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圩造田正兴隆,德积街,护漕港,开行设铺,堂倌穿越忙。 老太庙里办学堂,京货店,酿酒坊,一盘辣酱,羊肉鲜四方。 这曾是古镇老街繁华的场景, 城市日益变更,旧貌早已换了新容。 城事小编今天带你探望这座江边古镇——德积, 回想这段兴隆的过往。 德积位于张家港市域西北部,距市区18公里。东与大新镇交界,南与晨阳为邻,西与港区相接,北临长江。 德积是新长江三角洲区,成陆480余年,境内港河纵横交错,鱼跃稻香。 一同来看它的变更史: 1664年 置德顺镇,是德积境内最早的一个镇 1912年 德顺镇改为德顺乡 解放后 德顺乡分为太字、德积、丰享、拦门、民主5个小乡 1957年9月 丰享乡和德积乡的大部、太字乡的部分村兼并而成新德积乡,属江阴县管辖 1958年9月 成立德积人民公社 1962年1月 划归沙洲县管辖 1983年7月 政社分设,改成德积乡 1992年12月 撤销德积乡,树立德积镇。2002年末,共有1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总人口为38386人 2002年德积镇机关大院 2003年8月 撤并德积镇,与港区镇、后塍镇兼并设立金港镇,成立德积街道办事处 2005年保税区(金港镇)德积办事处 德积的历史,能够从这条街说起: 藏在岁月深处的德积街 现今的德积街,乍看上去,街道尚存,但店面很少。可是,年长的人都还记得,德积街曾有过一段兴隆的历史。 德积街原名德顺镇,始建于明天启初年(1621年)。清雍正十年(1732年)开市,为南北向街道,长约1华里。清乾隆和道光年间,曾先后两次遭火灾,烧毁中间数十间房屋,街道南北之间脱节,故大众称“脱节街”。后因而名不雅,按其谐音改称为“德积街”。 解放前夕,德积街上有商家50多户。有酿酒坊、酒店、南北杂货店、茶馆兼书场、理发店,还有收棉花行、京货店、豆腐店,客栈、邮政代办所等。繁华水平可见一斑。 年长的德积人大多还记得,西市梢有肖锡荣兴办的羊肉店,很有特征,蘸肉的辣酱,虽辣而不辣舌,店里还有名菜“羊肉烧活鲫鱼”,鲜美异常。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初四两天,是德积街老太庙庙会。出会时,乡民抬着菩萨,举着旗伞,再加上仪仗队等,整个队伍长达半里。此日,街上人头攒动,小贩叫卖之声不绝。 解放后,当时的晨阳区人民政府、德积乡人民政府一度设在德积街。同时还建有区供销社、银行停业所、分离诊所、收棉站等单位。镇上市容市貌较解放前更显繁荣兴隆,成为全晨阳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后塍镇外,德积街是老沙上北部最繁华的集镇。 1957年撤区并乡后,德积乡政府迁至护漕港,晨阳区并入后塍区,供销社等的范围也相应减少。加上局居一隅,水路交通不便,故市容逐步萧条。 变革开放后,德积街在德积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指导下,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展开了10多家个私民营企业。村里投资改造街道,路面改为混凝土,容颜面目一新。 1976年,德积十三大队售棉队伍 1978年,德积十三大队农民饲养的猪仔 二十世纪90年代,德积镇镇区一角 2009年,德积江边鸭群 2012年,德积福民小区 固然德积街曾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但其所在的德积办事处, 却已从一个临江小镇 展开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型滨江集镇。 特别是这里的氨纶纱企业, 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20%,被誉为中国氨纶纱重镇。 为欣欣向荣的德积点ZAN! (编辑:缪宇欢 来源:张家港史志、德积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