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台积电斥资120亿美圆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树立的晶圆代工厂迎来了移机仪式。现场政商界群星云集:美国总统拜登、苹果CEO库克、英伟达开创人兼董事长黄仁勋、AMD CEO苏姿丰等悉数到场。在发表示场讲话时,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正式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再建一座3nm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厂,总投资加码至400亿美圆。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想方设法高筑“芯片围墙”,挟头部企业以搅动世界半导体局势。《环球时报》在近日的一则评论中也指出,美国正引导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回流。半导电是科技乃至现代工业、民生、交通、军事、国防的基石产业,面临美国进一步围追堵截,我国半导体全产业链自主自强已刻不容缓。 多年来,诸多国产企业均在投入巨量资源研发自主芯片,但是半导体国产化却不时面临重重艰难,固然成果众目睽睽,但各种波折也不同忽视,特别是在关键环节、先进制程上,我国半导体企业当前仍旧处在下风。往常看来,我国半导体企业最大的短板还是在于缺乏全产业链的格局,半导体触及到原资料、芯片设计、芯片研发、芯片制造、芯片应用等关键环节,不同环节相互影响,倘若不能做到全产业链全环节自主,半导体自主将是空中楼阁。 TCL较早介入半导体业务,旗下半导体芯片产业链成员包含TCL中环、摩星半导体、环鑫半导体等,掩盖半导体一切关键环节,横跨多媒体SOC、显现芯片、机芯芯片、电控芯片等中心范畴。基于此,TCL已成为我国首家完成半导体芯片全产业链规划的实体科技企业。 从TCL半导体的全产业链理论来看,我国科技企业完整有才干走半导体的全产业链之路,科技企业只需坚决决计、科学投入资源、日复一日攻坚克难,一定能够完成更多范畴的半导体自主。 大量本土企业遭围堵,半导体芯片国产化任重道远 由于先天起步较晚,我国半导体产业多年来都在奋勇直追,近年来在外部环境压力下,我国半导体企业夙夜拼劳,产业得以加速壮大。依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半导体市场范围约为9890亿美圆,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抵达19.5%。 半导体也成了“风口”行业,热钱不时涌入。IT桔子统计的数据显现,今年前11个月国内半导体行业合计完成524起投融资事情,总金额超667亿元,其中,产业链上游的第三代半导体资料、半导体设备和芯片制造企业最受资本喜欢。 产业范围上升了,投融资越来越生动,行业“不缺钱”但本土半导体企业的生存却仍面临许多考验——更有大量实力不济的初创企业在这几年轰然倒下。据媒体统计数据显现,2017年至2021年中国半导体芯片相关企业分别为461家、715家、1294家、1397家和3420家。虽说企业数量不时在增长,但期间倒闭、破产的企业数目也相当庞大。其中光是今年1-8月注销的半导体企业就多达3470家。 半导体芯片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范围大、失败风险高等产业特征,因而关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搞芯片都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此外,近年来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也引发了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周期骚动。好比在疫情肆虐时期,芯片需求旺盛、供给链持续趋紧,“缺芯潮”呈现,但大量企业一窝蜂涌向这个赛道,则让市场变得拥堵,部分产品一下又供过于求,这样骚动的市场环境让很多企业无法跟上节拍,特别是抗风险才干较弱的初创企业。 更关键的问题则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尚未完整成熟,没有强大的自主产业链支撑,任何一家企业遇到外部制裁等干扰时都将难以为继。 产业链的重要性:风险共担、告别偏科、扩展应用场景 芯谋研讨首席剖析师顾文军在其为环球时报撰写的《美续筑“芯片围墙”,我该如何应对》一文中提到,美国强化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掌控才干,将给全球半导体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美国目前在半导体设计和设备等产业链上游环节优势明显,但短少先进制造才干,先进封装、测试等后端才干也不突出。正因如此,美国才会全力推进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巨头赴美建厂,让更多消费环节的人才、技术流向美国的疆土。 美国想要的绝对不是一家或者几家顶尖的半导体企业,它要掌控的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一个环节不漏。同理,我国要完成半导体自主,也不可能靠任何一个环节的某一个企业的自强来完成。当初华为海思在芯片研发设计上已具有世界级水平,后却因芯片制造等环节被卡脖子招致了多年的被动。因而,半导体自主必须求有全产业链自主,这不只事关本土企业的生存展开,也关系到中心技术的突破、应用场景的扩张: 首先,这关系到本土半导体企业的久远展开乃至生存。半导体芯片是人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紧密分离、一荣俱荣,单单瞄准其中一个环节风险太大、无法构成集聚效应,也不利于企业的耐久稳定。 以中国高科技之都深圳为例,产业链不完善、偏科的现象就很突出。依据深圳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自2018年以来IC设计销售额占其集成电路行业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不时在80%左右。但在IC设计之外,IC制造、IC封测以及其他下游环节,深圳半导体行业基本处于躺平状态。 从上文说到的半导体企业倒闭注销数据和部分类目芯片的库存供过于求就能看到,产业过于集中在某个环节并不健康,反倒会挤压其他环节的长大空间。 其次,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国在半导体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已积聚足够强大的技术实力,但仍有部分环节面临被外国巨头卡脖子的不利局面,唯有打造一条完好的本土化半导体产业链,才干补上漏洞、补强短板,彻底告别被卡脖子的风险。 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在上游设计环节曾经控制了不少中心技术和阅历,如在IC设计等范畴的实力不输外国大厂,SIA的统计就指出,自从2019年以来半导体设计本土化率不时在进步,21.6%的复合增长率也超越了半导体制造和封测产业。特别是在逻辑IC、模仿IC和分立器件这几个细分范畴,曾经涌现了不少具备全球抢先水平的本土企业。 但在中游的消费、下游的封测环节,落后状态还相当明显。好比半导体制造环节,消费设备基本上完整依赖进口,特别是光刻机等中心器材的消费、销售更是完整控制在少数外国巨头手中,本土化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三,在摩尔定律下,半导体行业仍在追求制程工艺的快速迭代和成本的控制——要完成这一点,扩展应用场景相当关键。 技术成本的降低,离不开范围效应,范围效应离不开应用场景。对半导体产业来说,企业更需求稳定的客户,唯有搭建起成熟的产业链,具有源源不时的订单才干支撑自身不时提升消费工艺,追上时期的潮流。 我国不时十分支持本土企业规划半导体,完成全环节国产化并扩展应用场景。最近两年就出台了多份文件,从政策层面为半导体自主化保驾护航,在整体规划上,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展开规划》和《“十四五”国度信息化规划》就提出要加快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攻关;在财政支持方面,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在3月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享用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请求的通知》,给予相关企业补贴优惠。 在有关部门和本土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半导体产业链的本土化曾经取得了一定成果,TCL就成为率先撞线的本土企业,搭建了一条涵盖芯片资料、设计、制造再到应用环节的半导体产业链,构成了半导体自主化的“TCL方式”。在半导体国产化最火烧眉毛的时辰,TCL的胜利阅历对同行们显得尤为可贵。 TCL半导体启示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技术铸造护城河 从时间线来看,TCL在半导体业务上的沉淀不可谓不早。旗下主攻芯片制造的环鑫半导体,早在2008年就已成立。 除了规划早外,TCL很早就未雨绸缪地认识到“卡脖子”这样的风险,在投资超越2000亿规划华星光电强化面板自主研发制造才干的同时,加速半导体全产业链规划,2020年,TCL就收购了半导体资料消费商中环,后者给半导体行业提供包含硅片在内的关键资料,收购中环后TCL成为国内首个横跨半导体、显现和光伏三大产业的科技企业。 往常,TCL旗下的半导体业务除了专注于芯片原资料消费、研发的TCL中环外,还有聚焦芯片设计业务的摩星半导体、扎根于芯片制造范畴多年的环鑫半导体以及具有大范围、多场景芯片应用范畴的TCL智能终端。 立足上游的中环半导体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半导体资料企业之一,能为TCL的半导体产业链提供稳定的原资料供给。 早在2017年,中环半导体就树立了8-12英寸的大硅片消费基地,是国内最早抵达这一技术水平的企业之一。目前中环半导体专注于半导体资料消费销售业务,且运营范围曾经扩展到半导体硅片、光伏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等诸多范畴。 半导体硅片是国内半导体资料行业中头部效应最明显的赛道之一。2021年,硅片行业的CR2抵达53.7%,中环半导体长期占领行业前两名。 同样立足上游的,还有专注于芯片设计范畴的摩星半导体。作为产业链上游最重要的环节,芯片设计能够说是整条半导体芯片产业链最基础的部分。假如没有好的设计,制造、封测也就无从谈起,可见摩星半导体对TCL的重要意义。 摩星半导体是TCL全资子公司,以芯片设计为中心业务,在软件系统、AI算法、云端管理环节都有涉猎,业务规划特别丰厚。 在芯片设计范畴,摩星半导体同时规划多媒体SoC、显现驱动芯片、TCON芯片、TDDI和PMIC等诸多细分赛道,和TCL自身的显现驱动业务高度相关。今年9月,TCL的AI芯片研发项目在上海临港落地,摩星半导体在当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悉,该项目将努力于智能衔接和感知、AI语音交互、AI视觉交互和AI图像处置等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 至于在本土企业实力并不算强的制造范畴,TCL也具有环鑫半导体这个武器。正如前文所说,制造、封装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最单薄的一环,也是受外国巨头掣肘最严重的一环。而环鑫半导体的存在,则辅佐TCL补强了木桶的最短板。 经过10多年耕耘,环鑫半导体的业务范围已涵盖半导体整流芯片、功率芯片等多种芯片消费、制造等环节,在GPP理整流芯片、TVS维护芯和高压二极管封装这些业务上处于抢先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环鑫半导体天津工厂的6英寸芯片扩产项目已顺利开工,并入选了天津市智能制造专项智能化改造项目现场审核指南名单。在完成扩产之后,置信环鑫半导体的模组封装等业务将再上一层楼。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TCL智能终端这张容易被忽视的“场景王牌”——作为需求方,TCL智能终端除了具有电视这一拳头业务外,还有冰箱、洗衣机、空调、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等主流消费电子品类,且均面向全球市场规划,TCL智能终端广袤而深沉的场景,是其半导体全产业链规划的最后一块拼图: 一方面TCL智能终端可给其半导体芯片产业链提供源源不时的订单,保障其产业链等上游、中游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进而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更新一代技术;另一方面,TCL智能终端的各项业务将受惠于上游芯片供给,其产品可“吃”到最新芯片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也无需担忧“缺芯卡脖子”,更不用付出昂扬的成本。 以位居TOP级的电视业务为例,今年前三季度,TCL品牌电视销量稳居全球前三,这还是不含代工的数据。而在冰洗空等其他品类赛道上,TCL同样成果斐然。这些产品力的构成离不开全产业链半导体才干的加持。 半导体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行业,稳定的需求关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从上游的原料和设计,到中游消费制造,再到需求端TCL都有涉猎,无疑能完成产业链的高度协同和相互促进,共同构筑了一条稳定的护城河。 看到那么多企业由于缺乏产业链的支持而倒下,才更懂TCL这全国首条本土化半导体产业链的难能可贵。 写在最后 11月30日,TCL科技COO王成在2022年世界显现产业大会主论坛上发表了这样一番讲话: “当前,中国电子信息工业正努力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显现产业的进一步展开,需求政府部门加大正常的规划和支持力度,但更需求企业自身积极作为、勇于当责,加快创新步伐。” 将这番发言套用到TCL的半导体芯片产业规划上,同样无比贴切。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TCL的展开战略不时紧跟国度战略,和国度高新产业同步长大,相辅相成。 往常,半导体芯片已然成为国度科技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至能够说已关系到国富民强、国度保险。在这样的关键时辰,头部科技企业应应当仁不让,积极作为,给芯片产业自主自强贡献力气,而TCL给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本土化也作出了很好的示范。盘绕半导体的技术、产业链之争,曾经到了关键时辰,希望这一次,本土企业不要再成为被卡脖子的悲情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