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交流网 首页 名表图片鉴赏 积家 查看内容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2023-1-14 16:50| 发布者: 夏梦飞雨| 查看: 262| 评论: 0

摘要: 清同治五年(1866)4 月的一天,福州南城壕沟人声喧哗,如火如荼,100 多位民工分红几拨,正在对城壕中止清淤整治。在那儿指挥的官府吏员中,有一位不穿官服,也不穿皂衣,全然一副书生装扮的人。他,就是郭柏苍。郭 ...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清同治五年(1866)4 月的一天,福州南城壕沟人声喧哗,如火如荼,100 多位民工分红几拨,正在对城壕中止清淤整治。在那儿指挥的官府吏员中,有一位不穿官服,也不穿皂衣,全然一副书生装扮的人。他,就是郭柏苍。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郭柏苍故居


郭柏苍是福州著名的藏书家、诗人,还是一位水利专家。他于道光二十年 (1840) 中举,同年冬入京应试,固然第一次进士应试不第,但仍以举人身份步入了当时的官场体制,充任县学训导,时年 25 岁。论职责只需督办县学、私塾等教育事务,他却“莫守常而理乡事”,为乡里做了许多“格外善事”,修私塾学堂、铺桥造路、开水井浚壕沟等等,乡里人都尊称他为“县学善公”。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五子登科


但是,中国社会向来遵行着“正名”文化,“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哪怕是行善举做善事,名正言顺,事就好做,无名分,事就难成。好比,郭柏苍分明行的是善举,做的是善事,却多次被当时的土豪所阻挠。相传,道光二十二年 (1842) 他就曾经遭受“开路迁坟受阻”和“建祠堂惧风水而迁址”两次波折。他因而发了愿:还是要考个功名,利于做事啊!所以,道光二十二年 (1843) 冬他再次入京会试,但仍旧落第,让他留下深深遗憾。游学多年之后,咸丰二年(1852)他第三次北行应试,却遇当时安定军起义而中途折回。从此他彻底消弭了追求功名的念头,转而全身心努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后代学者陈衍谓其“不慕禄仕,殚心有用之学”。但是,“正名以做事”的心愿一直在郭柏苍的心头缠绕,于是,他按当时体制盛行做法捐了个“官”,官为“内阁中书”,官阶为从七品。但郭柏苍并未到衙门上班,而是长期“里居”,即住在乡里。难怪,乡亲们说他并不是想做官而只是想做事,也就是说他出钱买了个“官”,旨在为乡里乡亲多做些事。这说法或许多少含有后来人“为长者讳”的成分,但纵观郭柏苍的生平,似乎也大致不谬,颇让人称叹。固然,买了官的郭柏苍依旧长期在乡里寓居,只是承揽着一些中央盐税业务,但由于有了官衔,做起事来就“名正言顺”多了,就更容易成事。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林则徐郭柏苍游升山寺


郭柏苍家资富有,又一向热心中央公益事业,他游方各地,不论走到哪里,总以建学校、修祠堂为乐事。他曾在福州乌石山修建学校,在福州西湖兴修李纲祠堂,还在福州东关外建造普济堂。道光二十四年 (1844) 旅经杭州时,他还倡建义山、义祠,让闽籍客死他乡者埋葬或停棺。咸丰七年 (1857),时局不稳,朝廷鼓舞各地官员绅士办团练,即自行出资招募壮丁,锻炼出自己所带的“民兵队伍”,为朝廷效能。郭柏苍就因办福州团练得力,被授主事,赏员外郎衔,终于名正言顺成了真正的朝廷命官,公益事也越做越多,越做越大,特别是在挖井浚沟、兴修水利方面留下不少在乡里口口相传的故事,他也就因而成为晚清年间福州地域著名的水利专家。


人不可貌相,别看郭柏苍只是白脸书生,骨瘦如柴,而且当年已 52 岁,但做起事来却“不服衰年”,青壮年似的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他是城壕清淤的设计者和总指挥,还亲身参与清淤劳动。此时此际,他正站上一个关键的拐弯处,当满载淤泥的木轮手推车来到他身边时,他立刻弯下腰,用尽全力帮车手将车推过拐点,以确保每一车顺畅通行。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郭柏苍《闽产录异》


人们都知道,那时分的主要工具是锄头、挖铲,配上装泥的畚箕和木桶,用手提肩挑方式,搬走那些积年的淤泥。这个工地上,却第一次呈现了当时可称为先进工具的木轮双手推车。听说,那是郭柏苍履迹江浙时买回来整车部件,自己组装,并首倡在清淤工地上运用,那车叫作“轱轮车”。当时,这种车在工地上也就两架。工友们都争着当推车手,郭柏苍就先教会两位,再由那两位去教会更多的人,结果,简直一切人都希望能轮到,人人心中充溢等候,个个摩拳擦掌,处于亢奋状态。这学推车的事也就成了最好的一种鼓舞,大大进步了工友们挖泥清淤的积极性。


很长时间以来,福州南城城壕、三元沟、七星沟等处总是“壕中瓦砾山积、壕边渣滓成堆、周遭蚊蝇群飞”,于是,通壕久塞,污水淤塞不流,臭味袭路人,粪积孕蚊蝇,更是扰得人心烦。按郭柏苍说法,此乃闽人之祸、闽城之陋也!郭柏苍简直年年上书各级中央长官,“给示禁污三元七星两沟禀”,“严禁瓦砾粪草填塞城壕沟禀”,同时又尽心尽力筹措谋划管理城壕疏浚渠沟工程。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古丰井,井圈落款为郭柏苍的字“青郎”


那么,如何管理这久塞的城壕渠沟呢?郭柏苍走访了诸多乡绅族老后,提出两套计划:第一计划是向中央长官倡议,借官家力气来疏壕浚沟,以兴利除害。他文辞尖锐地提出:斯事绝不可等闲视之,假如“利不兴,害不除”,消极怠政不作为,如何对得起“奉天子命,来育且教”的职责?他力劝长官要“勉率属僚,成兹盛举,使闽城民属共享美利”。第二计划是劝导豪富之家热心公益,行善积德。郭柏苍针对当时的闽人社会习尚,指出:“民固有豪举者,每岁夏秋间,相竞赛神,盛作供具,剪彩为楼阁,每一所费不下数百金,其施于无益犹如此,则于今之有益者又当何如也?爰书数言以为为善者劝。”郭柏苍不是无神论者,但在当时能提出把用于敬神、赛神的“无益处”的钱财用于有助社会展开的公益事业,的确了不起。


因资料不全,不知郭柏苍最终选择哪一计划推进了福州的南城壕和三元沟、七星沟管理。但当时郭柏苍在管理南城壕、三元沟时,其实不止民间动了起来,官方也颇为支持,为南城壕管理出了告示,倡议“绅士庶民亦各出愿力,积丝为缕,以助斯役”。同时,还派出了不少兵勇参与疏浚。更重要的是,郭柏苍还推进官府支持他发起、教育市民养成良好的维护城区生态的习气,组织民间力气维护好城壕,规则沿城壕而居的市民,每百户推选若干户组成日常督导、管理力气,“许绅庶随时稽察”。由于有人监察监管,就较为有效地遏止了那些有害城壕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为当时的福州城发明了一种注重环保的新习尚。更尴尬得的是,清淤治河时,郭柏苍对水患的产生不只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他经过实地勘探和多方调查研讨,得出福州水患之多,主要由于上游周边具备一定灌溉和蓄水功用的“蹭田”被大量开发成“茶山”的结论,提出了“禁茶复蹭之议”。最终由于“禁茶复蹭之议,以税务攸关,尚不能行”,对此,他又提出在下游城区疏浚河道、拓宽河道,以保上下游展开与保险。这与后世所推崇的“可持续展开”的理念一模一样,其远见让今人看来,都感佩不已!


继同治年间掌管修建福州南城城壕疏浚工程和三元沟、七星沟等城内河沟管理之后,在光绪年间,郭柏苍多次掌管疏浚福州城里城外的怀安、洪塘、濂浦等多条河流,以减轻省城水患。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泔液境


从南城壕沟到三元沟、七星沟,再到怀安、洪塘、濂浦多条内外河道,不只去除了陈年淤塞的污泥积垢,拓宽河沟,还修建了几处与闽江内外沟连的水闸,“以时启闭,积雨水有所泄,居者无水患,制甚善也”。就是说,郭柏苍清淤疏浚城内外河道,同时,把这些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用于积水排水,既利于城郊农田果园的灌溉,也用于排洪消弭水患,维护一方保险。后人评价他治河疏理城壕,取得“民乐其便”,而胜于“富庶科名”的政绩,留下了让人传颂的功业。他还用心将治河疏理城壕的过程用笔记载下来,先后撰写《三元沟始末》《福州浚湖事略》《闽会水利故》《新港开塞论》《福州入城地脉水法》等著作,将治河史料素材梳理成文,以利后人。


(来源:《闽都文化》2017年第6期·少木森)

【榕城故事】郭柏苍治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