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andMe上市1年:基因检测是基础,药事效劳是未来

2023-1-2 11:17|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163| 评论: 0

摘要: 去年,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 以估值35亿美圆的范围胜利在纽交所上市。一年过去,23andMe表示如何?最新财报显现,其2023财年第二季度收入为7600万美圆,同比增长高达37%。 2022前两个季度总收入为1.14亿美圆, ...

23andMe上市1年:基因检测是基础,药事效劳是未来


去年,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 以估值35亿美圆的范围胜利在纽交所上市。一年过去,23andMe表示如何?


最新财报显现,其2023财年第二季度收入为7600万美圆,同比增长高达37%。 2022前两个季度总收入为1.14亿美圆,同比增长22%。在第二季度末,23andMe与葛兰素史克延长一年研讨效劳合同,这项协作是继2018年签署4年独家协作后的第一次延长,将继续协作应用人类基因遗传学信息,共同开发新疗法。


公开资料显现,目前 23andMe会员数已扩展到1340万,其中超80%会员同意将数据用于药物开发。第二季度,23andMe为会员发布三份新讲演:焦虑症、纤维肌痛、时节性过敏,发表两项基因研讨成果,包含肺炎和失眠相关基因,同时启动了四项稀有病研讨。


不只如此, 23andMe还取得FDA批准,为辛伐他汀提供解释性药物信息。这意味着23andMe在药物研发应用上迈出一大步,为其从消费级基因检测效劳公司倾斜成为药物研发提供科研效劳的大数据企业助力。


从2016年宣布放弃NGS技术开发,到2017年取得FDA批准的个人遗传健康风险测试,再到2021年胜利在纽交所上市,23andMe以消费级基因检测为中心,展开2B、2C基因检测业务、科研效劳和药物研发效劳,同时积极拓展健康产业规划。这条另辟蹊径的路,到底走得如何?动脉网对此中止了解读,希望能够为行业提供参考。


从NGS到消费级基因检测,从DTC到药物研发效劳


《彭博商业周刊》是这样总结谷歌的企业思想的: 用低价效劳搜集一切数据,剖析这些数据,找到一个可能产生更大利润的相关业务。到往常为止,取得谷歌多轮融资的23andMe依然在践行谷歌的企业思想。


在基因检测范畴,23andMe久负盛名。从开创人Anne Wojcicki到投资人谷歌、强生以及NIH等,都自带明星光环,在2008年就曾被《时期》杂志评获年度最佳发明奖,一时风光无限。


公司最初的主要业务,是为个人消费者提供基因检测效劳。用户付费后,就会收到一个基因检测包,完成唾液样本采集后将其寄回,3到4周的时间就能在线查询检测讲演。该讲演会显现祖先来源、患病风险等信息,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健身、睡眠等方面的倡议。


当时由于技术尚未提高、公司范围较小,23andMe的一次基因测试定价为999美圆,参与测试的大都是超模娜奥米·坎贝尔、传媒大亨默多克与当时的妻子邓文迪等名人,但测试依然比当时动辄叫价30万美圆的完好基因检测效劳低价许多。23andMe成立的头十年,公司就积聚了10万名客户。


好景不长。2009年,因基因检测讲演触及医疗信息咨询而FDA缺乏相关规则,FDA请求23andMe提供证据证明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充沛保障用户的知情性。2013年,FDA叫停基因检测中包含的健康指导效劳。


雪上加霜的是,同年基因检测成本因科技进步大幅度降落,一次基因检测的费用降落到99美圆。面对来自市场和FDA的压力,23andMe做出调整。2015年10月22日之后,FDA给23andMe发放通行证,一次性批准了23andMe能够展开36项遗传病的基因检测,包含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性贫血等,另外还有祖源剖析、非医学性状等。


2016年, 23andMe宣布放弃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研发,转向愈加全面的消费者基因检测业务(DTC)。23andMe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SNP),即针对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惹起的 DNA 序列多态性中止检测。SNP分型检测技术具有精确率高、灵活性强、通量大、检测周期短、成本低;数据剖析优势快捷、精确、规范化的优势。


2017年,FDA批准其包含帕金森症和迟发性阿兹海默症等10种疾病的基因检测效劳。随着23andMe的业务扩张,到2023财年第二季度,其会员数曾经扩展到1340万。能够说, 23andMe曾经树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和表型关联数据库。


但是,从市场角度来说,只是面向消费者提供基因检测是缺乏以支撑起一个大企业的运转,23andMe的市场潜力在哪里?


2015年,23andMe成立了以基因泰克(Genentech)前副总裁理查德·施勒(Richard Scheller)为首的医疗团队。施勒担任23andMe医疗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并担任应用目前曾经搜集到的85万名客户的基因信息来推进一些稀有疾病的新疗法的研发。 这意味着23andMe正式进军制药范畴。

23andMe上市1年:基因检测是基础,药事效劳是未来


资料来源23andme,动脉网搜集整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和表白型数据库,大范围、自愿的群体遗传学采样及基因分型资源,是制药公司梦寐以求的。 在中心业务上,关于23andMe来说,获取一个消费者的丰厚数据比取得一百个随机基因更有价值。随着数据库的不时丰厚,处置了检测方式带来的精确性差别问题,使相关研讨具有更普遍的普适性。


2022财年全年总收入达2.72亿美圆,23andMe处于业务扩展关键期


数据是检验其中心方式能否走通的中心指标,关于正在拓展业务范围的23andMe而言,具有较大的长大空间。

23andMe上市1年:基因检测是基础,药事效劳是未来


依据财报显现,23andMe2022财年全年总收入为2.72亿美圆,同比增长11%;进入2023财年,23andMe坚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第一季度收入达0.65亿(6500万)美圆,同比增长9%,第二季度收入达0.76亿(7600万)美圆,同比增长37%。在这之中,第二季度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缘由是, 来自GSK和其他协作同伴支付的研讨效劳收入增加


2021年11月,23andme宣布收购Lemonaid Health,这是一家提供远程医疗效劳和数字药房效劳的网络平台。财报显现,2022财年收入增长主要由Lemonaid Health提供的5个月的远程医疗效劳带来,而这也是2023财年收入增长的推进要素之一。

23andMe上市1年:基因检测是基础,药事效劳是未来


再来看23andme的收入结构,财报显现,2022财年消费者收入占总体收入的82%,进入2023财年,固然研讨效劳收入有所上升, 但第二季度消费者收入占75%,消费者收入依旧是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23andMe上市1年:基因检测是基础,药事效劳是未来


而在亏损方面,由于远程医疗效劳运营成本的增加,23andme净亏损有所上升。依据财报显现,23andme2022年的净亏损为2.17亿美圆,同期相比增加亏损3300万美圆。2023财年第二季度,净亏损抵达6600万美圆,较同期亏损增加4900万美圆。


整体来看,23andme多项关键数据变更较大,且变更趋向由2022财年持续到2023财年。由于新增的远程医疗效劳刚刚起步,运营费用的增加招致净亏损增加,23andme目前暂未取得更为积极的成果。但也正由于2022财年引入的远程医疗和数字药房效劳,以个性化医疗效劳的理念指导现有业务与新业务的分离,置信在不远的未来23andme具有强势的市场爆发力。


行业需求变更节拍放缓,23andMe如何持续盈利?


消费者对基因检测的了解水平,以及对检测结果的态度,是上游的限制因子。


自2017年FDA批准个人健康风险测试以来,在短短十几年时间,23andme曾经吸收超越1340万会员的参与。


简直成为共识的事情是,仅仅依托消费者基因检测想要盈利是十分艰难的。从23andme财报上能够看出,固然会员范围不时扩展,但仅靠个人基因检测业务盈利是不理想的。 更大的金矿是基因和表型关联数据库。


23andMe从2016年放弃NGS转向更全面的个人消费级基因检测时就曾经看清这一点,由于DTC业务的渠道和互联网特性,23andMe快速构建基于基因和表型的用户社群,与NGO和政府协作,招聘患者、经过知情同意、搜集、兼并和随访等方式,如雪球般积聚完好的多维健康数据库,找到与人群表型特征的可能遗传关联,对疾病科研、公共卫生决策和药物研发均是多方互利。


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开发数据,从消费级基因检测效劳公司倾斜成 为药物研发提供科研效劳的大数据企业,23andMe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积极拓展消费者效劳范围,以愈加全面的消费者效劳助力完善基因和表型关联数据库,维持公司基本财务状况运转。2022年底收购Lemonaid Health是这一年来影响23andMe最大的事情,新增加的远程医疗和数字药房效劳为其带来持续性收入增加,固然运营费用有所上升,但久远来看远程医疗效劳会为23andMe成为药物研发提供科研效劳的大数据企业助力。


Lemonaid Health提供的远程医疗效劳和数字药房效劳理念与23andMe坚持的理念相同——努力于个性化医疗保健效劳。基因组学(Genomics)是一门新兴的、快速展开的医学分支,努力于绘制个体遗传物质的序列,并据此定制药物,它 也是个性化医疗保健的基础,基因组学能为一些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和治疗的措施。


早在2019年,23andMe曾经着手准备助力个性化医疗展开,与人工智能预防和管理慢性病的指导者Lark Health协作,将23andMe遗传信息整合到Lark的健康计划和CDC认可的糖尿病预防计划(DPP),辅佐客户取得个性化人工智能指导,预防2型糖尿病并改善身体状况。


二是高度注重遗传基因相关科学研讨,且涉足范畴相当普遍。基因检测最终的目的与健康和疾病相联络,因而基础医学研讨停顿对基因检测的结果影响很大,很多看似与疾病不相关的基因,也答应以在某项研讨中发现相关性,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


从兴办伊始,23andMe就中止相当多的基因学研讨,每个新季度23andMe都会不时弥补基因性状研讨,展开多项疾病研讨,为会员发布多个相关讲演。23andMe涉猎过的科研范畴包含:帕金森症、稀有病、癌症、冈⒕英运动、药物基因组、甲状腺、脱发、过敏等。据动脉网统计,2023andMe上市来每个季度平均产出三份相关讲演。


三是 积极与药企协作,为更久远药企科研效劳搭建基础。从2014年开端,2023andMe曾经尝试发掘基因和表白关联型数据背地的“金矿”,积极与多家药企树立协作关系,共同展开药物研发。


关于药企来说,一个稳定的基因和表白关联型数据库是其梦寐以求的。但在真正完成之前,依旧有许多艰难需求抑止。 首要的问题就是用户隐私维护和参与积极性的问题,业界曾对2023andMe数据提出质疑,“如何肯定会员回复答案的真实性?”因而直接运用其数据库做研讨可能存在不被招认的风险。


最新财报显现,2023andMe已取得FDA批准,为辛伐他汀提供解释性药物信息,这是2023andMe药物研发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显然,2023andMe曾经找到理处置数据问题的钥匙。


写在最后


基因产业被誉为继IT之后新兴的主导产业,随着生命科学范畴成果越来越多,基因检测技术也将不时进步。未来,面向消费者的DTC基因检测会在疾病诊疗及健康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比美国等海外成熟市场,中国的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依据弗利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2020年的消费级基因检测累计用户数仅1210万人,渗透率仅0.8%,远低于美国8.8%的渗透率。估量2025年,我国消费用户将抵达4370万人次,渗透率将抵达12.7%。随着市场教育不时深化,未来渗透率的提升,在我国庞大的国民基数下,市场空间会以十分可观的量级增长。


据弗利斯特沙利文数据,起步于2013年的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效劳2020年市场范围达6850万美圆,2016年至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31%,估量到2025年将抵达4.45亿美圆的市场范围。能够预见,随同着基因检测成本的持续降低,消费级基因检测将会具有更大的长大空间。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随着基因检测需求放缓,基因检测行业竞争从“提供创新的处置计划”变成了“提供效率更优的处置计划”,假如眼光仅局限在检测上,企业的长大空间十分有限。显然的是,多年沉淀的23andMe曾经走在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最前端,不满足于只做检测,而是将眼光投向基因数据背地的药物研发效劳。


目前,我国也有包含药明康德、思绪迪、先声药业、海正药业、恒瑞医药、双鹭药业等多家药企曾经涉足与基因公司协作的药物研发。随着消费级基因检测渗透率不时增加,未来基因方向的药物研发效劳将会爆发出庞大潜力。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假如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扫描小程序码进入VB100人脉圈查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学问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益人专属一切或持有。未经答应,遏止中止转载、摘编、复制及树立镜像等任何运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效劳平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