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则 #比利时9岁神童大学毕业# 的新闻 刷爆了朋友圈 据报道, 这位叫做劳伦·西蒙斯的男孩 今年3月开端学习大学课程, 在今年年底就能够经过考核, 终了大学学业。 才9岁的他曾经突破了世界纪录, 成为历史上 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美国的顶尖大学教授们 纷繁抛出自己的橄榄枝, 想约请劳伦去读硕士和博士。 而劳伦的父亲则表示, 他们比较倾向于去牛津大学。 劳伦父亲是牙医, 母亲是办公室白领。 孩子父母说, 劳伦从小就很特别, 不太喜欢和别的孩子玩。 但和其他孩子一样, 劳伦喜欢看奈飞(Netflix)的电影和电视剧, 玩碉堡之夜和我的世界等游戏。 劳伦4岁开端上小学, 6岁上中学, 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6年的中学课程, 往常只用9个月时间读完大学。 劳伦说, 他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 “由于数学博大精深,有统计、几何、代数”。 劳伦还说, 他曾思索未来当外科医生或者宇航员, 往常则倾向做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劳伦在智商测试中得分145, 智商在145以上是个什么概念呢? 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智商 也就在160左右而已。 我们今天就来科普一下智商的概念, 看看这些天才们都具有哪些 超出常人的特征。 天才智商智商,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一个人的智力商数。 什么是智力的商数呢,就是个人智力检验成果和同年龄被试成果相比的指数,是权衡个人智力上下的规范。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阿尔弗雷德和他的学生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气表,依据这套智力气表将普通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 智商主要由遗传而来,但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和锻炼也能够改动。 一个人的智力能够表往常多方面,如察看力、记忆力、想象力、发明力、剖析判别才干、思想才干、应变才干、推理才干等。 当前专家们以为智力由三种才干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才干和言语才干。 通常智商也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学问处置实践问题的才干。 普通人智商140以上会被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则为白痴。 2006年,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出版了一本名为《种族智力的差别:一种进化剖析》的书。 他总结出不同地域的人种智商的差别排位以及缘由,并据此绘制出了IQ世界地图。 在教授绘制的IQ世界地图上,东亚人(中国人、日自己、朝鲜人)具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 排在后面的依次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安定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黑人67,澳大利亚原住民62。 这些迹象阐明孩子智商高研讨指出有些奇妙的迹象表明一个人会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聪明,看看你们家的孩子有没有?1、音乐课 研讨表明,音乐能够辅佐孩子们的思想展开。2011年的一项研讨发现,仅仅一个月的音乐课后,4至6岁儿童的言语智力测试成果有所上升。 2004年由Glenn Schellenberg指导的一项研讨也发现,与参与戏剧课或没有参与任何课程的孩子相比,中止9个月时间学习音乐的6岁儿童的智商明显提升。 同时,2013年由Schellenberg指导的一项研讨表明,成果优秀的孩子最有可能参与音乐课程。换句话说,音乐锻炼可能会增强曾经存在的认知差别。 2、家中年长的兄弟姐妹 研讨发现,家中年长的兄弟姐妹通常更聪明,这与遗传无关。 挪威盛行病学家运用军事化记载来检查1967年至1976年间出生的近25万名18岁和19岁男性的出生次第、健康状况和智商得分。 结果显现,家中第一个出生的婴儿的平均智商为103,第二个孩子为100,第三个孩子99。 同时,招致这一差别显然不是由于遗传要素,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心理互动。 3、体型偏瘦 2006年的一项研讨中,科学家在五年内中止了大约2200次成人智力检验,结果表明腰围越大,认知才干越低。 同年发表的另一项研讨发现,在口头和非言语测试中得分较低的11岁儿童在40岁以后更容易瘦削。 研讨者表示,聪明的孩子可能会寻求更好的教育机遇,取得更高位置和更高薪的工作,因而最终能够比不那么聪明的同龄人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 4、母乳喂养 2007年的研讨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会长大为愈加聪明的孩子。 在两项独立研讨中,研讨人员研讨了英国和新西兰的3000多名儿童。 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智商测试中得分高出近7分,前提是他们有特定的FADS2基因(该基因在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的孩子中大致相同)。 5、非法药物 2012年对超越6000名出生于1958年的英国人中止的一项研讨发现,童年时期的高智商与成年期运用非法药物之间存在联络。 研讨人员表示,11岁时的智商与31年后运用非法药物的可能性有关。 儿童智商高促使其在成年期尝试对健康可能有害的行为(即过量饮酒和吸食Du品)。 6、左撇子 最近的一项研讨将左撇子与“发散思想”联络在一同。 例如,左撇子更擅长以新颖的方式将两种物体组合构成新东西(如运用木棍和锡罐来制造鸟笼),他们还擅长将单词分组为尽可能多的类别。 这种发明力使得他们能够从一个问题中提出许多新颖的想法。 7、身高 普林斯顿2008年对成千上万人中止的一项研讨发现,身高较高的人在智商测试中得分较高。 研讨人员表示,从3岁到整个童年时期,身体较高的孩子在认知测试中表示得更好。 8、喝酒 进化心理学家金泽聪(Satoshi Kanazawa)发现,在英国人和美国人中,在智商测试中得分较高的成年人,在他们青少年时喝酒的次数多于那些得分较低的人。 9、早期阅读 2012年,研讨人员在英国察看了近2000对同卵双胞胎,发现早先学会阅读的兄弟姐妹在认知才干测试中得分更高。 研讨人员以为,早期开端阅读会增加言语和非言语(即推理)才干。 10、焦虑 焦虑的人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其他人聪明。 一项研讨结果显现,那些总是担忧和重复思索的人在言语智力测试方面得分较高,而没有太多担忧或深思的人在非言语智力测试中得分较高。 心理学家以为,经常重复思索或者不时思索使他们感到不安。 11、兴味 在一项研讨中,科学家对400名心理学学生中止笼统推理才干和言语智力检验,然后让他们为几部纽约人漫画提出字幕,这些字幕由独立评价者检查。 正如预测的那样,检查人员以为聪明的学生更有趣。 12、猎奇 具有较高CQ(creative intelligence创意智商)的个体通常对不置可否的事物更具有容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细致入微、奇妙的思想方式会带来更高水平的智力投资和学问获取,特别是在正轨的教育范畴,例如科学和艺术。 13、紊乱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Kathleen Vohs的一项研讨表明,在一个不整洁的房间里工作实践上会激起发明力。 在这项研讨中,48名参与者被请求为乒乓球提供不寻常的用处。在整洁的房间工作的24个人提出的发明性比在杂乱的房间工作的人少得多。 14、努力水平 聪明的人并不总是很努力,至少在某些范畴。 研讨追踪了在13岁时SAT成果位列前1%的2000人,发现这些人取得博士学位、专利、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或出版文学作品的可能性进步三倍和五倍。 结果显现,固然努力会变得更聪明,但某些天生的才干并不能由学习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