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民声面对面》潍坊讯(张素宝)康弘女士从事书法练习及创作已有四十年之久。在取法上主张坚持深化经典,经过“复古”恪守传统艺术本脉;主张在学术上将书法本体融入中国历史文化,以求得深化的解读传统;主张在创作上坚持守“理”、循“法”、拓“意”的准绳,以作品展示和传输文化与涵养的正能量。 康弘的书法作品特征鲜明,作品涵盖了篆书、隶书、行草、楷书等多种类型,此次展出的七十余幅作品呈现了中国历史唯美的文字演化:从神秘、古老、长久的文化密码甲骨文,到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绚烂耀眼的金文,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规则的规范字体小篆;从始于秦末、延至三国的隶书,到汉末开端直至今天逐步成型的规范文字楷书;从始于汉初狂放不羁的草书,到行云流水、飘逸易识的行书……康弘的书法展览,犹如一部中国书法的进程历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似乎人生刚刚起步,就已到暮年傍晚。从喜欢书法那天起到今天已走过四十余个春秋。万物皆有灵,冥冥之中,似乎上天早有布置,引领着你不时前行… 悠悠中华民族史,绵亘千年而不时绝、历经风雨而更绚烂。一种文化的持续,文字的传承可谓功不可没。千年沉淀,孕育出了绚烂多彩的汉字文化。 展开世界历史舞台上独一仅存并得以持续、得以传承的中华文字书画卷,首先展往常我们面前的是巨大中国人民的聪慧结晶、沉睡三千多年神秘殷墟文化密码甲骨文,是滏河岸边绚烂耀眼、雍容厚重的商周钟鼎文—金文、是秦始皇文同规创举统一规范字体小篆,是化繁为简、蚕头雁尾秦汉隶书,是汉末开端直至今天逐步成型的规范文字楷书,是始于汉初狂放不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草书,是行云流水、飘逸易识的中国书法大成行书……文字的生命在生活,是人的发明性赋予了那些符号想象的涵义和丰厚的意蕴,千年的文化底蕴铸造了千年的文字展开,传统需求不时持续,文化方可孕育重生。 书法之美,美在“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的深邃,美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的魄力,美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调和,美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感悟……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中国千年文化的积聚,让我看到了集“仁,义,诚,敬,孝”于一体的三字经,看到了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代代传承的百家姓,看到了洋洋洒洒、一夜白首、传世百代的千字文……徜徉在历史文化的书卷中,倾听鸿儒大家的教导、尽览古今圣贤的著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然后已”的忠心耿耿,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魄力,一幅幅经典篇章、一件件传世佳作,使我常怀敬畏之心,敬畏天地、敬畏人生、敬畏自然、敬畏一切……由于敬畏所以不敢妄自绵薄,认认真真写字,踏踏实实做人。 康弘——山东潍坊人 潍坊市潍坊学院教员 现任潍坊市书法协会理事,北海书画社理事 198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学习。期间被评为优秀学员,书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珍藏 1985年作品入选山东省首届妇女书画篆刻展并珍藏 1998年、2008年两次参与潍城区政协主办的十人书画联展 2000年获省统计厅书法竞赛一等奖 2000-2009年连续四届参与中日书法联展 2000年参与首届潍坊临帖竞赛获三等奖 2001年获山东省第四届中等学校美术巡回展金奖 2001年书法作品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4年获潍坊市第二届妇女书画展银奖 2008年获山东省“五一”文化类书法类竞赛优秀奖 2009年书法作品被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7年获潍坊市首届慈悲杯书法一等奖 2018年获首届感知潍坊中国画都网络评选三等奖 多次参与写春联送福下乡等公益活动 书法作品被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等多个国度和地域珍藏,2019年3月16日在潍坊市美术馆举行个人书展 翻开书卷,或许看到的只是寥寥数页拙笔,但每一副作品无不注入了我关于文章的感悟,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用心而成。追梦经典方可历久弥新,传承经典方可感悟人生,敬畏经典方可绽放自我。请让我们心胸经典,用心品味,开启我们的书法之旅。——康弘寄语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