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良 1949年生,与共和国同龄,浙江嵊州人。系书圣王羲之第五十四代孙,编审职称,著名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重要组织和推进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钱江书法研讨会会长、浙江东方书画社社长、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特聘教授。曾任杭钢炼铁分厂党委书记、浙江青年报社总编辑、浙江省团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总编辑、浙江省青联委员、共青团浙江省委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王正良酷爱书法艺术,付感情于其中,博学笃行,玉润金生,笔随心动,创作和积聚了一大批较有份量的毛笔和钢笔的书法作品。 王正良的书法艺术,奠基础于唐楷柳体法度,得神韵于书圣王羲之书风,取气势于唐颜鲁公行书。软硬并举,刚柔相济,端庄有法,清秀大气,潇洒率真,淳厚质朴,生动传神,天趣自得,有着激烈的艺术感染力。 王正良是硬笔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他的硬笔书法创作是硬笔书坛的一面旗帜,他对硬笔书法展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令人称道。他代表了一个时期以来硬笔书法的行进方向。有王正良,是硬笔书法之福。 在硬笔书法的历史中,王正良是一个坚决的推进者,他被历史选择,也将被历史记住。 ▼ 《诫子》诸葛亮 68x68cm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使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陋室铭>>刘禹锡68x68cm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文案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百岁感言》杨绛68x68cm 上苍不会让一切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恋情一定具有金钱;具有金钱一定得到高兴;得到高兴一定具有健康;具有健康一定一切都会如愿以偿。坚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高兴的享用都属于肉体,这种高兴把忍耐变为享用,是肉体关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百岁感言》杨绛68x68cm 我们曾如此盼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景色,竟是内心的淡定和冷静。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湖心亭看雪》张岱68x68cm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爱莲说》周颐 68x68cm 水陆草木之花,心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诲学说》欧阳修 68x68cm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书巢》陆游 68x68cm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嗟叹,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慎始敬终34x136cm 积善成德34x136cm 奇妙玄通34x136cm 道法自然34x136cm 元亨利贞34x136cm 自胜者强34x136cm 厚德载物34x136cm 室雅人和34x136cm 天道酬勤34x136cm 敬业乐群34x136cm 海纳百川34x136cm 上善若水34x136cm 宁静致远34x136cm 壮志凌云34x136cm 志存高远34x136cm 德艺双馨34x136cm 云鹤逰天34x136cm 耕云种月34x136cm 逰艺遐龄34x136cm 见贤思齐34x136cm 三、在线销售 版权声明: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除非特别阐明的,均为书画频道原创或具有合法版权之内容。如需取得协作受权,请联络本微信公众号。取得书画频道受权运用之内容,应在受权范围内运用,并注明“来源:书画频道”。未经书画频道受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应用其它方式运用上述内容,否则将清查一切法律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