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交流网 首页 名表图片鉴赏 积家 查看内容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2023-1-13 09:03|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464| 评论: 0

摘要: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改造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展开的陈旧容颜面目一新。反观他们八人阅历,个个饱经沧 ...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改造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展开的陈旧容颜面目一新。


反观他们八人阅历,个个饱经沧桑,几度沉浮,但不羁归不羁,狂放归狂放,玩世也好不恭也好,他们各自都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文如其人,见字如面:


1、韩愈:读书,写字,是为了坚持节操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言语,破骈为散,扩展文言文的表白功用。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原毁》


一个真正的君子,他一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请求自己严厉而全面,看待他人宽容而简约。


对自己严厉全面,就不会发作懈怠。对他人宽容简约,他人都乐意做好事善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旷费;


德行由于独立思索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进学解》


读一部书,要擅长掌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


是故弟子不用不如师,师不用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因而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员,教员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而已。


士穷乃见节义。


——《柳子厚墓志铭》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我们能看到他作的很多散文,从碑帖中能看见他的书法: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韩愈 《揪树帖》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韩愈《盆池诗帖》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韩愈《桃林诗帖》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韩愈《余杭北关鬴》


2、柳宗元:通达世务,刚正不阿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终身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尖锐,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予,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马退山茅亭记》


美是在人对事物的领悟之上得以表示,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人的领悟,也就无所谓美。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涵养成基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状,去来之不可常。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凡人们的话都是这样说的:盛衰祸福都是相互依存、来去不定的。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柳宗元《龙城石刻》


不时以来学界对柳宗元的研讨大多偏重在文学和思想体系方面,关于其书法的研讨简直空缺。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遮盖了其书法上的贡献。仅存的《龙城石刻》又不时存在争议。不能看到全貌实属一大遗憾!


3、苏轼:用终身把他人的苟且活成潇洒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古之所谓俊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缺乏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


古时分被人称作俊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普通人的常情所无法忍耐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凌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格斗,这缺乏以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俊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惶,当无故遭到他人凌辱时,也不愤恨。这是由于他们胸怀极大的志向,志向十分高远。


勇也有很多种,就这就是做人的境地,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能有几人呢?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自古以来能够成就巨大功劳的人,不只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干,还一定要有勇于面对问题、处置问题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人不能够苟富贵,亦不能够徒贫贱。


——苏轼《上梅直讲书》


人不能经过分歧理的伎俩取得富贵,也不能白白地安于贫贱的处境。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前赤壁赋》


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予于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米粟。


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


——宋·苏轼《策别第十》


要有所获取,就一定要有所舍弃;要有所遏止,就一定要有所宽容。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


得到有才干的人的措施,在于了解人,了解人的措施,在于责求事实。这几句用于阐明得人在于知人,知人在于考核事实。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寒食帖》部分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尊丈帖》 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归安丘园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邂逅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凶猛的一个人,可是,他的字没有王羲之的随意,颜真卿的工整,张旭的潇洒。乍一看,他写的字怎这么"丑"呢?苏轼就说了,我这个字很特殊啊,颜真卿那个叫颜体,柳公权的叫柳体,我这个字呢,叫石压蛤蟆体!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宝月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是擅长调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书法俊美的时分,他确说自己的书法是"石压蛤蟆体",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作风。其实,这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精彩正在于此。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致季常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阳羡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屏事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轼《致南圭使君帖》 书于1096年(绍圣三年) 行书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渡海帖部分


4、苏洵:为将之道,抢先治心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擅长散文,尤擅政论,谈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太玄论上》


经过探入思索而有所体会,所说的话就深化;有了亲身感受而有所体会,所说的话就贴切;有了实践接触而有所体会,所说的话就平易。


说话或发表谈论,不可凭空玄想,胡说妄道;必须经过思索,经过感受,经过实践接触,才干一语中的,易于为人们接受,否则必定不真实际,甚或谬之千里。可用于阐明发言必须谨慎,必须深思熟虑,有感而出;假如夸夸其淡,信口开河,必将贻笑大方。


一忍能够支百勇,一静能够制百动。


——《心术》


忍一忍就能够抵御耐烦和莽撞;冷静冷静,就能够控制激动。


为将之道,抢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能够制利害,能够待敌。


——《心术》


作大将要明白这个道理,先制伏自己的内心。 即便泰山在面前崩塌也脸不变色,即便麋鹿在旁边起舞也不去看它一眼。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要素,才能够对付敌人。


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用间》


把心机用在公正上,振臂一呼犹如纲举日张一样,响应甚多;把心机用在狡诈上,作事似乎是补了一百处漏洞,而又呈现上千处漏洞一样,防不胜肪。


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上文丞相书》


有道德的人一开端就当心谨慎,因而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忧虑。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洵 《道中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洵 《道中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洵 《道中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洵 《 陈元实夜来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苏洵 《陈元实夜来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苏辙:凡事看淡,寸心必安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


"辙"者,低调、务实、甘于负重,成人之美,正合厚德载物之意。苏洵以此字为沉静厚重的次子名之,是寄望于他不慕荣利、精诚守拙,步步为实、不蹈虚空,用扎扎实实的足迹说话。观苏辙终身,劳苦不避,功成不居,自然祸亦不迭,实不负其父之雅望,亦不负"辙"之美名与深意,实可曰:"大矣哉,淡定苏辙!"


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上皇帝书》


世界上没有不从下开端而一下登得很高,没有不从近开端而一下能到远处的。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能够学而能,气能够养而致。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以为文章是气构成的,但是文章不可能学习就控制,气则能够经过涵养而得到。这是从孟子的"养气"说展开而来的。苏辙直接说,文章就是作者气的有形表示,所以把气养好了,文章自然就成了。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奋地撰写文章,就能够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巩固的东西也发作变更。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6、欧阳修:凡事沉住气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欧阳修劝戒子孙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涵养。劝诫后代:人都要经过雕揣摩砺才干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辰磨炼自己,提升学识涵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


——欧阳修《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


任用人的道理,关键在于不去狐疑(他),宁可在选择人的时分花些艰难的功夫,也不能够随意地任用(某人)却不去信任他。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朋党论》


大致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的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分歧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但是臣又以为小人没有朋党,只需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由于)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分歧的时分,暂时相互勾搭而为朋党,这种朋党是虚伪的。


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人做事常常由于不留意细节而失败,聪明英勇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


夫养不用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泷冈阡表》


赡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固然不能遍施于一切的人,重在仁爱之心。


我们再看看"一代文宗"的书法水平怎样样?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欧阳修 《集古录》


欧阳修酷爱书艺,自幼至老学字不辍。四岁时,母亲就教他划沙学字。平常一有馀暇、一见纸笔就练字,自称"余每见笔辄书"。他临习的前代书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李邕、怀素等。学过真书,也学过草书。《学真草书》说:"自此以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其名。"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欧阳修 《自书诗文稿卷》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欧阳修《灼艾帖》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執事》


欧阳修善写楷书。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征:"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量,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岂但明白地指出欧阳修的书法容颜,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所谓的"书如其人"。


7、王安石:无限风光在险峰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紧密,有很强的压服力,充沛发挥了古文的实践功用;短文简约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十分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缺乏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道路平整距离又近中央,前来旅游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僻的中央,前来旅游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巧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中央,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抵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他人而中止,但是膂力缺乏的,也不能抵达。有了志气与膂力,也不盲从他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静昏暗、令人迷乱的中央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抵达。


关于王安石,人们常常愈加关注他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一面,疏忽他作为书法家的一面。王安石的书法固然不能与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但在当时有很高的评价。苏东坡称王安石书法乃是无法之法,不可学。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王安石《过从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8、曾巩:做正派人,干正派事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祏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曾巩能知名,正是由于他的文章,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听说他写的文章一出来,就被人拿去传抄,不到一个月就传播天下,读书人手抄口诵,唯恐落到他人后面。


曾巩的文章到底怎样样呢?说起来,它们最突出的一个特性是严肃认真,韩愈会写《毛颖传》之类的玩笑文字,苏东坡会写《后赤壁赋》那样的酒后幻觉,但是曾巩绝对不会。他总是板着面孔的,说起话来毫不客气,很考究,很正派: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肉体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曾巩《墨池记》


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暮年才特别好,那么他所擅长的,也是仰仗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


曾巩在参观王羲之留下的墨池后,总结出"干任何事情都要勤奋努力,写字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这样"的道理;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曾巩《醒心亭记》


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余,没有仇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干,悠远夷族鸟兽草木生长都恰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高兴。而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高兴吗?


曾巩提示读者欧阳修不是由于山水而高兴。他指出:山水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只需君正臣贤、人民富有,欧阳修教员才会真的高兴。


知信乎古,而不知契合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赠黎安二生序》


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往常而自己尚不知道的缘由啊。


纵观曾巩终身阅历,曾巩岂但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书法家。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曾巩《局事帖》


《局事帖》是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这要从王安石说起。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与父亲皆为北宋名臣,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和他终身关系严重——一是教员欧阳修,二是好友王安石。


他与王安石年轻时便交好,但为官之后,因政管理念不同,关系日渐尴尬。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得神宗信任,推行新法,曾巩主动请求离京外听任中央官。他不曾预想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十二年。待到写《局事帖》时,已是满头青丝的花甲老人。


这十余年里,回京迟迟无望,曾巩的内心一直被豁达与沉郁两种心情重复纠缠,此时,他收到一位朋友来信,或是有了希望,《局事帖》便是他写下的回信。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曾巩《局事帖》部分


这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终年外放的苦闷直白道来,读来意味深长。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曾巩《局事帖》部分

唐宋八大家也是书法的绝对高手哦!


▲ 曾巩《局事帖》部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