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晚,Redmi K60“宇宙”正式开启。比起9个月前发布的Redmi K50系列,新系列在显现屏上的动作更大,同时发布的3款机型无一例外全部采用了2K级别分辨屏的屏幕,特别是K60和K60 Pro两款机型,采用的是小米与华星光电分离研发的国产2K显现屏。假如没有记错,这应该是Redmi与国产屏厂在2022年的第三次大动作的,为什么又是显现屏,为什么总是显现屏呢? 这是一个体验大升级的时期 2022年以至到2023年上半年,都是抵消费电子行业不太友好的年景。但是从常规看来,越是遇上不太好的大环境,抵消费者反而是福音:为了能进一步推进产品销售,厂商常常会在产品定义上比过去下更多的猛料,同时将产品的功用“三围”堆得更高,寄以此来推进消费者的换机需求。这些我们都看得到,比往常年中端产品都强化了影像模组,IMX766这种一年多以前用在中高端机上的主摄随同着OIS纷繁下放,还有快充和大电池,另外,就是以Redmi K系列为代表的屏幕升级。 今年3月,当Redmi K50系列官宣采用2K分辨率屏幕的时分,大家都很意外。固然这块柔性直屏只是三星E4代发光基材,但是3200×1440像素的分辨率指标却是实真实在的,更何况它还是出往常定价不外两千元出头的产品上。仰仗这款亮眼的屏幕,再加上天玑8100这枚神U的出色表示,Redmi K50系列得以坚持自己在这个价位区间的强悍竞争力,战绩不俗。由此也能够看出来,一块参数够硬的屏幕,关于消费者的吸收力是实真实在的。 固然曾经有索尼这样的厂商采用4K分辨率的屏幕,但关于大部分手机产品和消费者来说,2K分辨率依旧还是公认的智能手机屏幕顶级指标之一,而且一块好的屏幕,它的作用是多方面。除了前边提到的对产品力和消费者体验的提升之外,关于一家手机品牌长期以来的口碑积聚也是不可或缺,好比全球前两名的智能手机品牌——三星和苹果,特别是中高端产品,这么多年以来屏幕显现效果都是产品口碑重要的组成部分,且比重相当大。 所以在相当长时间里,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也不时都在2K屏幕上努力,但很长时间里效果都不甚理想。好比多年以前,vivo Xplay3S,OPPO Find 7系列都采用过2K屏幕,但那个时分受制于处置器平台的性能问题,2K屏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大,以至影响深远,好比OPPO Find 7规范版就由于2K屏的采用,带来发热续航表示不佳的问题,最后让绿厂将Find旗舰系列雪藏了长达4年时间。 但有所不同的是,那个时分的2K屏都是LCD显现屏,成熟的工艺和RGB子像素排列让2K屏的完成相对容易一些。但随着OLED显现屏变成中高端产品的主流,它也给整个屏幕产业带来了新的应战,特别是OLED显现屏自身发光原理带来的子像素排列方式,让OLED屏的2K分辨率完成难度更高。除了三星这类OLED显现屏巨头在这个范畴抢先之外,我们的国产屏厂也并没有放松在这个规格上的追逐。 2018年10月中旬发布的华为Mate 20 Pro,就采用了来自BOE和LG等供给商的柔性2K OLED显现屏,这也是华为初次与国产供给链做高分辨率OLED显现屏的尝试。有意义的是,Mate 20 Pro上市初期还呈现了“绿屏”毛病,但出问题的批次却来自LG,这也阐明国产屏厂上马2K OLED显现屏的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20年3月上市的黑鲨游戏手机3 Pro,其上不只采用的是一块2K分辨率的屏幕,更还是经过向三星交纳专利费、由BOE消费的钻排2K OLED屏,固然量并不大,但也证明国产屏厂是有才干完成高水准2K OLED显现屏量产的。 近两年,随着SoC GPU才干和显现屏技术的大幅度提升,2K屏被越来越多的高端智能手机所采用,特别是到了2022年,骁龙8+、第二代骁龙8、天玑8100/8200、天玑9000/9200等高端SoC能效表示出色,驱动2K显现屏的压力比前两年小了很多。同时,随同三星新的子像素结构量产,其他屏厂也得以有机遇采用2K OLED显现屏更优解的各种类钻排列,2K显现屏上量的技术障碍得以消弭,再加上整个大环境让消费者和厂商对体验升级都有了刚性需求,于是,2K显现屏成为这个体验升级大时期必须的一个要素。 这是行业共创的盛宴 今年8月,Redmi K50至尊版携小米与天马和华星光电两家国产屏厂一同定制的1.5K分辨率屏幕亮相时,还引来了不小的争议。那个时分我觉得大家的关注点似乎都有点倾向,由于单从技术和指标来看,这块新开发的1.5K屏曾经具有相当不错的指标。单看像素点,它曾经比传统的1080P显现屏提升了27.6%,假如以同样的指标来看Redmi K60系列上采用的2K屏,比起常见的1080P像素数量提升了近78%,即便对比1.5K屏,也还有超39%的提升。卢传冰用“像素数量剧增”来形容这个变更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这就意味着加工精度需求有极大幅度的提升。 这样大的指标变更对屏厂的应战自身就是庞大的。熟习OLED屏幕消费流程的朋友应该分明,在这个范畴,蒸镀机有显现屏界“光刻机”之称,在同样切割尺寸的屏幕下,在蒸镀机上提升近80%像素密度的工艺难度并不比SoC芯片制程提升难度小——台积电7nm到5nm的晶体管密度提升和这个幅度也差未几。这背地常常代表着的就是成本的提升和良率的降落,而这恰恰又是供给链厂商大幅度推进新技术永远的障碍,连台积电都知道在先进制程演化过程中寻觅战略协作同伴以分担风险,放在同为供给链的屏厂也同样如此。 当然,随同分辨率的提升,还同样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单像素变小,但还要让屏幕亮度不变以至更高以保障观看体验,这里又触及到发光基材技术的提升;屏幕亮度的提升,又触及到发光资料寿命和上机运用功耗的问题,一块2K像素的显现屏由于要驱动更多像素点,其自身的理论功耗就要更高,对屏幕驱动IC、SoC GPU的性能需求也水涨船高,这又触及到与不同厂商之间系统功耗战略间的对接。 与此同时,随着不同手机厂商对系统颜色管理、子像素驱动渲染算法也有自己的计划,又触及到千差万别的托付方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障碍供给链厂商推进新技术的要素,这也是为何供给链总是喜欢将自家产品定在“基本及格”这个层次的缘由所在。 看完这一系列的要素,大家应该能对卢伟冰卢总在发布会上说到的“分离定义、分离开发、分离调校”这12个字有深化的了解了吧,由于Redmi K60上用的这块屏不只仅是分辨率抵达2K,它还有其他指标是连三星最新的E6 2K显现屏都不具备的,好比原生12bit颜色显现深度、1920Hz高频PWM调光、硬件级低蓝光发光基材,另外还依据MIUI的显现调校计划,参与了全链路高光显现引擎,在华星光电C6发光资料的配合下,对HDR 10+、HDRVivid、杜比视界等一系列显现算法提供了良好支持。这简直就是一块代表着国产最高水准的OLED显现屏,就算放在整个行业中,也是位置靠前的水准。 固然这样的成果可喜可贺,但无论是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投入都是庞大的。在两年前,小米就与华星光电开端中止这块屏幕的预研,众多范畴专家从发光资料、电路设计到消费制程开端准备这块2K屏幕,上产线之后,小米与屏厂的分离实验室还在产线上就良率和质量问题一同做技术改善工作,中止了上千项制程排查以完成技术迭代,最终完成这块屏幕的合格下线装机。 这也能回答为什么会在Redmi K60系列上采用这块屏幕而非上市不久的小米13系列,第一,Redmi K系列的销量更大,能对这块屏幕昂扬的前期成本做更好的分摊,为它后续更普遍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更大的装机量能让这块屏所触及的一切环节完成更快的技术迭代,让整个产业链更快成熟;第三,小米13系列战略目的有所不同,采用市场认可度更高的三星屏幕,也是对其定位做更好的支撑。但我置信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只需像国产1.5K/2K屏这样的故事不时演出,总有一天我们是能够让消费者认可国产显现屏的——看看往常国产车的市场表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无论从国产显现屏产业展开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手机厂商产品定义的角度来看,这次小米和华星光电一同定义的高规范2K屏都是意义严重。它不只表明我们国产显现供给链在单点突破上取得了庞大的成就,也代表着未来除手机产品之外,还有更多的设备能从这一系列的技术突破中取得益处。作为全球显现屏巨头,三星给苹果之外的协作同伴外卖的选择并未几,这自然也就给终端厂商中止差别化的需求带来的难度,而国产显现产业取得突破,必须就在这方面给出了更多的弹性空间,它代表的既是产业的整体技术升级,也代表着未来消费者体验的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