2022年行将过去,这一年哪些新书让你读了后记忆深化? 关注和阅读新书也是一种深化的时兴。 今天赋享2022年备受读者关注的10本新书(第2期),一同打卡珍藏阅读吧! 1.《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温儒敏 著现代文学观 ...

2022年行将过去,这一年哪些新书让你读了后记忆深化?


关注和阅读新书也是一种深化的时兴。


今天赋享2022年备受读者关注的10本新书(第2期),一同打卡珍藏阅读吧!


1.《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


温儒敏 著


现代文学观赏和研讨的“入门”书。


温儒敏带你阅读40多部现代文学名篇。


从1980年代初开端,我就在北大讲“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从1981年到往常,我讲现代文学课曾经近40年。


这本书说是“讲现代文学”,其实淡化了文学史线索,重点是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的鉴赏剖析。所以本书和《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并不重复,还能够互为弥补,供修习现代文学课的大学师生参考。全书共选现代著名作家26位,触及代表性作品40多篇(部)。


这本依据基础课节录的书,是现代文学观赏和研讨的“入门”书。希望读者读过这本书,能对现代文学主要的作家作品有较深化的了解,对现代文学的轮廓有一个“史”的印象。这本书能够提供给大学中文系的师生阅读参考,也合适社会上关怀和喜欢文学的读者阅读。


——温儒敏


2.《读书是件好玩的事(增订版)》


陈平原 著


著名人文学者陈平原教授开卷有趣、享用阅读的劝勉之作


洞幽烛微又举重若轻的读书之书


面对此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当教员的你不能不回应。


读书很高兴,但读书也很艰难,凡只说一面的,都是骗人。正由于读书“苦乐相生”,既有应战性,又不是高不可攀——不像造航天飞机或飞往火星那么难,普通人只需愿意,都能完成,所以,我才说读书“真好玩”。


由于在我看来,当下中国要讲“阅读的敌人”,首推过火“功利化”。


不论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只需能读出乐趣来,就是好事。在我看来,读书讲兴味,比讲措施、讲目标,要重要得多。


“有问题”,迫使你深化研讨;“讲兴味”,故“可持续展开”。这两者相辅相成,读书就变得好玩了。


3.《唐宋诗词的言语艺术》


蒋绍愚 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蒋绍愚著


一本“大家小书”


阅读唐宋诗词言语艺术的心得体会


更好地阅读了解古典诗词


唐宋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固然时隔一千多年,唐宋诗词仍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吸收着我们,给我们肉体的熏陶和艺术的享用。


诗词是言语的艺术,要阅读和鉴赏唐宋诗词,首先要懂得其言语。假如由于言语方面的障碍,读不懂唐宋诗词,当然就谈不上了解和鉴赏。唐宋诗词的言语不是普通的言语,而是艺术的言语,为了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白力和感染力,唐宋诗词有自己共同的语词,共同的句法和语序,共同的表白方式。所以,即便能读懂唐宋时期普通的古文,也一定能读懂唐宋诗词。这就需求我们对唐宋诗词的言语艺术中止研讨,本书就是为此而写的。


4.《中国经典十种》


葛兆光 著


中国经典,是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国人的文化背景。


什么才是中国经典?


《周易》、《论语》、《老子》、三《礼》、《淮南子》、《史记》、《说文解字》、《黄庭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坛经》十种中国经典作品,提示了中国思想、文化与历史的特征。相隔千载的经典,只需经过重新解释和引申,方能使当代人体会前贤之思,转化为今天犹有生机的“新经典”。


我不时倡议,今天我们重新回看中国的经典和传统,似乎应当超越单一的儒家学说,也应当牵涉古代中国更多的学问、思想和信仰,这样,一部引见中国经典的书,就应当涵盖和容纳古代中国更普遍的重要著作


简单地说有两点。


第一,中国经典应当包含佛教经典,也应当包含道教经典。


第二,或许还不止是儒、道、佛,传统中国有很多思想、学问和信仰,可能记载在其他著述里面, “经典”不用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能否能够包含更普遍些?好比历史学中的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通鉴》之类,能否能够进入经典? 以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也无妨让它们具有“经典”的资历。


我在这部《中国经典十种》里面,既选有传统儒家的经典,也选了佛教、道教的经典,既有诸子的思想著作,也有史著和字典。


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你不翻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


——葛兆光

2022年值得关注的10本新书


5.《朱永新谈读书》


朱永新 著


关于家庭教育与读书——


家长怎样做才干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捧起书籍?


如何带孩子读科普?


……


关于学校教育与读书——


为什么校长的书柜里装着学校的未来?


如何让一切学科教员都要成为读书的种子?


人大附中初中学生读书的启示是什么?


……


个人读书的聪慧与措施有哪些?


如何让自己做书的主人?


关于我来说,“阅读”两个字是如此广大,如此庄严,如此崇高。


盲目不盲目地,我似乎曾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阅读。因而,从我的个人长大来说,我的生命,我的肉体,得益于阅读的不时滋养。从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来说,阅读是一切实验项目的基石,是重中之重。


——朱永新《回望阅读推行这一路》


本书是朱永新先生特地为那些希望孩子爱读书而又不知怎样做的家长、教员、校长等读者选编的,作者对很多文章做了必要的修订,新写了若干札记,可谓作者读书思想、教育思想的精粹,适用性、针对性都十分突出。书中既有思想观念,又有细致措施;即针对家庭亲子教育中的读书细节,又针对学校教育中的学科阅读、阅读环境树立;既有读书措施、教育措施,又有大量经典书目信息。作者在书中还分享了家庭教育、完好阅读、信息化时期的新阅读等前沿教育思想,能辅佐读者拓展视野。

2022年值得关注的10本新书


6.《在底层的人们》


[墨]马里亚诺·阿苏埃拉 著:吴广孝 译


开创“墨西哥反动小说”之先河,


对之后的墨西哥反动小说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实再现了墨西哥农民生活,被誉为“巨大的墨西哥反动小说”。


作者马里亚诺·阿苏埃拉作为墨西哥反动的亲历者,曾以军医身份参与了农民起义军队伍,目睹了墨西哥反动的胜利和失败,以及人们对反动的忠实和背离,于1915年写下了这部见证反动的小说——《在底层的人们》。小说讲述了德梅特利奥,一个贫穷的印第安人,为解救家人,不得不带领家乡的25个农民一同起义。这只起义队伍英勇善战,屡屡得胜,得到了当地老庶民的支持和反对,并胜利参与了墨西哥反动家潘乔·比利亚的队伍,德梅特里奥自己也荣升为将军。但是,在庞大的胜利下,德梅特利奥和他的军队开端脱离大众,蜕化蜕化,慢慢失去了民意,在与政府军的对立中节节溃退,最终,德梅特里奥战死沙场。


2022年值得关注的10本新书


7. 《我们的未来:数字社会乌托邦》


[德] 理查德·大卫·普雷希特 著,张冬 译


数字技术会不会把人类培育成地球主人的同时,把人类变成机器的奴隶?


透明、随时可检索的生活比不可预知的生活更有价值吗?


一个幽魂,一个数字化的幽魂在全球化的社会徘徊。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这个幽魂,一方面满怀喜悦和希望,另一方面充溢恐惧和担忧。


达观主义者的希冀纵然尚未完成,他的生活也一定比达观主义者更有意义。


达观主义历来不是处置问题的计划。


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有些不同于今天,您看,在24世纪没有货币金钱。获取财富不再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工作不只是为了完善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完善一部分人类。”


这是二十多年前,《星际迷航》里的“占星者”号舰长皮卡德的预言。2373年的未来人类社会将是一个没有金钱和没有雇佣劳动的社会。19世纪的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经过物质酬劳以鼓舞人们为自己和社会做贡献,这对24世纪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本书描画了一幅充溢希望的数字化时期的未来图景,同时客观冷静剖析了以牺牲深思判别力为代价的、充溢刺激和愿望扩张的数字化展开过程对文化、道德和政治才干的要挟,批判了德国政府反响的冷漠滞后,并讨论了发明充溢希望的数字化时期的可能性措施。

2022年值得关注的10本新书


8.《巴士底狱:一个国度监狱的秘密》


[法] 让-克里斯蒂安·珀蒂菲斯 著;闫素伟 译


巴士底狱的历史正是法国历史的缩影


用鲜活的人物表示社会习俗和时期肉体


解析这座国度监狱为何成为专制王朝的意味


"巴士底狱"原名"巴士底要塞","巴士底"在法文中意为"城堡",是一座十分巩固的要塞。它是依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依照14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奋起反对法国王室专制的巴黎市民摧毁,现旧址已被巴黎市区东部巴士底广场的七月反动烈士碑取代。


巴士底狱被攻占,法国大反动由此拉开序幕。这座以中世纪城堡为基础的“国度监狱”被视为王权专制专制的意味,这里关押过的,除了政治犯与异教徒,还有作家、盗贼、贵族……从福盖到拉·瓦赞,从伏尔泰到博马歇,从铁面人到萨德侯爵,从越狱之王拉图德到名仕朝臣——巴士底狱的历史正是法国历史的缩影。


作者以巴士底狱为切入点,应用丰厚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引见这座著名监狱的方方面面:规划、建造、制度、日常,以及这座旧制度的“建筑代表”所展示的历史真相,一扫我们对巴士底狱的传统见地。波澜起伏,好像一部精彩的冒险小说,既滑稽又绚丽,既美好又悲怆。


9.《法国大反动批判辞典


〔法〕弗朗索瓦·孚雷 莫娜·奥祖夫 主编


申华明 译;刘北成 校


张智 译;刘北成 校


黄艳红 译;刘北成 校


法国大反动,若从1789年算起,曾经230多年了,但是它的影响至今不灭。


大反动为什么重要?


以色列史学家阿隆·康菲诺对此作了一个解释。 他把法国大反动称作一个“根基性过去”(foundational past):“根基性过去是指代表一个时期的事情,由于它表示了一种历史创新,成为道德和历史尺度,成为权衡一切人类事物的尺度。根基性要素不是事情的一种内在质量,而是存在于人们客观性之中的一种历史建构。”在他看来,法国大反动正是上述意义上的历史创新事情。


——刘北成


《法国大反动批判辞典》是法国大反动修正派史学的代表作,亦可谓迄今为止大反动史系列的压轴之作。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修正史学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孚雷和莫娜·奥祖夫带领的专家团队,对法国大反动做全面梳理和重新评价。


本书方式乃属首创,名为辞典,词条为目,但并非简单解释。全书精选105个关键词作为词条,每一词条呈现为一篇长文,极具阅读性。辞典共设五卷,分事情、人物、制度、观念、阐释而述之。每词条后皆附参见条目,书末设索引,便于读者关联查考。


全书具有一种深化的融贯性:“批判”宗旨贯串全书,突破专断的理论和肯定性的解释,将历史话语恢复于现场,开辟一条政治文化研讨的新路。



点击图片,加购好书


10.《英德对立的兴起,1860-1914》


〔英〕保罗·M.肯尼迪著;王萍李高峰胡二杰译


王萍 崔建树 校


首部将英德关系作为整体中止全面研讨的论著


“自然盟友”缘何兵戎相见?


《大国的兴衰》作者解读大国角力


了解霸权国与兴起国对立的经典巨著


为何英德两国会彼此敌对?


英德敌对从基本上说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我们细致审视的这半个世纪当中,德国曾经不再是“在一群不起眼的王公指导之下的一群不起眼的邦国”;并且源于下述进一步的事实:德国的展开逐步开端对所感知到的“英国利益”产生要挟;这些经济变更令那些对“解救帝国”已然忧心忡忡的英国决策者愈加感到不安……


英德两个民族在“一战”前从未兵戎相见,而且它们的政治协作传统因王朝、文化、宗教和经济联络得到强化,以至曾被称为“自然的盟友”。但为何两国之间的关系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渐行渐远,并且最终在1914年大打出手?《英德对立的兴起,1860—1914》一书为该问题提供了全面而明晰的答案。


保罗M.肯尼迪历时十年有余,遍访英德两国的六十余家档案馆,运用大量官方和私人档案完成了这部巨著。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涵盖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对两国关系的外交叙事,它还包含了对两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政党政治、宫廷、媒体、压力集团以及其他要素的彻底比较。


在肯尼迪看来,两国的差别缺乏以招致抵触,但在更大的问题呈现时,这些差别将铺平通向抵触之路。英国和德国的关系无疑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极端重要的大国关系,长期以来不时被学界当作霸权国与兴起国间对立的经模范例,得到普遍讨论。


end


每日一书


《哲学研讨》


2022年值得关注的10本新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