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黄宾虹夫妇与傅雷夫妇合影于北平黄宾虹寓所 用水在墨更在笔,笔含多水称湿笔,笔含少水称渴笔。湿笔、渴笔,作画时都要用。都是在变更的。先是湿笔,用到后来成渴笔。但湿笔不可成墨猪,渴笔不可成枯木。垢道人下笔“润含春雨,干裂秋风”,非一时之功。要在运笔的徐疾、提按、顿挫、点垛、转机上多练习。 ——见张振维《淳厚华滋刚健婀娜》 在香港东山台黄居素寓所双树屏馆处。黄般若摄 笔之外现,唯墨是赖。半千、石涛均在墨法上争上游。必须勤于练习,勇于探求,以发古人墨法之秘。 笔者,点也,线也,骨骼也;墨者,肌体也,神采也。笔求其刚,求其柔,求其拙,求其纵,在因时制宜。墨求其苍,求其老,求其润,求其腴,随境参酌,要与笔相水乳。 物之见出轻重、向背、明晦者赖墨,表郁勃之气者墨,状明秀之容者墨;笔所以示画之品德,墨也未尝不表画之品德;墨所以见画之丰神,笔也未尝不见画之丰神,肉体情息,初无二致。 干、墨、浓、淡、湿,谓墨之五彩,如红、黄、青、紫,种类不一。是墨之为用宽广,效果无量,不让丹青。且惟善用墨者善敷色,其理一也。 ——见张振维《淳厚华滋 刚健婀娜》 1,《般若心 黄宾虹与来访者交谈 用笔一涉图绘,则有关乎全局,不可不慎。笔乃大纲挈领之总枢纽,遍于全画,以通呼吸,一若血脉之贯注全身。意存笔先,笔外意内,画尽意在,像尽神全,是则非独有笔时须见生命,无笔时亦须有神机内蕴,馀意不尽。以有限示无限,至关重要。 ——见张振维《淳厚华滋 刚健婀娜》 七种墨法齐用于画,谓之法备;次之,须用五种;至少要用三种;不满三种,不能成画。 ——见朱金楼 《 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先生(上)》 1947年11月15日于希宁画展中与艺术界同仁合影。前排左五为黄宾虹,左四为齐白石。 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凡山,其力无不下压,而气则莫不上宣,故《说文》曰:“山,宣也”。吾以此为字之努;笔欲下而气转向上,故能无垂不缩。 凡水,虽黄河从天而下,其流百曲,其势亦莫不准于平,故《说文》曰:“水,准也”,吾以此为字之勒;运笔欲圆,而出笔欲平,故能逆入平出。 凡山,一连或三峰或五峰,其气莫不左右相顾,牝牡相得;凡山之石,其左者莫不皆左,右者莫不皆右。凡水,其波浪起伏无不齐,而风之所激则时或不齐。吾以此知字之布白,当有顾盼,当有趋向,当寓齐于不齐,寓不齐于齐。 凡画山,其转机处,欲其圆而气厚也,故吾以怀素草书折钗股之法行之。 凡画山,其向背处,欲其阴阳之明也,故吾以蔡中郎八分飞白之法行之。 凡画山,有屋有桥,欲其体正而意贞也,故吾以颜鲁公书如锥画沙之法行之。 凡画山,其远树及点苔,欲其浑而沉也,故吾以鲁公正书如印印泥之法行之。 凡画山,山上必有云,欲其盛行自由而无滞相也,故吾以钟鼎大篆之法行之。 凡画山,山下必有水,欲其波之整而理也,故吾以(李)斯翁小篆之法行之。 凡画山,山中必有隐者,或相语,或独哦,欲其声之可闻而不可闻也,故吾以六书会意之法行之。 凡画山,山中必有屋,屋中必有人,屋中之人,欲其不可见而可见也,故吾以六书象形之法行之。 凡画山,不几真似山;凡画水,不用真似水;欲其察而可识,视而见意也,故吾以六书指事之法行之。 ——见陈柱《八桂豪游图记》 (刊1936年《学术世界》一卷第十一期) 黄宾虹作画,立者宋若婴 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 用墨有: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作一幅画,均可巧妙运用。倘能极端自然,即得上乘之奇妙,可谓之法备。 ——1948年语。 作画打点,应运用实中有虚法,才干显出灵空不呆板。 ——1948年语。 笔力透入纸背,是用笔之第二妙处,第一妙处,还在于笔到纸上,能押得住纸。画山能重,画水能轻,画人能活,方是押住纸。 ——1948年语。 1 1932年黄宾虹与友人摄于四川 作画最忌描、涂、抹。描,笔无起伏收尾,也无一波三折;涂,是仅见其墨,不见其有笔,即墨中无笔也;抹,横拖直拉,非人用笔,是人被笔所用。 ——1948年语。 用笔时,腕中之力,应藏于笔之中,切不可显露笔之外。锋要藏,不能露,更不能在画中显露气力。 ——1948年语。 落笔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往而复,运用笔冷静不浮。 ——1948年语。 战区遗址写生画展与参观者合影 (1、张善孖;2、李大超;3、钱新之;4、黄宾虹;5、张弦;6、王济远) 作画运用中锋有两法:一是剑脊法,线之中间留有一条白痕,两面光,宜画秋树枯木,非下苦功,不易得法。一是圆柱法,线之中间有一条黑痕,两面光,画巨石常用,画树亦可。 ——1948年语。 1,《 黄宾虹与郑午昌、王个簃、张善孖、夏丏尊等 用侧锋特性,在于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余写雁荡、武夷风光,多用此笔。 ——1948年语。 皴法变更极多,打点亦可作皴,古人未有此说,余于写生时悟得之。 ——1948年语。 峨嵋伏虎寺 钤印:黄宾虹、黄山山中人 题识:峨嵋伏虎寺途中新见,笔以追之。甲午春日,宾虹重题,时年九十又一。 作画不怕积墨千层,怕的是积墨不佳有黑气。只需得法,即便积染千百层,依旧墨气淋漓。古董有“惜墨如金”之说,这是要你作画认真,笔无妄下,不是要你少用墨。世间有美酒,就是要善饮者去尝。中国有墨,就是要书画家纵情去用。善水者,能够在小港中游,也能够在大海中游;善画者,能够只作三两笔使成一局佳构,也能够泼斗墨而成一局好画。 ——1948年语。 秀壁层崖云气流 丙戌(1946年)作 钤印:黄宾虹、虹庐 题识:秀壁层崖云气流,林光红影淡舍秋。分明李白匡山下,日置香炉在案头。仲芳先生属粲。丙戌宾虹写。 三陵勾勒用笔,要有一波三折。波是起伏的形态,折是笔的方向变更,描时可随对象的起伏而变更。王蒙善用解索皴,即以此得法。 ——1952年语。 积点可成线,但是点又非线。点可千变万化,如收获以种子,种子落土,生长成果,作画亦如此,故落点宜谨慎。《芥子园》中论画点,似嫌过板,法宜活,而不宜板,学者应深悟之。 画中两线相接,与木工接木不同,木工之意在于坚固,画者之意在于气不时。 ——1952年语。 昭平江岸图 钤印:黄宾虹、兴到笔随 题识:昭平、平乐以上,石山峥崚,高插云际,而江岸平林浅渚,不亚新安舟中。宾虹。 点点染染,用笔运墨宜分明,但又不要太分明。应该既分明,又不分明为妙。画春光明丽,点染不用太分明,宜求其通体光亮,此是以不分明而求分明。画湖山烟雨,点染宜分明,当于字迹间得雨意,墨韵中出烟雾,此是以分明而使不分明。画法善变,学者能够一试。 ——1952年语。 秋山萧寺 钤印:黄质、濒虹。 题识:履平先生哂正。黄宾虹画。 古人说墨分六彩,颇有道理。至于分干、淡、白三彩为正墨,湿、浓、黑三彩为副墨,此说我不能同意。由于墨色变更,能够相互为用,如求浓以淡,画黑显白,此法之变更;有干才知有湿,有湿才知有干。故在画法上,自不能有正墨副墨之别。 ——1952年语。 杨龙友(文聪)说自己善用宿墨法,曾努力用功,有其胜利处。可惜龙友知其一不知其二,居然宣称自己生平不用破墨法,这又何苦!当时有此评论家也害了他,偏称誉他不用破墨法是硬汉,真是画史中之怪事。 ——1952年语。 1, 今人作画,不能食古而不化,要高人一等,还要标新立异。我用积墨,意在墨中求层次,表示山川浑然之气。有人既以为墨黑一团,非人家不解,恐我的功力未到之故。积墨作画,实画道中的一个难关,多加谈论,道理自明。 ——1953年语。 注: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 ,版权归原作者一切,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以为触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核实后立刻删除。 如何还能免费收到如此精彩的作品和文章: 【胜利书画动态】本期编辑/左左书画 胜利美术馆 画廊一号网 胜利文化集团携胜利书画艺术研讨院倾心打造高端书画艺术交流平台,宣传推介学术性和市场影响力并重的书画家,与上千名高端书画艺术家长期协作,平面宣传推介攻势效果卓著。 书画宣传推介,当然选择胜利! 温馨提示】 转载是一种聪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假如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看到我们,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少年强则国强!关注基础教育,向您引荐微信公众 平台chgjy888 防疫小贴士: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勤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增强锻炼,规律作息,坚持室内空气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